一次孝徳文化的盛宴

周金弟

<p class="ql-block">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于高枝——数千年前,虞舜耕于历山之际,见飞鸟而思亲的沉吟,至今仍在文明的脉络里回响。这两句凝结着孝亲之情与桑梓之思的诗行,恰似一道精神的桥梁,连接着古今对德孝文化的永恒追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溯源虞舜孝德根脉,上虞虞舜文化研究会应常州市天宁区舜文化研究会之邀,由终身名誉会长吴宝炎带队,协会发起人周金弟、奏灿林等七人组成访问团,赴常州探访舜山小镇,并与多地文化机构开展学术交流。这场汇聚多方力量的文化之旅,在江苏九洲投资集团董事长、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灿放,常州市天宁区舜文化研究会负责人陆林森的盛情陪同下,拉开了新时代虞舜文化传承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踏入舜山小镇,苏州园林的叠石理水与粉墙黛瓦相映成趣,虞舜“勤民事,苦忧人”的圣德印记渗透于草木亭台之间:乌木雕刻的耕犁器具诉说着上古农桑智慧,精琢的乌木桌椅纹理中仿佛沉淀着千年时光。当访问团步入舜园,36米高的虞舜雕像在烟雨朦胧中巍然矗立,青铜衣袂间流淌的不仅是对圣王的虔诚敬仰,更是两地文化血脉相连的无声共鸣。</p> <p class="ql-block">舜山小镇一景</p> <p class="ql-block">在季子书院,“延陵季子”所代表的诚信谦让之风,与虞舜孝德精神交相辉映。当“让德”与“孝德”的文化基因在典籍与匾额间碰撞,众人于笔墨氤氲中深悟:虞舜文化的当代价值,正藏于这“明德”与“守礼”的辩证统一之中。</p> <p class="ql-block">两地虞舜文化研究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从园林景观到文化遗存的深度探访后,众人于会议室展开研讨。两地协会互赠《虞书》研究文献与文化信物,以墨香为契,开启了跨地域研究的新篇章。此次会议更汇聚山西运城虞舜文化研究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教育推进机构等多方权威力量——当“虞舜出生地”上虞的核心文化地位获得共识,当江苏九洲投资集团董事长刘灿放以“文明基因密码”诠释舜文化的时代价值,一个里程碑式的构想应运而生:由常、虞两地协会联合倡议的“全国虞舜文化研究会联盟”正式提出,获与会各方热烈响应。</p> <p class="ql-block">送书议式</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舜山小镇,飞檐挑动江南烟雨,虞舜雕像的轮廓在灯火中愈发清晰。这场始于历山诗韵的文化之旅,终将让“孝德”与“让德”的种子,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正如那缕穿越千年的南风,正将圣王“解民之愠”的理想,化作新时代文明传承的浩浩长歌。</p> <p class="ql-block">大舜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