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第654篇 郑板桥的故事

虎林远方文学侯老师

<p class="ql-block">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郑板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有一次跑到山东莱州凌峰山去参观郑公碑,他观摩了很多,欣赏了很久,下山时天色已晚,于是就住在山下一个老书生里,这个老书生自称"糊涂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板桥满腹经书,和老人交谈之间发现他言谈举止不俗,性情高雅,所以两个人相谈甚欢。老人家里放了一个特别大的砚台,有一张方桌那么大,实质细腻,雕工精美,郑板桥忍不住赞不绝口。老人就说:"我们相逢是缘,如果您不嫌弃,就在这个砚台上提一行字,留作纪念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板桥当即拿出笔墨开始题字,提的就是"难得糊涂"四个字,提完之后盖上自己的大章,哇,这个大章太酷了,上面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本该迎来一番赞誉,结果老人却淡然处之。郑板桥写完字后发现这个砚台还留有很多空间,就对老人说:"要不您也提几行字吧。"老人没有推却,他提了什么字呢?——"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提完这行字之后,老人也拿出自己的印章,盖在上面,印章刻的是院试第一 乡试第二 殿试第三"。郑板桥一下被震住了,知道这是一位情操高尚、退隐江湖的官员,顿生敬佩之意、羞愧之心。他一定要把前面丢人的一幕给扳回来,于是又主动在后面加提了一行字,这行字是——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招,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就是想说明做人要尽力达观,保持平衡,走中道。美石是什么呢?是经过精心雕琢的东西。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种雕琢,就是要努力把学生变成一块美石。顽石是什么?是有野性、有血性、童心不泯的人。我也希望我们在经历教育的重重雕琢、文明的不断驯化,最终成为一块美石之后,也不要丧失自己与生俱来的野性血性,不要丧失那与生俱来的纯真率性,不要丧失我们的本色与真性情。就像美石和顽石,雕琢与天真,要保持平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