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及江浙沪游记

昊顺

<p class="ql-block"> 黄山及江浙沪游记</p><p class="ql-block"> 2005年9月,参加了安徽黄山及上海江浙旅游活动。</p> <p class="ql-block"> 9月11日 安徽黄山</p> <p class="ql-block"> 安徽黄山</p> <p class="ql-block">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p><p class="ql-block"> 黄山境内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黄山境内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如古蹬道、古楹联、古桥、古亭、古寺、古塔等,另有现存摩崖石刻300余处,孕育了中国山水画“黄山画派”;黄山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4.7%,植被覆盖率达93.6%,已知脊椎动物达300余种,鸟类170余种;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名。</p><p class="ql-block"> 1982年,黄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黄山风景区被中国旅游报公布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黄山光明顶</p> <p class="ql-block"> 黄山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 安徽黄山</p> <p class="ql-block"> 黄山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 江苏南京</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总占地面积达130平方千米,由中山陵陵园,廖仲恺、何香凝墓,邓演达墓,谭延闿墓,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中山陵附属革命历史图书馆旧址,共六部分组成,并以陵园为中心,分散四周。中山陵是中国首批受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影响而建成的礼制建筑群,是重要的公共建筑,具有时代特征性、文化经典性、丰厚内涵性、世界意义性。</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中山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29日,中山陵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 江苏南京</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 浙江杭州</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p><p class="ql-block">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西湖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西湖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通过河渠和闸门,为杭州市区及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西湖还可以协助调节钱塘江的水位,防止城市内涝。</p><p class="ql-block"> 2007年,西湖所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厉声教先生曾留下著名词篇《采桑子·西湖四咏》描写杭州西湖四季美景。</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 杭州六和塔</p> <p class="ql-block">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钱弘俶舍园建塔原为镇压江潮。</p><p class="ql-block"> 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约1.3亩),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六和塔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杭州钱塘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p><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08月08日;分别于民国26年(1937年)0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于民国26年(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于民国37年(1948年)05月成功修复。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大桥北起西湖区六和塔虎跑路,南至滨江区江南大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部分,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部分,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Ⅴ-7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杭州宋城</p> <p class="ql-block">  宋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号,处于杭州之江旅游度假区内,是杭州第一个大型人造主题公园、全国最早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300亩。</p><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浙江省首个宋文化主题公园在钱塘江边落成开园。2000年,宋城景区自主创作,倾力推出了一台大型实景真人演出——《宋城千古情》。2003年,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兴建了宋城大剧院。2007年初启动了剧院版演出推出以来最大规模的全面整改。2012年5月,宋城景区二期整体工程竣工,新增梁山好汉游乐区、失落古城高科技体验区、四大佛窟三个主题游乐区。宋城景区内东街、西街、北街、市井街、虹桥、风花巷街衢纵横,一派繁华的宋韵景象。其主要景点有怪街、市井街清明上河图电影馆、聊斋惊魂鬼屋等。宋城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扎根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通过文化演艺作品,塑造出一个个隽永的艺术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信仰之美。</p><p class="ql-block"> 2000年,宋城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非遗旅游景区。2021年宋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13日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一个古镇,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p><p class="ql-block"> 乌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马家浜文化。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唐代正式建镇,宋代分属乌程县和桐乡县,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p><p class="ql-block">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东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降水量1233.9毫米。</p><p class="ql-block"> 乌镇以其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著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古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乌镇还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 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大景区:</p><p class="ql-block">‌ 东栅‌:以传统风貌为主,主要景点包括茅盾故居、江南百床馆等。</p><p class="ql-block">‌ 西栅‌:经统一规划后更现代整洁,以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夜景灯光设计华丽,酒吧、咖啡馆等设施丰富。</p><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江南水乡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浙江乌镇</p> <p class="ql-block"> 9月13日江苏苏州</p> <p class="ql-block">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p><p class="ql-block">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苏州耦园</p> <p class="ql-block">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6号,始建于清代初年。清末,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p><p class="ql-block">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耦园布局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分为中厅、西花厅与东花园三部分。[7]东花园较大,占地面积约4亩,布局以山为主,以池为辅的特点。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总称为“城曲草堂”。西园面积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耦园内景观“黄石假山”,修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p><p class="ql-block"> 2000年11月30日,包括耦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001年6月25日,耦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苏州耦园</p> <p class="ql-block"> 9月14日 上海</p> <p class="ql-block"> 上海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原为金山庙(又名霍光行祠),供奉西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供奉敕封上海城隍神秦裕伯,紧邻豫园,总面积约三千余平方米,是道教正一派的宫观,与老城隍庙小吃、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桥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老城厢”旅游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 自唐代起,上海地区就建有城隍庙;明代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将城内的金山神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并供奉上海城隍秦裕伯。清朝道光时期起,上海城隍庙多次经历兵燹和火患。1994年,上海城隍庙恢复。1995年1月31日,上海城隍庙正式对信徒开放。城隍庙坐北朝向南,大门、二门、戏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均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庙内主体建筑有大殿、元辰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等9个殿堂。这些建筑属南方红墙泥瓦的典型大式建筑,主要由朱红、黛绿两种颜色构成,采用悬山式屋顶,在建筑风格上保持着明代格局,殿宇飞檐耸脊,彩椽画栋、翠瓦朱檐。此外,上海城隍庙的道教音乐团录制了中国第一盘道教音乐带《迎仙客》。</p><p class="ql-block"> 上海城隍庙是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上海城隍庙道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上海城隍庙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上海城隍庙获“五星级文明和谐寺观教堂”称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