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最后一名建团时的老兵阴法唐将军走了。</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长河中,生死离别,虽知是自然规律,但是阴叔的离世却依旧让人难以接受,让我陷入深深的悲痛。</p><p class="ql-block">书架上的三本书,使我回忆起与老前辈相处的点点滴滴。阴叔曾经给我的三本书题字、题写书名、作序。</p><p class="ql-block">《宁折不弯》是我们兄妹为纪念父亲编写的一本书,阴法唐老前辈为这本书题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典范”。</p><p class="ql-block">这个题字是指1938年1月建团初期,我父亲与崔子明等老前辈夜袭界首,刀砍鬼子兵的战斗经过。</p><p class="ql-block">老西藏阴法唐前辈还为我编写的有关西藏的两本书《走完十条进藏路》、《藏字419部队的老兵》题写了书名,并且还为《藏字419部队的老兵》写了序。现将序中的一段节录如下,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宁折不弯》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下图:阴法唐前辈题写书名《走完十条进藏路》</p> <p class="ql-block">“本书策划整理者张鵬遥是老52师155团(前身是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第一任团长张北华同志的儿子,他对这支部队有深厚的感情,并对西藏充满着热情与眷恋。过去20年中曾多次进藏,著有《走完十条进藏路》一书。张鵬遥在肿瘤手术恢复期间边服抗癌药物边开始筹备此书,走访原藏字419部队的老战士, 重走了18军进藏路,亲身前往当年老52师战斗和戍边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张鹏遥在陈万木、苗珍等同志的协助下,历时近两年,整理编辑完成了《藏字419部队的老兵》一书。 ”</p><p class="ql-block">下图:阴政委题写书名:《藏字419部队的老兵》</p> <p class="ql-block">原149师446团,它的前身是老52师155团,再前身是1938年1月1日,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诞生在山东泰西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我父亲张北华是该团的第一任团长。</p><p class="ql-block">2008年1月11日,我以446团第一任团长后代的身份应邀参加了446团70周年团庆,在那里我见到了446团建团时的老兵——父亲的三位老战友阴法唐,乔学亭、魏克老前辈。</p><p class="ql-block">那次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平易近人的慈祥的阴法唐前辈,他那一口浓浓的山东话,让人倍感亲切,尤其是他在团庆大会上的讲话,讲到我父亲时,脱稿讲话,让我深受感动,顿时热泪盈眶。现将这段讲话节录如下:</p><p class="ql-block">“说起张北华同志真是不得了啊!张北华同志从国民党监狱出来,山东省委派他到山东泰安西部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也就是咱们团的前身--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张北华同志担任自卫团主席。 </p><p class="ql-block">自卫团刚建立不久的时候,张北华同志布署去夜袭界首车站。布署好以后,里边一直没有动静,估计可能情况有变,张北华同志便与崔子明带了一名队员,亲自摸进日本鬼子的驻地。他们两人见日本鬼子正在呼呼大睡,就进去摸出了两支鬼子的步枪,然后再次摸进去,这就是那首歌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张北华同志像切西瓜一样连续砍死了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不得了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不是一句空的口号。 ”</p><p class="ql-block">之后只要我去北京,都会去看望老爷子,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去看望他,老人家非常高兴,他说你们父子俩来看我,今天我很高兴。他和我们聊了很久,西藏永远是我们共同的话题。</p><p class="ql-block">下图:2008年1月11日,原149师446团七十周年团庆时,我和儿子张望与阴法唐(左2),魏克(左3)老前辈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泰山到喜马拉雅是阴老将军一生的战斗轨迹。他是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骄傲,这支从泰西山洞里走出来的小游击队,能够成长为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阴法唐老前辈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向老英雄致敬!我们永远怀念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