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第6838期访谈人物:让草编工艺为大国增光——访山东田野草根文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学玉

清风静逸

<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她从事民族工艺行业,把“弘扬民族工艺”作为创业宗旨;她让手工制作走进千家万户,带动农村妇女在家致富;她走进老年大学和养老基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立足于科技教育,把手工制作纳入到学校实践课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她放眼于国内外市场,立志要把中华民族工艺传播到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她就是中共党员、两届莱州市人大代表、国 家 级 非 遗 项 目 “ 莱 州 草 辫 技 艺 ” 市 级 代 表 性 非 遗 传 承 人 ,高级草编培训师 ,优秀非 遗 大 师 , 烟 台 市 工 艺 美 术 协 会 常 务 理 事 , 烟 台 市 青少年宫非 遗 莱 州 草辫 专 业 教 师 , 莱州文化馆培 训 外 聘 老 师 , 中 国 非 遗 民 间 艺 术 家 协 会 常 务 理 事 , 临 沂 职 业 学 院 客 座 教 授 , 山 东 商 务 职 业 学 院 客 座 教 授 , 四 川 外 国 语 大 学 四 时 青 辫 工 作室 艺 术 顾 问 ,山东 田 野 草 根 工 艺 品 有 限 公 司 创 始 人 , 《 三 湘 儿 女 》 首 席 编 辑 。 临 沂 职 业 学 院 会 计 金 融 学 园 非 遗 文 化 传 承 指 导 老 师 , 莱 州 市 沙 河 中 心 小 学 “ 非 遗 草 编工 艺 ” 校 外 辅 导 老 师 。 烟 台 大 学 文 学 与 新 闻 传 播 学 院 “ 校 外 文 化 育 人 导 师 ”山东田野草根文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学玉。</p> <p class="ql-block">山东田野草根文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学玉</p><p class="ql-block"> 周学玉从小生活在山东省莱州市,对于草编工艺有着十分独特的情感。2000年,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草编工艺”事业中。2017年,她正式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她的坚持得到了当地市文化局和相关媒体的认可与支持,并且还会经常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的邀请。她说“弘扬中华民族的工艺文化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会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草编工艺,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草编,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工艺品,它的选材十分简单,田间地头的麦秆、树枝、玉米皮等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手工艺品。它可以是提篮、果盒、杯套等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也可以经过染色设计,变成精美的装饰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追捧。</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据《礼记》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诗·小雅·无羊》还出现过“何蓑何笠”的诗句,唐代的张志和在描绘渔家的生活场景时吟诵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足可以看出在南方地区草编的流行程度。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常用绳结作避邪的饰物。</p><p class="ql-block"> 草编工艺,在不同的时代,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与意义。时至今日,草编仍作为一种民间工艺,深得大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在文博会上现场制作工艺品</p><p class="ql-block"> 在周学玉的家乡,山东省的莱州市沙河镇,是中国草编织品早期的集散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草编工艺在当地有着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汉唐开始草艺品创制,明清时期形成规模,为当时的封建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当地人们对草编工艺十分熟悉,他们可以用小麦杆插辫子做成草帽,并以自己的家乡命名:沙河白、沙河绿、沙河黄等等。可见,草编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手工品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融入了浓浓的乡情和对传统工艺的传承。莱州草艺也因此以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乡土特色和兼备欣赏与实用的价值,博得国内外商贾青睐,产品行销国内和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弘扬民族文化,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莱州人,周学玉对草编工艺更是有着深刻的感情。这些年,她也一直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草编这种民族工艺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p><p class="ql-block"> 周学玉毕业后在当地的山东鹏州机械制造集团总公司工作,从事公司财务工作,后来调到了公司的办公室。1998年企业开始改制,两年后,也就是2000年,她选择了辞职。起初她是在客户的推动下,选择做塑编。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漳州的草编出口量十分大,这促使她对草编工艺萌生出兴趣:草编工艺品为什么这么受大家欢迎?她的魅力又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学玉带着这些疑问,多方地追求与探究着。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她结识了一位从事草编的老先生。看到那一幅幅精美的草编画作,周学玉深受触动,久久不能平静。在她看来,草编工艺绿色环保,让田间地头的麦秆、玉米皮、野草等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成为了让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而且可以响应国家对环保的倡导,在某种程度上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贡献了力量。同时,草编是对中华民族手工艺的一种传承,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用链条之上,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从那一刻起,她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草编工艺,为民族文化传承奉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参加山东寿光文博会</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把“弘扬民族工艺”作为创业宗旨,成立了山东田野草根文艺品有限公司,把手工制作带进了千家万户,让在家的农村妇女从事草编工艺的制作。</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人心中拥有一份坚定的信念,并执着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行进时,就会忘记了时间,这是一个奋进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周学玉亦是如此,她经常和团队为设计一个草编工艺品的主题而熬到深夜。草编工艺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还结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花草虫鸟”也有“梅兰竹菊”,也包括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在里面,比如孝道、礼义等等。每一个主题,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周学玉也经常去参加一些工艺品和书画作品展,同时还和有关的大中专院校有关美术教师合作。丰富自己的同时,打造一支有素质且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立志要把中华民族的工艺文化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在不断学习与推进中,周学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莱州文化局、沙河镇政府予以了大力的支持,电视台和报社也纷纷进行了报道宣传,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草编工艺及文化。并且她们的产品也已经入驻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 ,时常还会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会邀请,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人交流与学习。周学玉本人也于2017年正式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放眼未来</p><p class="ql-block"> 取得这些显著的成绩之后,在谈起周学玉对未来规划时,她说出自己如下的一些设想:</p><p class="ql-block"> 第一、她准备立足于开拓国内外市场,把中华民族工艺传播到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因为草编工艺本身就是起源于中国本土,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所以让草编工艺传承下去,是我们作为后代的责任。草编工艺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它需要走上国际舞台,被更多人所熟知,进而更好地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p><p class="ql-block"> 第二、立足于科技教育,把手工制作纳入到学校实践大课堂。周学玉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参加非遗城的展会时,有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走了过来,看到形形色色草编艺术品,孩子满脸欣喜与好奇,周学玉耐心地为他讲述了草编艺术品的选材和制作过程。孩子极为震惊,他想象不到,这么美的艺术品居然是来源于田间不起眼的秸秆、野草等。</p> <p class="ql-block">参加中国梦创业创新企业家联盟两周年庆典</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接触更多的是电子设备,很少能有机会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周学玉让“草编工艺进校园”,目的是开发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培养耐心、关注、开发潜能。通过学生的亲身观摩,体验民俗文化技艺,激发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兴趣; 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工艺文化,又能传承中华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第三、立足于健康养老社会服务领域,和全国各地的养老养生健康产业园、老龄委等加盟合作,把手工制作纳入到中老年朋友中去,让老年朋友动手动脑,做到有事可做,老有所乐,丰富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还可以把老年人的手工艺品拿到中国的一些旅游景点,作为纪念品销售,给老人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第四、让中华传统工艺走进老年大学。公司已经和有关省市的老年大学加盟合作,把手工制作纳入到老年大学,丰富老年朋友的生活乐趣,创造收入,建立老年大学手工制作展览馆等等。</p><p class="ql-block"> 第五、产品列入扶贫计划项目中,同时计划走入残联、贫困山区,为更多的大众服务,为2020年全国达到小康水平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先后入编《科学之友》、《实干兴邦》、《新时代风采》、《三湘儿女》、《百师》、《百年大世界》等刊物。</p> <p class="ql-block">周学玉的优秀作品入选在世界邮票中</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发展对国家和发展和命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思是说民族大众的东西才有时效性,才会被老百姓认同,流通才有生命力。如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向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她无穷无尽的文化魅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在被世界了解与认同。周学艺秉承这样的精神,相信也一定能够带着她的草编工艺走向世界舞台。这,于她来说,意义重大;于山东省莱州市的人民来说,意义重大;甚至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载九州文采</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rXDxRh4Xgdm0npQLAtm0w"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