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突尼斯的东南部,有个地方由黄土、砾石构成的崎岖山区,既没有碧绿的树林,也无青翠的草地;只特有壮观的山丘、峡谷和谷底,呈现出一种地球外的太空般荒芜凄凉的美,这里就叫马特马他。马特马他是阿拉伯语,主要意思是柏柏尔人的洞穴小村庄。原本是个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之地,美国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选择此地作为大片“星球大战”的重要拍摄场地,伴随电影的热播,这个无名之地也随之名声大振,响遍全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逾古稀的姐妹们,不远万里来到突尼斯,来到稀有人到达的马特马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说笑间坐在一起留下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实地探寻了马特马他才知道,原来突尼斯南部属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大约10%的突尼斯人是柏柏尔人,他们原住在突尼斯中部或南部地区。11世纪阿拉伯再次扩张,他们被迫继续南迁,其中一支就迁至马特马他。在这大山中,柏柏儿族人便依山就势,先深下挖出一个园形的院子,再在周围开凿出卧室、客厅、厨房、储藏室等。形成一家一坑的独特的柏柏尔人的穴居。下图是拍摄星球大战时,在洞穴之居留下的有关拍摄器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洞穴居所,开的门不大,热气进的少,大寒风被挡在门外,厚厚的顶层也预防寒热的入侵,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炎热和寒冷阻挡了阿拉伯进攻的步伐。这洞穴之居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成为柏柏尔人既避免战乱,又安居乐业的居住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特马特的洞穴有的层层叠叠,还修出了互相贯通的台阶。这一般是属于柏柏尔族人的大户人家所有。我们以前仅见过人居住的茅草屋、土屋、砖土屋、也见过我国西北:比如延安的窑洞,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硬先下挖很深的院子,再横着凿出一个个洞穴作为居所、储藏室等。因此 看着处处感到好奇,到处转转,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挖的洞穴因地制宜,有的洞穴没有地方挖台阶,就在土墙或岩壁上挖一个又一个错落有致,脚可以踩住的小坑,作为通道。有的甚至仅从上面的洞穴中,留一根绳索或铁链下来,谁要上去必须手紧握绳索(铁链),两只手不断轮流往上移动,脚蹬墙壁,才能爬到上一层洞穴。我们谁也不具备这个技能。杜小妹到哪里都要体验新鲜事物。这不她又勇敢地,仿效柏柏尔人,脚踏着小坑,一步一换小坑,手紧握铁索链爬到了上一层的储藏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洞穴挖在不太厚的山坡,洞穴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两边通透,采光充足,中间形成一个明亮的大厅。摆上茶几,放上杯碟,可以接待客人,很是方便,柏柏儿族人真是聪明灵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多少人能亲临“星球大战”的拍摄现场,而古稀之年的我们到达了,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啊。我们兴高采烈地,在挂着星球大战剧照的洞穴里,留下珍贵的合影,成为永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柏尔族人的住宿洞穴成了摄影基地,原来隐秘之地立刻名声大振,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鹜。加之外面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使部分柏柏尔人也转变思想,搬出洞穴,住进新居,用上了各种先进的电器,过上了现代化生活。但仍有一些人依然过着古老的洞穴生活。我们坐车颠簸在山峦之中,在光秃秃的野山间发现了柏柏尔人家。只见高高的山坡处,笔直的开凿出垂直的平面,两边的山墙向门弯成成弧形,起到自然保护门户的作用。门前涂些浅蓝色的涂料,顶上画着两条鱼和一只手,据说鱼代表吉祥,手代表平安,他们也有祈求吉祥平安风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英文导游带领下,走进门洞。住在这里的的主人听到动静,他们急忙满面笑容出来迎接客人 非常友好热情,并在庭院的阴凉处与我们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柏尔人对人宽容、大方,他们允许游客随意各处参观。我们看了放工具的洞穴,东西不多,有马灯、陶罐、小篮等。工具简单至极,他们没有奢侈的愿望,非常淳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看他们的厨房,用具不多,都很简便,洞穴不小收拾的干干净净,东西摆放的整齐。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单调简朴的生活。极简的生活中。他们的烹饪,不会像我们一样煎、炸,烹、熬等,只是简单制作,也不会油多腻人,但却是原汁原味,<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样充满人间烟火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厨房不是太平的的土地下,摆着多个形态不一的陶罐,里边盛满他们自己酿造的各种饮品和做饭需用的粮食等等。他们因地制宜,食品也尽量变换花样。这些食品最难得的是,它们没有经过现代化机器的加工,都是纯天然产品,因而不用担心有任何添加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位女主人,正在厨房娴熟的用简单的炊具,忙活着为我们准备食物。尽管炊具简陋,但很干净。洁白的墙上没有丝毫灰尘和油垢,盘碟样样一尘不染,让客人吃着放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主人请我们到豪华的大厅洞穴就坐,用他们的美食招待我们,我们怀着好奇又愉快的心情,一位接一位步入粉刷的洁白干净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坐在他们自制的小凳上,面前是他们铺着自己织的布的茶几,上面摆放着他们最好的食品:自己生产的蜂蜜和亲手现烤的馕。他们示意我们用馕沾蜂蜜吃。我们照做,吃到嘴里,香甜诱人,真正纯天然的食品,味道美极了。人人垂涎欲滴,一块接一块的尽情享受,多美好的尝试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客的主人,在我们狼吞虎咽吃完馕沾蜂蜜后,又送来红茶供我们享用。吃了一餐地道的柏柏尔族餐,比吃顿西餐大餐还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吃光喝尽之后,他们又热情地送我们出来。尽管言语不通,友好的心灵还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又看到院里的另一个洞穴,那里正有几位欧洲青年坐着欣赏当地的美食。和他们交谈几句,原来他们租住了这个洞穴,觉得住这里舒服又有特色,是极好的柏柏尔人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甚是喜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又发现一间打扮漂亮的洞穴。上面挂着他们钩织的像蚊帐似的帐子。第一次看到还有铺着花单子的床,床边有根绳上搭满了各色的新衣服。经询问,方知这是新婚之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通过与主人交流,还知道,这结婚时的服装,不是在床头摆放一段时间,而是摆放一生。这使我想到:“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中国婚姻的誓言。两者地域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意义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为了体会柏柏尔人的生活,也选择订柏柏尔人的洞穴宾馆住宿。看十位老人中最小的小妹妹(也六十好几了),迫不及待的躺在洞穴的炕上,同时嘴里还说着:还真舒服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看到,勤劳的柏柏尔人,早早起来赶着羊群去远地方寻找稀有的可食之物。由于高热,干旱,少雨导致了柏柏尔族人以养羊的畜牧业为主,几乎见不到农业,偶尔会出现几棵椰枣树,也很罕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柏尔人的洞穴建筑成本低廉,不仅适应了当地干旱酷热的气温,不受四季气候影响,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柏柏尔人通过在地下挖凿大坑和洞穴,形成功能十分清晰的居住空间,底层用于生活,上层是放粮等的储藏室。他们的洞穴建筑不仅成本低,舒适凉爽,还体现了柏柏尔人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持续了数百年,展示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创造能力。游客对洞穴居感到神秘而有趣,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和文化价值上。当地有种有趣的说法:谁家的孩子长得漂亮,父母就会说因为孩子吃了鱼。他们的洞穴没有门,就是一个洞口接一个洞口,洞口顶上都画着鱼作为护身符。这种文化习俗,反映出柏柏尔人对生活的朴素追求,也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特别方式。他们那里没有广播、收音机、更没有电视和手机的干扰,过着宁静、平安的生活。他们热情好客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体验传统生活的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