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仓子埠

秋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却一个心愿,四月初,一路春风送我又回故乡。故乡的阳逻,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满目亮亮堂堂。而我预计的行程,却被种种未卜完全打乱。先是堂弟毕铺街牺牲了的战友的亲属,已迁移外地,无法上门看望;二是落户毕铺的武汉格林美,是一家集高科技于一身的民营企业,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我还无法走进去,近距离去了解它、感受它。</p><p class="ql-block"> 我和同行的小妹珍,只好再次落脚在阳逻堂弟民主家里。得知我们再回阳逻,弟媳环珍早早把我和珍去年底分别住过的房间,细心收拾了一遍,该洗的、晒的,都洗了、晒了一遍,房间里弥漫着春阳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时间有暇,我们坐在客厅,自自然然聊起家常话来。儿时的伙伴、小学的学堂、启蒙的老师;董家湖的莲蓬、菱角,湾后山坡上的地菜、野葱;正月十五的吊浆汤圆、五月端午的花线香包。许多的旧事,被拉回眼前。被孩子们戏称“老一辈”的我们老兄弟姐妹几人,何曾有过这样的好时光、好机会,来谈论和回忆一同经历的过往?穿堂风轻巧又温柔地从后门穿进来,荡漾着一屋的笑语,又卷着笑语从前门穿了出去。</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一件趣事,弟媳环珍的娘家在周家榨,与我的大姑妈家同在一村,两家还共一堵墙。记得在厨房那一段墙上留有一块砖的孔洞,大概是方便两家间借用、传递一些日常用品用料,平时一块砖就放在孔洞中。那年我去看望姑妈,姑妈一臉笑模样,带着几分神秘地拉我到墙洞口,让我看堂弟民主的女朋友,那时他们刚确定恋爱关系。姑妈那滿心满意的样子,一直留在我心里。见我重提旧事,环珍咯咯地笑了,笑成当年的俏模样。</p> <p class="ql-block">晚饭时分,在仓埠镇教育系统工作的侄儿向东来了,带给我两大袋子书籍。其中有仓埠文化名人卢发生的《叶秋心小传》,李春分的《古镇乡愁》;还有湖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内刊《仓子埠》等书刊。这让我如获至宝,不胜喜欢。连忙翻开书页,故乡的殷殷温情与浓浓烟火气,扑面而出,瞬间让我沉浸其中。向东向我建议,大伯,明天我带你到仓子埠转一圈,一定会触发你写作的灵感。打记事起,老家旗杆湾一直隶属仓埠,我自然不愿放过走进它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翌日一早,向东开小车接我们。车走阳靠公路,也就是我记忆中从仓埠经毕铺、淘金山,再到阳逻的那条路。据2009年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仓埠街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于阳逻,止于靠山店的阳靠公路建成,与早些年建成的汉麻公路、黄(红)靠公路三路相交于靠山店,是域内重要通道。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后,不断截弯取直,降坡加宽,路况得到极大优化。今日的阳靠公路,已经寻不见记忆中的旧时情景。</p><p class="ql-block"> 向东安排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武汉楚风樱海园。这个樱海园,就在毕铺和仓埠间的周铺,占地近47万平方米。园内有60多个品种,2万多株樱花。进到园内,吸入的每一丝气息,都那么温润清馨,让人浑身爽透。其时,樱花花期刚过,满眼是它的落英,园内道路像铺上了一层彩缎。留在树上的,或粉红、或月白,在浓绿中闪烁。突然,我们在绿影婆娑中,发现了一种色彩奇异的樱花,淡绿的花瓣,每一瓣中间,都有一里宽外尖的浅红花纹,形成红红的花心。找到植物标识牌,得知是珍品绿樱,又名“御衣黄”,是樱花中的皇后。于是纷纷拍照,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武汉楚风樱海园因地理环境而建,道路蜿蜒在樱花树中,樱花树又环抱着一方碧水。一路上,红的茶花,黄的菜花,洁白的雪樱和长长蔷薇花廊粉红色蔷薇花,将人的思绪也染上了浓浓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樱海园出来,小车一路疾驶,到达仓埠。穿行在仓埠的大街小巷,立刻让人感受到千年古镇一种特有的古韵和新风。</p> <p class="ql-block">  仓埠历史悠久,据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仓埠街志》记载,其“汉属西陵,隋唐后属黄冈,为中和乡署中和镇。明初建储粮所,更名仓埠镇”,是新洲西陲重镇。曾经的仓埠,水有航运,陆有车运,交通便利,人来货往,热闹非凡 ,被称为“小汉口”,足见其繁华。</p><p class="ql-block"> 向东安排我们先参观徐源泉公馆。公馆位于武汉市长江新区仓埠街南正街新洲二中校内,建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建筑面积约1170平方米。其坐西朝东,主楼为两进两层砖木结构,内设天井、串楼。正楼后面有牌楼、门房、卫兵室;左侧有花园、假山、六角亭;东南有正源中学、正源小学。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如雕花隔扇、斗拱,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如水泥雕饰、半圆形门廊等。</p><p class="ql-block"> 公馆的主人,就是国民党中央执委、第2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徐源泉重视兴学育才,除在当地创建仓溪学校(后改正源中学、小学)外,还欲在仓埠筹办大学,后因战乱连连而终止。此外,还合资创办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在重庆南岸马鞭山创办英才中学(现重庆市十九中学前身)。他还在乡里陆续开办发电厂、轧花厂、碾米厂、女子针织社,春生药堂,怡和绸缎铺,广货、杂货店和米行等工商业;投资合股修建仓水窖公路,创办了仓汉轮船局。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对当时仓埠经济、文化教育的兴盛,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1984年春,新洲县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将徐公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在“震旦延辉”处立牌“徐源泉公馆”。1988年12月2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徐公馆列为文物单位。1993年8月,市、县两级政府拨.20万元维修,修好如旧。2014年6月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那天凑巧,来游学的学生特别多,一批又一批。与我的想像不同,这些学生参观和听讲,都非常安静和认真,神情出奇的肃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活动,我们选择了回避。在公馆室外的一处长廊里,摆有一张茶桌,事先放好了那种广式的功夫茶茶具。长廊外,见树木青翠,花儿鲜艳,假山玲珑;一方小池,内里锦鲤悠然;小池前,一造型精巧的圆形门,隔出了一方雅静的天地。看样子,这里是一处接待客人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姓陈的老师,身个不太高,不苟言笑,一脸和气;看他一本正经地洗茶、洗茶杯,再泡茶、倒茶,一丝不苟的样子,感觉是个很淳朴、很真诚的人。一个多月后,我在《都市头条》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了他的相片,才知道他叫陈一龙,是《仓子埠》杂志副主编,也是仓子埠资深文化人,错失了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向东和陈老师简单交流意见后,我们又出发了。这次是走倒水河沿河大道,到靠山店游览。这一路的风景,真的想不出什么精彩的词语来形容。研学基地、黄花菜观赏基地、靠山店正在修建的古建、靠山店休闲山庄、湿地公园,所到之处,皆是惊喜。这里已不是传统概念上的农村或城市,展示出的,是一种新鲜的生态文化。我们仿佛从一个桃花源又走进另一个桃花源,从一幅画里又走进另一幅画里。</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问向东,仓埠的发展,有没有一个定位或目标?有,向东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他侃侃而谈,有声有色的讲述仓埠“花香水韵、人文古镇”发展主题和“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奋力打造“四街一厅”(长江新区生态客厅,都市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新型工业强街、乡村振兴示范街)的目标。他不无自豪的说,不久,就会看到仓埠作为城市后花园、武汉会客厅的美好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回铁山后不久,又收到向东转发来的文件摘要和长江新区论坛综合网络上的文章《长江新区:“四镇一城”来了》,对仓埠的四街(四镇)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说,我这次的五天仓埠行,收获的是一份美好观感,那向东转发来的资料,更是透视出仓埠人的宏图大略,让我领略到故乡人的那份襟怀、那份追求、那份创新精神。我仿佛看到一幅宏大而又精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知晓周铺,得益于楚剧,准确一点,是楚剧大师沈云陔。孩童时,就听旗杆湾大人们津津乐道讲周铺了不得,出了个会唱楚戏的。沈云陔让楚剧声名远扬,也让周铺声名远扬。如今,在楚剧传承发展的一方沃土上,创办了云陔故里楚剧团,正续写着楚剧的辉煌。楚剧小镇,已奏响非遗传承乐章。</p><p class="ql-block"> 紫薇特色小镇,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这么好听的名字。它是以武汉紫薇都市田园为核心、新兴的一个小镇;也是一座充满浪漫与活力的田园综合体。占地面积过百亩、达百万株的紫薇,因每年八、九月盛开的紫薇花海,让这里声名远扬。故乡人用聪智和心血,编织出又一个浪漫田园梦。</p><p class="ql-block"> 仓埠镇,它是仓埠街道的所在地,我先后到过几次,尽管每次相隔的时间都很大,但是我印象较深的地方。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风格典雅,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多彩多姿。行进在仓埠古镇的老街,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街边的店铺散发着特有的生活气息。它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数不清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走进靠山小镇的。这里有大片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山清水秀。正在打造的生态小镇,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以及可观的生态农业,而成为生态文化精品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这四个小镇,相映成辉,仿佛四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我的故乡,闪耀在仓埠这块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定会为武汉增添耀眼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仓 埠 掠 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