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不是经常健身的缘故,以致肺活量大到惊人。无论单位还是家里,总给人氧气稀薄的感觉,尤其单位,密闭的空间,推门才可能进入的丝丝空气,来一场山林之旅,去尽情呼吸只属于山林的清新空气,才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0日,我和爱人凌晨七点、坐家门口的地铁往中原西路而去,30人的小分队将在那里集合、然后转乘中巴往环翠峪而去。环翠峪,隶属郑州的荥阳,而车程,也在一个小时之内!</p><p class="ql-block"> 选择这个线路,是因上周太行山之行旅途太过遥远,来回10个小时的颠簸,生生把登山的那份欢乐消磨殆尽。累,心头也只留下个“累”字。所以,家门口的山,便成了即可健身、又可赏景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 转乘的中巴车在一处废弃的景区门口停下,这里伫立着大量的、未完工的楼房。听一位男队友说到:“房子六年前就这样,估计是违建。”“那时的房子正贵着呢。”有人附和说。</p><p class="ql-block"> 是啊,从18到23年,郑州的房价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从市区内的7.8千一平到1万7、8,这里的房子应该就是某位投机者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先不说房子,此刻,我正和爱人,还有朋友明月一同走在一处长长的坡道上,而一眼望不到边的浓绿就在我们左侧,很快,我们就要融入其中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爱人第三次跟我走户外了,第一次嵖岈山之行居然比我跑的都快,我可是公认的强驴哟,这结果颇让人意外。第二次是太行山“趴眉”,那次让他彻底见识了我的另一面,以他的原话说:“你胆子真大……”这次又会让他收获怎样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队伍从一处斜坡开始向丛林挺进,蝉儿透过林叶传来悦耳的叫声,绿荫匝地,无风生凉,跋涉虽然吃力,心情却十分舒爽!</p> <p class="ql-block"> 在密林中穿插迂回,脚下踩着多年的落叶,不小心就会滑上一脚,不知名的野花开满小路,明媚之极、可爱之极……</p><p class="ql-block"> 而一抹细汗之后,更是通身的舒畅,步伐已经习惯接近50度的坡路,脚步愈来愈轻松,周围在不断变换的景色也使人心情愈发愉快!</p><p class="ql-block"> “停。”正走的高兴,却被领队的一声吆喝打断,原来是要原地休息,我有些郁闷,这才走了多久啊?20分钟?</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跟这个团队出行,也不敢贸然行事,只得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并顺便补充一下体力,趁此刻打量了一下我周围的队友。</p><p class="ql-block"> 领队是一位年龄至少60岁以上的大哥,其他男女队员大概都在60岁左右,也有年纪比较小的,比如我朋友明月。</p><p class="ql-block"> 也许大家真的是溜腿来的,比起走嵩山和太行这些大山有所不同,在那里,你只要有力气大可一直走下去,3、4个小时不休息也很正常。像今天这样的走走停停,行走时间短而休息时差长,我还真有点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且环翠峪真的不能叫山,从目测距离来说,称它为岭倒也不为过,后来证明我的判断力相当准确。以我和老公的体力,当时完全可以一直走到山脊再做修整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好休息时间并不很长,大约超过半小时后队伍继续往山上行进,不时变换的地形令人兴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 直到一座老房子的出现,原地休息的命令再次下达,1离刚才的休整不会超过20分钟的样子,不过这次我并没有不开心,因为有老房子,这跟我一贯喜欢古建有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拱券式石制独栋平房,门窗皆废,墙体厚度皆在80公分左右,室内幽暗,深有十米,宽8米余,两间有券门互通。</p><p class="ql-block"> 走进去细瞧,地面凹凸不平,有些许山羊粪便,从墙上烟熏的痕迹来看,很久以前,这里确实住有人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屋内墙壁上有尺把高龛座数个,我想这个位置应该是放置油灯的地方,毕竟那个时代,在深山老林中,唯一照明的东西,怕也只有油灯了!</p> <p class="ql-block"> 接近券顶部位还残存几根快要朽掉的檩条,它是作为一个棚的存在的。住人当然不可能,因为离屋顶太近,最高处不会超过一米二,辗转都成问题,但储藏粮食到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透过室内券门,看到南侧那间屋居然还躲着几只山羊,临壁还堆着一些柴火。想必这是附近村民牧羊休息的地方,也是临时的羊圈——老屋的坚固,始终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啊!</p> <p class="ql-block"> 坐在门前折断的一根枯木上,它也许是哪场大风的产物,也可能是自然朽掉的。如今它横亘在供人出入的屋门前,却再不会因为阻碍道路而有人主动清理……</p><p class="ql-block"> 荒芜的小院呀,三面临壁,它曾是多么理想的风水宝地,避风、躲雨、温度适宜。有闲花作陪、鸟雀浣耳、清风拂尘,这分明是神仙过的日子啊!</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种过蔬菜瓜果吧,紫色的豌豆花爬满藤架,明黄的丝瓜花点缀窗台屋檐……</p><p class="ql-block"> 这里应该住着一家三口吧,乖巧的稚子,贤惠的妻子,精壮的男主人公……</p><p class="ql-block"> 小院里的蔬菜被妻子烹调出鲜美的佳肴,荷锄归来的丈夫洗去疲惫,就着月色,斟起妻子亲酿的杏花酒,一杯一杯,饮得甚是欢快。也许妻子也会陪酌几杯,絮絮说着一天的事物,而孩子呢,在蛐蛐儿的鸣叫声中,早已进去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一家人何时搬离了此地?不晓得哟,是什么原因令他们忍心舍弃的这样清幽氛围?恐怕只有一个原因——为了孩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只能走出大山,这就是他们拋别家园的唯一缘由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p class="ql-block"> “凉生野径,更兼香风送。佳木葱茏石屏耸。小园幽,藤络老屋颓垣。窗棂坼,门朽厅深若洞。</p><p class="ql-block">想旧时光景,山里人家。除棘成田豆蔬种。荷锄归来晚,皓月当空。酒满盏,微醺歌纵。忆往昔,睹物意难平,又何以,遥闻燕啼莺哢。”</p><p class="ql-block"> 这阙《洞仙歌》是有感而发之作,我想当时的场景一定也是这样的吧 ?如今莺歌在耳,为何还有些些惆怅?</p> <p class="ql-block"> 时光像水般流失,注定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原地停留,修整一个半小时后,领队带领一众人继续向上行进!</p> <p class="ql-block"> 说它是岭,它真是岭啊,没多久,我们就全部出现在山脊线上,热辣辣阳光突袭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远山,以及山谷里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 而一人多高的栌树,就葱茏在山脊一侧……</p><p class="ql-block"> 深秋,它是艳丽的,不亚于春天的娇花,而观赏它时的季节,温度又是四季中最最适宜的。它没有料峭春寒,没有热辣的阳光,没有扑面的寒流,因为秋高气爽,这句成语,是永远只属于它的桂冠!</p> <p class="ql-block"> 一座寨门的出现,沿山梁行走不过20几分钟的时间,它就在山脊线下行十多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寨门损毁比较严重,券顶仅留一半。听人说这就是位于巩义的八蜂障寨东门,附近寨墙基本完好,有几处坍塌,也是几年前那次特大洪水造成的结果,720,令郑州人不堪回顾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站在寨墙上环视群山,有没有君临天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我也来一张,山风扑面,确实挺爽!</p> <p class="ql-block"> 众人站在约一米左右高的垛口纷纷合影,而我则拾阶而上,独自向幽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石阶直通向一片台地,坐西朝东有一处房子,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青瓦覆顶,石砌墙体,屋脊饰有鸟兽与法轮砖雕,整体看上去十分漂亮。看不出建筑年代,因三门皆被落锁,只知道小庙的名字为: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 紧挨庙堂右侧还有一间小屋,门楣上书“祖师庙”三个字。这个小庙应该有一些年头了,从几近坍塌的屋顶,摇摇欲坠的墙面,只怕比一百年更早,至于为何保留到现在,一定是村民世代维护的结果,比它要高大坚固的玉皇庙,铁定是后来所筑,至于筑在什么年代,还真不晓得!</p> <p class="ql-block"> 且慢,一侧碑文告诉我们真相,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不明白,只有落款一行字还看得明白——清道光年间重修。</p><p class="ql-block"> 既然重修,那么可以追溯上一个朝代,或者更早。至于到底哪个王朝?四通石碑,除了一尊风化严重,另外两尊所刻都是捐献钱财的、村民的名字,以吾之力还原历史,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p> <p class="ql-block"> 思绪被远远传来的、爱人的声音打断,他在唤我回去,队伍开拔了!</p><p class="ql-block"> 一行人继续沿寨墙前行,大小不一的石头所磊砌的垛口,依然保持它当初的模样,岁月也只是改变了它的颜色,却不曾摧毁它傲人的身姿,这一切怎么不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沿途不少有供人休息的草棚,无疑,这是近期所建,看材质便一清二楚了。</p> <p class="ql-block"> 寨墙蜿蜒,几枚炮筒身倚寨墙直指天空,很是威武。显然,这并非古代遗存,是近期某位好事者所为,明清时期的铁炮我见过的,它不长这样!</p> <p class="ql-block"> 炮台不远就是西寨门,比起东寨们,西寨门保存较完好,连门两侧的券洞都完好无损,深度约1.5米、宽2米、高约1.5米的券洞,应该是为守寨士兵们准备的!</p><p class="ql-block"> 走出寨门,有石台阶一直向山下延展,立身回望寨墙,妈呀,还真给吓一跳,墙高得有十数米,全为石块儿叠压而成,看这整齐度,非一般工匠所为。这一切不知为何让我想起北京箭扣长城的烽火台,再次为中国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喝彩!</p> <p class="ql-block"> 寨门外树一铁牌,于是也了解了八蜂嶂寨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八蜂嶂寨,又名太祖寨,大宋的第一位皇帝(乖乖的,赵匡胤不会曾领兵在此驻扎过吧?)始建于宋,重修于清,修补当天有八窝蜜蜂萦绕不去,村名见此,为纪念当日奇遇,随把此寨命名为八蜂嶂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丛林休息,带吊床的纷纷找合适的树木捆绑,没带吊床的就那么席地而卧。</p><p class="ql-block"> 事先准备,便带了两床过来,才有了此刻的安适,可怜好友明月,醒来才知道,她居然坐在台阶上睡了两个多小时,唉!</p> <p class="ql-block"> 回去的路便轻松好多,石阶穿行丛林,路况好得不能再好!</p><p class="ql-block"> 也有一些草径,同样趣味无穷。沿途山花纷杂,十分养眼。更有草香弥漫,心情愈发愉快!</p><p class="ql-block"> 中间也有一些小插曲:一位队友手机丢了,领队跟随他一起回头寻找,我们一众人便在等了两个多小时,这使我习惯长途奔袭的人特不适应,也无法理解,心情不免烦躁……</p><p class="ql-block"> 手机找回来以后,每走半个小时又要休息,令我旺盛的精力愈发无处安放。回顾上山和下山的过程,情节如此一致,这也许是这个团队的传统,却使我这习惯一直向前的人无法接受的,也十分郁闷,唉,入乡随俗吧!</p> <p class="ql-block"> 当接近一处河谷时,回家的路,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 沿一条柏油路行走,路边开满了端午花,端午节过去已近月余,它却开得依旧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处农舍,孤单单的农田,农田里孤单单劳作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谁说人是群居动物?沿途所见皆是一户独居,是人们刻意而为?也许!</p> <p class="ql-block"> 随意生长在路边的黄玫瑰,真是令人讶异,令人惊讶的是:它居然还开得这么美!</p> <p class="ql-block"> 脚下的水泥路还在延伸,誓要把人双腿走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还好不时有娇花盈眸,到也分解不少疲惫!</p> <p class="ql-block"> 也会经过一些老房子,这样形质的房顶你见过吗?</p> <p class="ql-block"> 到达停车场需要翻越一道长长的坡路,我率先走在众人前方,脚下并未半点减速,不得不说,这长达2公里田、角度55角度的斜坡,是我今天走的最爽的一段路。以致后来我问老公:“我体格是不是特强?”他十分肯定:“嗯,确实!”</p> <p class="ql-block"> 翻越长坡,三岔路口出现,怕迷失方向,只好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不久,几名队友陆续赶到,有人号召走近道,于是又是一次丛林穿越,不过这次路途短得可怜,这确实也节省了一段弯路!</p><p class="ql-block"> 柏油路继续在脚下延伸,不过再没有拔高的坡路出现!</p><p class="ql-block"> 不知走了多久,脚步终于在一处别墅前戛然而止,中巴就在前方不远处,一个小时后,家,真的就触目可见了!</p><p class="ql-block"> 纵观此次出行,自然景观是一大亮点,而穿越山林时的走走停停却不能让人尽兴,以致爱人无奈叹息:“这些都是年纪大的人,体力不行啊!”</p><p class="ql-block"> 下次去哪里?我觉得嵩山会多一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