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1.酒店对面就是三官庙,该庙位于新绛县韩家巷,元代道教庙宇,创建于1341年,因庙前曾有一尊石葫芦俗称“葫芦庙”,现存元代正殿与清代献殿,以元代彩塑和建筑艺术闻名,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正殿:元代遗构,面阔两间,单檐悬山顶,四铺作单下昂斗拱,殿内现存11尊元代彩塑,包括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及天蓬、黑煞等护法神将,塑像衣饰沥粉、神态凝重,具有典型元代道教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献殿:清代建筑,十字歇山顶,与正殿相连,结构保留清代早期风格。</p> <p class="ql-block">绛州古城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唐代古州城,春秋时期曾为晋国都城,战国属魏,隋代迁至今址,现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存绛州大堂、三楼(钟楼、鼓楼、乐楼)、龙兴寺等16处全国重点。</p> <p class="ql-block">2.穿过古城街巷就来到了绛州署,绛州署是新绛县的一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绛州大堂、绛州三楼(钟楼、鼓楼、乐楼)、城隍庙和绛守居园池组成,其中绛州大堂和绛州三楼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绛州署是知府衙门。绛州署始建于唐代,最初是唐代招兵募军的地方,后来成为历代州府处理政务的机构。绛州署位于新绛县城内,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仪门、大堂、二堂和三堂。大堂是元代的建筑,二堂和三堂则是明代的遗构。绛州署的大堂面阔七间,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通常州署正堂的规制为五间,而绛州署的大堂为七间,显示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仪门:作为衙署第二重正门,象征礼仪之门。</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面阔七间、进深八椽,为全国州府大堂中规模最大者,保留了唐代柱础石等遗迹。</p><p class="ql-block">绛州三楼。</p><p class="ql-block">由钟楼(北宋乾德元年建)、鼓楼(元至正年间建)、乐楼(明洪武年间建)组成,呈鼎立之势,布局全国罕见。24</p><p class="ql-block">钟楼内悬金代万斤铁钟,为中国现存最早最重的自铸铁钟。23</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是绛州署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1996年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绛州署全景</p> <p class="ql-block">过厅:位于大堂与二堂之间的建筑,衙署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过厅主要用于衙役听差、传递公文及讯息的中转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堂:主要用于日常政务议事,与处理重大案件的大堂形成功能互补。</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原建于明洪武年间,文革时期遭破坏,2010年依清光绪版《 直隶绛州志 》原址复建。</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正殿供奉的是城隍爷纪信,纪信是秦末汉初人物,原为刘邦麾下部将。在楚汉相争的荥阳之战中,他假扮刘邦出城投降项羽,助刘邦突围,最终被项羽烧死。刘邦感念其忠义,追封其为城隍神。</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的斗母殿供奉的是道教女神 斗姆元君(又称“斗母”“斗姥”),斗姆元君被尊为北斗众星之母,全称“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攴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在道教信仰中象征宇宙的创造与秩序。</p> <p class="ql-block">寝殿壁画:</p><p class="ql-block">朝圣图:东壁绘有朝圣图,描绘了三圣帝君坐于殿中,侍女成群,百官、武将、农民前来朝贺,手持五谷、农具等物品。</p><p class="ql-block">西壁绘有大禹、后稷、仙益等历史人物,以及烧荒、狩猎、斩蛟、伐木、耕获、祭祀等活动。</p><p class="ql-block">阴曹地府:南壁西侧画有酆都狱门、阴曹地府,东侧画有东帝赴会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鼓楼:坐西向东,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历经多次重修,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乐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是绛州三楼之一,乐楼位于新绛县城居园池社区贡院巷西端,坐南向北,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戏台前面对七星坡,坡南低北高,利于观赏演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楼在历史上多次维修,民国三年(1914年)及1983年均有维修,2008年进行了落架大修。乐楼至今仍在使用,上下可以同台唱戏,一层唱大戏,二层为皮影戏。</p> <p class="ql-block">钟楼:创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元至元十三年(1294年)、明弘治元年(1488年)及清代多次重修,现存梁架为明代遗构,1979年和1994年再次修缮。楼内悬挂金天德二年(1150年)铁钟一口,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3.龙兴寺:唐代始建,原名碧落观,宋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以碧落碑、宋金泥彩塑和龙兴塔(八角十三层)著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龙兴宝塔:始建于唐代,原高八级,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在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宝塔塌坍后得以重修,外皮包以青砖,并增至13级。<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塔平面呈八角形,高耸入云,是新绛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碧海碑亭:全称为《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立于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由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该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唐代,现存主体结构为元代遗构,并历经清代重修。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轴对称布局与元代木构特点,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采用悬山筒瓦顶设计。</p> <p class="ql-block">彩塑艺术是大雄宝殿的亮点之一。殿内保存有宋金时期的泥彩塑像7尊,主尊为“三身佛”组合——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两侧辅以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的彩塑因战乱曾受损(如民国时期因取暖熏黑脸部),后于2014年修复完成。此外,殿内还保留了明清碑刻及石狮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宋金古墓是新绛龙兴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墓包括一座金代古墓和一座宋代古墓,均坐北朝南,采用青砖细泥砌成,具有精细的砖雕装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金代古墓:这座古墓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全墓用三种规格的青砖和细黄泥粘合平砌而成。墓饰有人物歌舞的砖雕,姿态优美,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宋代古墓:占地面积366平方米,全部以青砖黄泥平砌而成。墓门南壁以俯仰莲花砖雕组成须弥座,东腰部分以花卉、狮子等砖雕组成,上部为四合院布局,西壁为老夫人开门的场景,东壁为少妇开门的场景,其余部分以牡丹砖雕组成。</p> <p class="ql-block">4.新绛天主教堂:1620年(明朝万历四十八年)由意大利神甫艾儒略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1937年由荷兰传教士孔昭明主持扩建为现存哥特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今天没有教会活动,与看守人交流后,他客气的将门打开让我们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内部全景。</p> <p class="ql-block">5.结束天主教堂参观,驱车10多公里来到了襄汾县普净寺:又南史寺或南大寺 ,位于襄汾县赵康镇史威村南侧,地处侯马、襄汾、新绛三县(市)交界处。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现存建筑主要为元明时期的遗物,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普净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期,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大多重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并在明清时期有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寺庙经历了多次地震而依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哼哈二将位于寺庙的山门两侧,是佛教护法神的形象。哼哈二将分别是郑伦和陈奇 ,相传在姜子牙封神时,将他们封为西方释家山门的守护者。郑伦鼻子一哼,能吸人魂灵;陈奇张口一哈,能散人魂魄,因此得名哼哈二将。二将为清代晚期泥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普净寺:现存建筑包括玉皇殿、关帝殿、大佛殿等。大佛殿是元代木构建筑,寺庙内的彩塑作品多为元、明、清时期的精品。我们是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内发现各个大殿都锁着门,有几个年轻人正在收拾三脚架、录像机、相机等物品,其中一个男生生硬说:现在不开放,你们赶紧出去,我们要锁门了。我们很扫兴的离去。</p> <p class="ql-block">6.福胜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西北17千米光村,该寺创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福胜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黑神话悟空来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座落在5米高的厚重台基之上,整个弥陀殿五间见方,四周围廊,重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四椽袱与后乳袱在金柱上搭交,是元代建筑较明显的形制。弥陀殿内存有元代彩塑,正中为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站像,主佛像的背面元代彩色悬塑渡海观音。四周有善财童子、明王及供养人等,皆为建殿时原作。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于主佛像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八罗汉、菩萨、童子和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内部彩塑:殿中的二十三尊,除四大天王与十六罗汉为明代补塑之外,其余均为元代珍品。弥陀殿佛台上塑“西方三圣”,中央阿弥陀佛结珈跌坐,前隅两侧分别有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站立胁侍。紧挨着他们的是十六罗汉造像。</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主佛像的背面还有元代彩色悬塑渡海观音,海面之上波涛翻滚,观音脚踩祥云,造型生动,衣袂飘飘,展示了高超的悬塑艺术技巧。</p> <p class="ql-block">悬塑渡海观音的分解图片(因拍照位置有限)</p> <p class="ql-block">后殿七间,二层,下层为三佛洞,上层为藏经阁。 洞内塑三世佛(释迦、燃灯、弥陀)及胁侍菩萨,均为明代作品(封闭保护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老人是讲解员口才很好,听了他的讲解,对福胜寺有了深刻的了解,走出福胜寺大门,发现老人正在卖他家自种的小串红西红柿🍅5元一袋,买一袋品尝,味道美极了。原来他是当地的农民,有人来参观时就去寺里讲解,生活真是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上行,下行可以参观后殿的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大成殿建于明代,殿内梁架上的彩绘依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新绛县光村的主要姓氏包括蔺 (ling)、 薛 、 赵 和王四大姓。每个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大院,例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赵家十八座院和薛家二十四座院落。</p><p class="ql-block">光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考古发现的光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去往白台寺的路上,过一个村庄,正偶遇当地的一年一次的拜庙活动,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参与,公路两侧停着各位车辆,摆摊的有买有卖交通受阻,我们也下车感受一下这种气氛,同行的师傅寻买了当地的豌豆黄(3元/块),两个人才能吃一块儿味道很好,当地的黄杏、白杏和油桃,先尝后买,好不热闹。特别是黄杏树上熟,有特别的香味和甜度。</p> <p class="ql-block">7.驱车50公里来到白台寺(又名普化寺):该寺位于运城市新绛县光马村西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多为金、元时期遗构,以三滴法藏阁、释迦殿等早期木构建筑和元明彩塑著称。</p> <p class="ql-block">白台寺的二层木结构建筑是三滴法藏阁 。法藏阁始建于金代 (1115-1234年),后经元代 (1206-1368年)重修,现存为元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阁内供奉着三尊彩色佛像,中间是药师佛,东西两旁分别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是典型的元代塑像佳品。</p> <p class="ql-block">法藏阁是白台寺的入口,寺内布局为二进院落,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法藏阁、释迦殿和后大殿,两侧有东山门及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沿山门上行,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泥塑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位于白台寺的中轴线上,是金代遗存的重要建筑,殿内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 ,两旁立有阿难 、 迦叶二弟子与文殊、普贤二胁侍菩萨,两侧各有三尊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后大殿是元代建筑,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的彩塑,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后大殿前有一个大月台,月台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彩塑。</p> <p class="ql-block">东耳殿位于寺院内,供奉着地藏菩萨(右图)和观音菩萨(左图) 。地藏菩萨居中而坐,两侧分别是道明和尚和闵公。这些塑像皆为明代 正德六年 (1511年)所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从参观古城到各色寺庙,无论是建筑还是泥塑,看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完成一天的工课,驱车15公里(半小时)来到运城市稷山县,入住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