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右护镇,铁山堡长城、三十二长城探索历史文化遗迹采风

泳哥

<p class="ql-block">右护镇:长城脚下的戍边聚落</p><p class="ql-block"> 右护镇位于右玉县北部,紧邻杀虎口,是这一带长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区域之一,它的历史与长城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 明代军事重镇:在明代,右卫(右玉卫)是山西行都司下辖的重要卫所之一,是统领周边长城、堡寨驻军的高级军事指挥中心。杀虎口更是其前哨和咽喉要道。右卫城本身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屯兵城,城墙坚固,功能完备。</p><p class="ql-block"> “走西口”的起点与见证: 清代以后,随着边疆形势缓和,右卫(右护镇)的军事色彩逐渐淡化,但其作为连接中原与塞外、农耕与游牧地区重要通道的地位更加凸显。杀虎口成为“走西口”的主要通道之一,无数山西、陕西等地的移民、商人从这里出发,进入内蒙古草原谋生、贸易。右护镇成为这条充满血泪与希望的移民、商路上的重要驿站和物资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右护镇(右卫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乡镇。镇内可能保留有部分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庙宇、古街道的遗存或风貌。它既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心,也是人们追寻长城历史、感受“走西口文化”的重要地点。镇周边散落着众多长城遗迹和古堡。探访右玉,沿着这些古老的城墙与遗迹行走,不仅能领略塞上风光的壮美与右玉人创造的生态奇迹(绿洲),更能深刻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那份沉淀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厚重与苍凉。这是一段跨越时空的边塞史诗,等待人们去聆听和解读。</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老镇上的人文纪实</p> <p class="ql-block">右护镇上的历史见证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铁山堡长城:扼守险要的军事要塞,它的历史地位与功能:铁山堡本身是一座明代军堡,与它附近的长城墙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节点。“堡”是长城防御体系中比“城”小、比“台”大的屯兵驻守据点。铁山堡顾名思义,位置险要,扼守交通要道或山口,是长城防线上的关键支撑点。它不仅驻有军队,还储存粮草军械,是附近长城段守军的指挥中心和后勤基地。建筑特点与遗迹:典型的明代军堡通常呈方形或矩形,四周筑有高大的夯土城墙,开有城门(常设瓮城),城内有衙署、兵营、仓廪、庙宇等建筑。铁山堡的长城则连接着堡城,可能是从堡的某个角延伸出去,或者堡本身就是依托长城墙体而建。如今,铁山堡的堡城遗址和相连的长城墙体大多只剩下断壁残垣,高大的夯土墙基、轮廓清晰可见,部分墩台(烽火台或敌台)相对保存较好。行走其间,仍能感受到当年金戈铁马、戒备森严的军事氛围。核心看点与价值:防御体系完整性:铁山堡及其长城提供了一个理解长城“点”(堡、台)与“线”(墙)结合的立体防御体系的绝佳范例。堡是支撑点,墙是防线,共同构成纵深防御。</p><p class="ql-block">历史军事价值: 是研究明代北部边防军事部署、屯田制度和边疆社会形态的重要历史遗迹,铁山堡长城体现了纵深防御节点(军堡与相连墙体)的结构与功能。</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外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三十二长城:黄土高原上的边塞脊梁名称由来与历史背景: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亦称“边墙”)在右玉县境内的重要一段。其名称源于一个直观的编号方式——从著名的杀虎口(古称“杀胡口”,明代重要关隘,晋商“走西口”的西口之一)向西(或向东)计数,数到的第三十二座烽火台(敌台)所在的这段墙体,便被命名为“三十二长城”。它修建于明代,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沿阵地,属于外长城体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与现状:这段长城主要依托右玉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构筑。墙体多以黄土夯筑为主,部分地段结合了石砌基础或包砖(因年代久远及人为破坏,包砖多已不存)。它蜿蜒起伏于山脊之上,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自然剥落和人为破坏,但许多段落依然保持着较为连贯、高大的原始形态,气势雄浑。尤其是在夕阳或晨曦的映照下,苍凉的黄土墙体与沟壑纵横的边塞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粗犷、古朴、震撼人心的美。核心看点与价值:原始沧桑感: 相较于一些修复过度的长城段,三十二长城更多地保留了其历经沧桑后的原始风貌,是研究明代长城夯筑技术、军事防御体系和历史变迁的宝贵实物。壮美风光:与右玉县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形成的塞上绿洲风光形成鲜明对比,黄与绿的碰撞,历史与生态的交融,构成独特的视觉景观。</p><p class="ql-block"> 现在它是徒步与摄影天堂:其相对保存完好且易于接近的特点,使其成为长城爱好者、摄影师和户外徒步者探访、体验边塞雄风的热门目的地。站在高处,远眺长城如巨龙般在黄土高原上延伸,景象极为壮观。三十二长城、铁山堡长城和右护镇(右卫镇),三者紧密相连,共同勾勒出右玉作为明代“九边重镇” 之一的核心区域风貌:三十二长城代表了边墙本体的雄浑与沧桑,是那道物理防线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历史辉煌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探访小贴士:</p><p class="ql-block">交通:建议自驾前往,右玉县内景点相对分散。从右玉县城(新城镇)出发,向西北方向前往右卫镇(右护镇)、杀虎口方向,沿途即可探访三十二长城、铁山堡等遗迹。</p><p class="ql-block">季节:夏秋两季(5月-10月)为最佳,气候宜人,景色葱郁。冬季寒冷,但雪后长城别有一番苍茫韵味。</p><p class="ql-block">注意: 这些长城遗迹多为土遗址,脆弱易损。参观时请务必**爱护文物,不攀爬、不刻画、不破坏**,做到“无痕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