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西西里岛锡拉库萨的尼亚波利斯考古公园

JimZ

<p class="ql-block">尼亚波利斯考古公园 Neapolis Archaeological Park, Syracuse,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锡拉库萨,公园内有众多历史景点,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展示了重要的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历史遗迹。2005年,锡拉库萨的尼亚波利斯考古公园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项认可隶属“锡拉库萨和潘塔利卡岩石墓地” (Syracuse and the Rocky Necropolis of Pantalica)这一更大的世界遗产中的一部分。我们走访的主要景点包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堂拉托米亚 - 曾为锡拉库萨古城开采建筑石料,如今已被改造成植被繁茂的美丽花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尔达里石窟 - 天堂拉托米亚内的一个洞穴,历史上曾被绳索制造者使用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狄奥尼修斯之耳 - 毗邻科尔达里石窟,一个黑暗而又神秘的洞穴,以其非凡的音响效果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腊剧场 - 公元前5世纪建造,用于戏剧演出和宗教仪式。今天,这里每年仍举办古典戏剧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马圆形剧场 - 西西里罗马统治时期建造,角斗士竞技场所,一窥古罗马时代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尼亚波利斯考古公园。</p> <p class="ql-block">天堂拉托米亚(意大利语 Latomia del Paradiso,英语 Latomia of Paradise),一座由巨大的石灰石采石场改造而成的美丽花园,为公园增添了一抹宁静祥和的风景。天堂拉托米亚采石场是锡拉库萨众多古代采石场之一,在锡拉库萨城市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座采石场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已开始开采,展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现已成为尼亚波利斯考古公园的重要部分。</p> 周围环绕着奇峰异石,令人好奇的洞穴,茂密的植被,包括夹竹桃、棕榈、柠檬、和仙人掌等。 <div>在天堂拉托米亚,我们邂逅了各种千姿百态的岩石与洞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景点是科尔达里石窟与狄奥尼修斯之耳。</div> <div>科尔达里石窟,意大利语 Grotta dei Cordari,英语 Cave of Cordari。</div> <div>我们一进入科尔达里洞穴内,就感觉到一阵凉快,好舒服。这里湿度很高,地面水迹斑斑,内壁湿漉漉的,可能是周围环境渗透进来的水气以及地下水引起的,内壁覆盖着的苔藓类植被,它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div> <p class="ql-block">由于洞内湿度高,有充足的地下水源,这里的环境成为手工制绳的理想场所。17世纪时,这里成了绳索制造作坊,绳索工匠们定居在此,使用天然纤维,手工制作绳索,同时向游客开放参观这里的绳索制作过程。科尔达里洞穴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些工匠,意大利语 ”Grotta dei Cordari” 意为 “绳匠洞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化学合成纤维的出现,手工制绳业被逐渐淘汰,1984年11月,洞穴中最后一位制绳者被迫停止了制绳工作。当局将科尔达里洞窟关闭了四十年,于两年前重新向游客开放,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变迁,它依然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象那些工匠们每天在此紧张忙碌的场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同时我们感叹再也看不到手工制绳这个古老行业,它被那个时代的自动化取代了。回忆起本世纪初,互联网的兴起使多少行业消失,今天人工智能又让众多行业处于不确定的命运。</p> 虽然科尔达里石窟本身是天然形成的,但是它在希腊和罗马时期被用作采石场和监狱后,留下了人类改造的印记。主拱顶由昔日采石工人雕刻的柱子支撑,从洞穴天花板悬挂下来的大型方形石块与钟乳石柱子,至今仍清晰可见采石场留下的残骸。 洞穴内部自然光线交相辉映,加上太阳角度与光谱的变化,在每一天不同时间为洞穴带来不同的色彩。 科尔达里洞窟内有一个水池,池中还有有几个艺术装置,我们起初以为水池是人造的,看了现场文字解说才知道是天然湖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湖泊是水渗入洞穴地质结构并沉淀在洞穴底部形成的自然景观,这些水是由雨水和地下水组合而成的。历史上,这个湖泊曾被用作蓄水池,手工制绳用水。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是波兰裔法国雕塑家伊戈尔·米托拉伊(Igor Mitoraj,1944 - 2014)的作品,这是一个临时展览,2025年10月结束。我们在西西里岛阿格里真托的神殿之谷也见到他的作品,请参见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p4cs0n"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5 西西里岛阿格里真托的神殿之谷</a></p> 湖泊中充满活力的现代艺术雕塑,为古老的遗址增添了现代气息,也给洞穴带来了几分神秘的感觉。<br> <div>蓝色调的碎片化人体雕塑,与古代环境完美融合,使用古典时代希腊与罗马神话中的人物,重点突出人体的美丽与人性的脆弱,以及不完美之处。融入腐烂或损坏的元素,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脆弱性,创造了古典传统和自然之间的对话,古代历史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对话。</div> 狄奥尼修斯之耳,意大利语 Orecchio di Dionisio,英语 Ear of Dionysius,毗邻科尔达里石窟,是一个人工洞穴,呈S形,类似人耳,独具魅力,洞穴长65米,宽5至11米,高23米,顶部逐渐变窄,几乎形成一个尖拱。<div><br></div><div>传说1608年,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访问此处时,以锡拉库萨的希腊暴君狄奥尼修斯的名字命名该洞为“狄奥尼修斯之耳”,狄奥尼修斯打造这座洞穴用作囚禁政治异见者的监狱,并利用其绝佳的声学效果窃听囚犯的谈话内容。<div><br></div><div>狄奥尼修斯(约公元前432~367),他征服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的数座城市,削弱了迦太基在西西里的影响力,并使锡拉库萨成为希腊西部最强大的殖民地。他被古人视为最狠毒的专制君主,残忍、多疑、心怀恶意等等。</div></div> 手持长矛的青铜武士矗立在狄奥尼修斯之耳入口外(作者米托拉伊)。 <div>莫泊桑访问天堂拉托米亚后,在他的《西西里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div><div><br>“在《天堂拉托米亚》中,人们观察到洞穴底部有一个奇怪的开口,被称为狄奥尼修斯之耳,据说他曾来到这个洞附近聆听受害者的呻吟 ...... 最轻微的声音都会在那里产生惊人的共鸣。”</div> <div>这个洞穴以其非凡卓越的声学特性而闻名,形状类似于人的耳廓,有放大与增强声音的功能,即使是很微弱的低语也能被他人听到,声音可被放大至16倍。我们在洞穴内轻声细语,听到响亮而清澈的震荡与共鸣,回声稍有延迟效应,只因声音传播速度太慢。狄奥尼修斯之耳的特殊形状,良好的声学特性,加上昏暗的光线,为此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div> <div>我们沿着耳道,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终端,因为这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感觉深不可测。起初几分钟我们并不知道,打开手机照明灯后才看清前面已无路可走,差一点撞到狄奥尼修斯之耳的“鼓膜”😊。隐约见到一个巨大的人头,拍下这张照片后,才辨认出是一尊青铜雕像座落在此。</div> <div>雕像基座上的文字表明,雕像名为《廷达罗》(Tindaro),创作时间1997年,作者伊戈尔·米托拉伊 (Igor Mitoraj),是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位波兰出生的法国雕塑家。</div><div><br></div><div>在希腊神话中,廷达罗是斯巴达传奇国王。在狄奥尼修斯之耳那片深不可测的黑暗中,囚禁着无数梦想逃离牢狱的囚犯,米托拉伊将《廷达罗》的巨脸化作这只巨耳的“鼓膜”,伸展开来,聆听囚犯的痛苦与希望,象征着肉体与精神饱受伤害和屈辱,但人性与思想并未屈服。</div> 法国著名现代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其1864年出版的《地心游记》 中提到了狄奥尼修斯之耳:<br><br>“尤其是在锡拉库萨附近那些名为拉托米亚的奇特西西里洞穴的中心,其中最不寻常的一个被称为狄奥尼修斯之耳。” 沿着这条蜿蜒上升的道路,通往锡拉库萨希腊剧场,这里也是锡拉库萨的最高点。 加勒姆磨坊 Mulini di Galerme,希腊剧场上方的一组水磨坊,根据现场文字解说,其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晚期,最初是一个建筑群,现已基本消失,如今仍可见到的是磨坊主房屋。这座房屋是加勒姆磨坊历史的纽带,具有丰富的考古价值。 走过加勒姆磨坊,一条长长的墓穴街 Via dei Sepolcri 展现在眼前。 沿着墓穴街,可见众多雕刻在岩石壁上的长方形洞,它们是供奉神龛。锡拉库萨拥有丰富的希腊传统,并且深谙英雄崇拜之道。在古希腊时代,英雄被视为“半神”😊,比凡人更强大,几乎等同于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的定义逐渐演变,指一生中成就卓著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死后被“英雄”化,他们会受到与希腊传统神话中的英雄类似的尊敬和崇拜,这些供奉神龛就是为“半神”建造的。 这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半圆形洞,宁芙神庙洞穴 Grotta del Ninfeo,一个供奉水仙女宁芙女神的人工洞穴,凿于岩石壁之上。俯瞰着希腊剧场,入口处曾装饰着献给缪斯女神的雕像,雕像目前保存于考古博物馆。 锡拉库萨希腊剧场观景台 <p class="ql-block">锡拉库萨希腊剧场,意大利语 Teatro greco di Siracusa,英语 Greek Theatre of Syracuse,依山而建,最初建于公元前470年,重建于公元前3世纪,并在罗马时期再次翻修,直径达138米,最初有67排座位,大部分凿在岩石上,分成9个区域,可容纳约15000人。这是西西里岛保存最完好的希腊剧场之一,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p> 古希腊剧场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对全景视野的考量与重视,这座剧场也不例外,我们从这里可以欣赏到周边的壮丽景色、锡拉库萨老城奥提伽岛、港口海湾等。 这座古老的半圆形剧场是希腊戏剧悠久遗产的历史见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是古代戏剧表演的圣地,这座剧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保存完好。许多原有的半圆形座位至今仍完好无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br> <div>在罗马统治西西里时期,它逐渐被废弃,戏剧活动不再那么重要,而角斗士表演则占据了主导地位,毗邻的锡拉库萨罗马剧场,于公元3世纪建造,被用于罗马人热衷的惊险刺激表演,像角斗士比赛、斗兽、赛马等表演。这是我们下一个要去的景点。</div><div><br></div><div>直到18世纪末,人们对这座希腊剧场的兴趣再度升温,考古学家们开始了考古调查,这座剧场才得以正式发掘,覆盖在剧场表面千年厚的泥土被逐渐清除,花了一个世纪的努力,主要挖掘与修复工作最终于1988年告一段落。它是迄今为止仍在建造并使用的最大的古代剧场之一。今天建造工作正在进行,游客不允许进入。</div><div><br></div><div>从1914年起,这里主要用于古典演出,定期上演希腊悲剧、喜剧与讽刺剧,也是锡拉库萨人以希腊文化为荣的原因之一。1930年,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访问锡拉库萨时,在此观看了一场希腊剧演出。2014年,当局授权使用该剧场举办音乐会、歌剧、舞蹈、芭蕾以及官方颁奖典礼等。</div><div><br></div><div>漫步在希腊剧场的遗址上,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古希腊丰富的戏剧艺术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交织与融合。</div> 锡拉库萨罗马圆形剧场观景台 锡拉库萨罗马圆形剧场,意大利语 Anfiteatro Romano di Siracusa,英语 Roman Amphitheatre of Syracuse,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即锡拉库萨历史上的罗马时期,椭圆形长约140米,宽约119米,用于举办各种形式的公共娱乐活动,包括角斗士比赛、斗兽、狩猎、赛马等,集竞技、娱乐和血腥于一体。<div><br></div><div>16世纪时,西班牙人曾把剧场作为采石场,用以制造建筑材料,致使部分剧场遭到破坏。1839年的首次考古发掘,让这座非凡的建筑得以重见天日。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剧场可能是建造在一座早期希腊剧场的遗址上。罗马人站在希腊人的肩膀上,然后再加以创新😊。</div> <p class="ql-block">这座剧场大部分开凿于岩石中,采用石块砌成的椭圆形结构,座位直接凿刻在岩石上,竞技场中央内有一个巨大的矩形空间,用于放置表演使用的材料。与尼亚波利斯遗址内的其它建筑不同,它遵循了古典时代晚期的风格,彰显了古代锡拉库萨辉煌的历史。凸显出罗马帝国的一项非凡的建筑杰作。</p> <div>剧场设有两个入口,并配备了一套复杂的楼梯系统,从外部上层向下延伸,可以将演出期间使用的机械设备运送到场内。最前面的几级台阶是为高位人士预留的席位,好几条放射状人行通道将观众席分为一个个扇形区域,还设有角斗士和野兽入场使用的专门通道。锡拉库萨的罗马圆形剧场不仅是一座重要的建筑遗迹,更是古罗马世界娱乐活动和文化习俗的见证。</div> 剧场上有几座米托拉伊的雕塑作品,古代背景的现代补充,形成了现代艺术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对比。 米托拉伊的作品:希腊爱与欲望之神厄洛斯的头,空洞的双眼茫然地注视着前方,让人瞥见内心的黑暗,脸上缠着绷带,象征着他被禁锢的欲望。 <p class="ql-block">与锡拉库萨希腊剧场相比较,罗马剧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野草丛生,乱石遍地,缺乏维护,而希腊剧场仍在建造与使用中,并加入了不少现代化元素,与时俱进。</p> 我们流连忘返在罗马剧场,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之旅,亲眼目睹古罗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既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表演,惊险刺激的竞技比赛,也有你死我活的血腥杀戮,昔日栩栩如生的表演场面,夹杂着鼓掌、吆喝与惨叫声,在我们的脑海中绵延不断地回荡着。<div><br></div><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观赏!</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