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折纸时光

钟多幼儿园大二班

一、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间活动时,我发现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他们特别喜欢在美工区用纸剪、折、粘、贴、画。他们说他们在制作“安静书”,这个过程确实是让他们安静了不少,老师喊好几次收玩具、收工具了、也沉迷其中,不愿出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知道意见》身心准备中也指出要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及“锻炼精细动作”。大班幼儿折纸目标中也指出要让幼儿能够认识各种折叠符号、简单的图解,学习根据折叠符号和图解进行折叠。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折纸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帮助幼儿锻炼“精细的在”,促进大脑的发育,锻炼幼儿的思维,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班的幼儿爱动手动脑思考,也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折纸可以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促使幼儿养成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等良好品质,这些品质及技能的培养也为其下一阶段的升小学奠定了基础,于是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带领本班孩子开启了折纸之旅。</p> 2、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1.了解折纸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对折纸的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经验。</p><p class="ql-block">2.锻炼精细动作,能够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p><p class="ql-block">3.鼓励幼儿通过折纸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审美,培养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p><p class="ql-block">4.通过折纸实践,提升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 3、课程实施 1、折纸—-基础 (1)关于工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折纸工具包括彩色纸和剪刀,厚度适中的彩纸(如13cm正方形手工折纸彩纸、),颜色鲜艳且易折叠,避免使用过硬的卡纸(难折)或过薄的餐巾纸(易破),方便小朋友抓握和操作。</p> (2)折纸规则 <p class="ql-block">1.折纸要在平整的台面上进行。</p><p class="ql-block">2.读懂步骤图,熟悉基本的折法,按照步骤图进行折叠,要按压平整。</p><p class="ql-block">3.折纸时,要鼓励幼儿,要有信心,在失败的情况下将所有步骤再仔细检查,看是否有少折或者折错的地方。</p> (3)折纸基本符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小朋友学习折纸,适合用简单直观的图形符号来理解折叠步骤,避免抽象术语:不说“谷折”“山折”等专业词,用“向下折”“向上折”比喻代替,让孩子先理解动作,再慢慢接触术语。但更多地是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示范。</p> 2、折纸—-探索 (1)基础技能探索:从简单的折法开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计“折纸变变变”游戏,让幼儿尝试基础折法。例如,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变成“小床”,再对折变成“小枕头”;正方形纸对角折变成“小帽子”,激发幼儿对折、翻折等基础动作的兴趣。</p> (2)主题式折纸探索 1.动物主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导幼儿折出小动物(如纸青蛙、螃蟹、牛、小猫、老虎、鱼、恐龙等),探索“如何折出螃蟹的钳子和脚?”“怎么折出牛的角和小猫的耳朵?”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折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p> 2. 交通工具主题:折纸中的工程思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折不同形状的纸船(帆船、轮船)和飞机、汽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循序渐进:从简单折法(如对折、三角折)逐步过渡到复杂结构,结合图示、儿歌辅助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鼓励试错:允许幼儿自由探索折法,即使“作品失败”也引导发现创意点(如“歪歪的青蛙、螃蟹也很可爱!”)。</p><p class="ql-block">3、幼儿在折纸的过程中,也在思考,记忆。允许幼儿有多种折法。</p> (3)折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将折纸、绘画与粘贴相结合,能让幼儿的创作从平面走向立体,激发多维度艺术表达。幼儿折出小动物,用彩笔添加五官、花纹和羽毛,将小狗和章鱼的头身进行粘贴。幼儿作品更立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思考:还可以将折纸作品粘贴到背景纸上,添加贴纸、亮片等装饰,用彩笔补充细节(如路灯、行人)。形成一幅完整的折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的画面,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拓展幼儿的发挥空间,将折纸作品进行创意组合与改造。</p> 3、亲子折纸时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每位幼儿发放4张折纸,以及简单的折纸步骤图(如“爱心”“小兔子”等),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并分享创意改造(如给纸飞机画上花纹),增进亲子互动。</p> 4.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折纸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游戏,折纸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手工活动,通常是美工活动的一部分,也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教育工具, 折纸需要孩子精准地折叠、按压、翻转纸张,这能有效锻炼手指小肌肉群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为日后握笔写字打下基础。孩子在操作中理解并运用空间概念(上下、左右、对称)、几何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大小关系、步骤顺序(理解指令、按步骤操作),提升观察力、专注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完成一件折纸作品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遇到困难尝试解决或寻求帮助,有助于培养耐心、专注力和坚持性,增强抗挫折能力,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作品时,会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大大增强自信心,激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总之,折纸是一项寓教于乐、成本低廉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培养多项关键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宝贵的活动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