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展览馆

许波

<p class="ql-block">昵称:许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276367</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6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慕名来到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古称鸦关,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西南约1千米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修筑完成。</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原是蜿蜒的古驿道,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地。从山脚盘旋到山顶,24个“S”形弯道。二十四道拐全长约4千米,有效路面宽约6米,蜿蜒于晴隆山山脉西南坡,为砂石路面,</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抗战“生命线”,曾因美军随军记者的一张老照片闻名全球,却也曾因具体地点众说纷纭,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直到2002年,才在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探访下确定其方位。贵州晴隆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烽火记忆,也因此而为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山脚第一道拐到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左右。“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线形设计充分把握了地形和地质的特点,利用回头曲线的方式展线以克服250米的高差。</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之咽喉,承担了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重任。无数运送军用物资的卡车经二十四道拐翻山越岭,将国际援华物资运往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记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美两国人民携手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更记载了世界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展览馆”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坐落在二十四道拐对面海拔约1620米的晴隆山顶。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共分为四层。</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记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美两国人民携手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更记载了世界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一到二楼主要展出了从1935年5月至1945年1月期间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史资料及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物,全面展现了晴隆抗战文化。</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和经典路段,是抗战时期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示了晴隆人民为修筑公路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战时期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馆内通过场景复原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美军工兵和当地农民一起修路的场景,生动展现了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利用3D技术、V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如三楼的VR抗战历史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展示馆的存在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摄影:许波、快门5~15先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展览馆</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6月17日</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许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