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场镇中心学校2025暑假特辑】致家长:这份安全攻略请收好!

BAE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 </p><p class="ql-block"> 蝉声织夏,莲动生凉,2025年的悠长暑假正携着热忱而来。孩子们将暂别书声琅琅的校园,在自由奔跑中聆听成长的拔节声,而平安永远是这段缤纷时光最温暖的底色。为守护孩子们每一刻灿烂的笑靥,我们精心准备这份暑期安全锦囊,愿家校携手,用爱与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无忧的晴空。</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让我们把安全叮咛化作绕指柔风,轻抚孩子每个探索的足迹。无论是远行路上的欢歌,还是屋檐下的亲子时光,请记住——平安扣系着世间所有美好,而守护这份美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p> 一、放假及开学时间 <p class="ql-block">正式放假:6月28日起放假。</p><p class="ql-block">‍开学时间:8月30、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开学。</p> 二、安全注意事项 做好健康管理 健康理念 <p class="ql-block">  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p> 饮食安全 <p class="ql-block">  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不采摘、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菌类。</p> 充足睡眠 <p class="ql-block">  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p> 体育锻炼 <p class="ql-block">  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p> 严防溺水事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远离危险水域</span></p><p class="ql-block">‍ 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抓青蛙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不擅自游泳</span></p><p class="ql-block">‍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不盲目施救</span></p><p class="ql-block">‍ 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p> <p class="ql-block">  孩子外出时,家长务必做到“四知道”:</p><p class="ql-block">‍▪ 知道孩子去哪里;</p><p class="ql-block">‍▪ 知道孩子和谁去;</p><p class="ql-block">‍▪ 知道孩子去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知道孩子何时返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长务必及时掌握孩子行踪,杜绝孩子长时间脱离安全监护。 当孩子正在水中或水周围时,家长要做到专心、不间断、近距离,有效看护。若无法陪伴孩子时,家长请务必委托并叮嘱其他监护人尽到看护责任;同时,通过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span></p> 确保出行安全 出行看天气 <p class="ql-block">  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学习安全知识,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孩子外出时,家长要知晓去向、内容、同伴和返回时间,加强安全提醒。</p> 遵守交通规则 <p class="ql-block">  教育提醒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到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外出要警惕车辆视觉盲区。</p> 注意行车安全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span>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p> 平安快乐度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注意心理疏导</span></p><p class="ql-block">‍ 针对中考毕业的孩子,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无节制玩乐、紧张焦虑、悲观自责等不良考后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注意旅行游玩安全,不私自结伴出行,保持科学的作息时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保持良好家庭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消防安全记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 正确使用电、气,做好家庭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孩子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萝卜刀”、激光笔、低俗手办等存在安全风险或易引起暴力等不良行为倾向的玩具产品和学生用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抵制不良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不欺凌他人,不抽烟、喝酒、打牌、吸毒,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活动,不沉迷手机、网络,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自觉抵制色情、暴力游戏。认识滥用含依托咪酯“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和“笑气”(又称一氧化二氮)等非列管物质的严重危害,注意防范“提神”“减肥”“不上瘾”“无毒害”等名义的引诱吸毒骗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防范电信和网络诈骗</span></p><p class="ql-block">‍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不与陌生网友见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减轻孩子培训负担</span></p><p class="ql-block"> ‍ 根据国家“双减”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含线下和线上)。请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切实减轻培训负担。</p> <p class="ql-block">7️⃣<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拒绝去娱乐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修订)第五十八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管理条例》(2020年修订)第二十三条: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家长需要注意:</p><p class="ql-block">‍1. 主动教育孩子认识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p><p class="ql-block">‍2. 避免带孩子进入KTV、酒吧、台球厅等场所,即使“陪同进入”仍属违规。 </p><p class="ql-block">3. 关注孩子课余活动,引导健康休闲方式(如运动、阅读等)。 </p><p class="ql-block"> 国家通过法律和监管手段严格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良环境,家长和社会需共同配合,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健康空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8️⃣合理安排实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span>倡导文明风尚,注意亲子沟通,多与亲朋好友交流,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及其他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孩子选择夏令营、参加学校列出的暑假德育实践活动等。</p> <p class="ql-block">  暑假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时光,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共同预防意外事故,确保度过一个快乐而安全的暑假。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安全成为暑假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策划:李军</p><p class="ql-block">‍ 编辑:柳隽</p><p class="ql-block">‍ 审核:胡圣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