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破晓前的序曲——夜行列车上的遐思</b></p><p class="ql-block">6月21日凌晨三点,夜色如墨,我被列车规律的震动从浅眠中惊醒。车厢内一片静谧,唯有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单调而持续地回响。迷迷糊糊中,我摸索着拿起手机,点亮屏幕查看地图,定位显示列车已行至川北的剑阁县一带。剑阁,这个地名瞬间触动了深藏于记忆中的诗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太白的雄奇诗篇仿佛就在耳畔回荡,将我从睡意惺忪中彻底拉入历史的烟云。那壁立千仞的雄关,那金戈铁马的岁月,似乎都随着列车的行进而变得鲜活起来。我轻轻掀开窗帘的一角,试图窥探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窗外,半轮残月孤悬于黛色的山峦之巅,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偶尔可见山坳或远方平坝上闪烁着几点零星的灯火,如同夜空中疏离的星辰。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一股突如其来的思亲与思乡之情,毫无征兆地在心底泛滥开来。明明离家才不过两星期,此刻的牵挂却显得格外浓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禁想起,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商贾旅人,怀揣着梦想与抱负,告别故土,出蜀道,越秦岭,前往那未知的远方。他们在这漫漫长夜,在这颠簸的旅途中,是否也曾如我一般,望月思乡,感慨万千?那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那份“低头思故乡”的愁绪,穿越了时空,在这一刻与我悄然共鸣。“情何以堪呀!”我在心中默默感叹,这复杂的情感,既有个人的离愁,也似乎融入了更广阔的历史与人生况味之中。</p> <p class="ql-block"><b>晨曦微露,盆地渐近——归心与乡景的交织</b></p><p class="ql-block">正当我沉浸在胡思乱想之中,身旁的好友姚炳能似乎也醒了,他轻声对我说:“快到四川盆地了。”他乡音未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打破了我纷乱的思绪,也激起了我对归家的共同期盼。是啊,盆地近了,家也就不远了。我们都想早一点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莫三点四十分,列车行进的“唰唰”声响变得更加急促而富有节奏,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车速有所提升。再次查看地图,列车已驶过班竹园、审家坝等地名,正向着盆地腹地疾驰。时间在期待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夜色也开始逐渐褪去那浓得化不开的墨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点半,当天光熹微,晨曦初露之际,列车已稳稳地行驶在绵阳与德阳之间。此刻,天色大亮,一夜的阴霾与沉寂被彻底驱散。窗外,那片滋养了无数巴蜀儿女的四川盆地,以其温润柔婉、生机盎然的风物画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同车的旅客们也陆续醒来,纷纷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不时发出低低的赞叹声。他们和我一样,都在展望着这片丰饶土地上的美丽景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光所及,是一幅幅流动的“江南翠色”图:错落有致的村庄,屋舍俨然,炊烟袅袅;平畴沃野上,稻田阡陌纵横,绿意葱茏,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星罗棋布的池塘,水面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而最富巴蜀特色的,莫过于那一丛丛、一片片的青翠竹林,它们或环抱农舍,或点缀田边,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灵秀与雅致。这些熟悉的景物,如同电影镜头般从眼前逝去,又在下一个转角处惊喜地重现,让人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点整,东方天际终于挣脱了最后一丝夜的束缚,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第一缕灿烂的阳光,穿透薄雾,精准地映照在远方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万道霞光,红光潋滟,辉煌壮丽,仿佛在为我们这些归来的游子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b>蓉城小憩,暖胃慰心——短暂的停靠与满足</b></p><p class="ql-block">列车在晨光中继续前行,上午七点十五分,我们准时抵达了成都西站。走出车厢,踏上蓉城的土地,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出站后,我们并未急于赶路,而是在出站口附近寻了一家小店,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豌豆米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碗米粉,或许在当地人看来再寻常不过,于我而言,却承载着一份特殊的念想。雪白的米粉爽滑劲道,金黄的豌豆耙糯醇香,汤头鲜美浓郁,再配上些许葱花、香菜和特制的辣酱,简单却熨帖。一口米粉下肚,暖流瞬间从胃部扩散至全身,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这不仅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对家乡味道的深切慰藉。“胃暖暖的”,这朴素的感受,却真实地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十多天来,在异域他乡,时常会想起这熟悉的味道,却苦于无处寻觅,今日终于得偿所愿,那份满足感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短暂的早餐过后,旅行社委派的小李师傅已准时在出站口等候。他热情地接过我们的行李,将我们六人小组妥善引导至接驳车辆,径直送往成都东站候车。整个过程衔接顺畅,服务周到细致,真正做到了“无缝衔接”,让我们这些归心似箭的旅人倍感轻松与省心。</p> <p class="ql-block"><b>高铁飞驰,归途拾遗——沿线风光与渐浓的乡情</b></p><p class="ql-block">在成都东站稍作停留,上午十一点十五分,我们登上了G3437次高铁列车,正式踏上了返回都匀的最后一段旅程。列车启动,平稳而迅速地驶出站台,窗外的都市景象逐渐被连绵的田野和丘陵所取代。归家的心情,随着列车的飞驰而愈发迫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趟高铁线路,将依次途径乐山、宜宾西、毕节、贵阳等重要站点。这些地名,有的早已耳熟能详,有的则相对陌生。我知道,由于地形复杂,西南地区的高铁线路往往隧道较多,会长时间在黑暗中穿行。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窗外,不愿错过任何一处可能出现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在隧道的间隙,当列车豁然冲出黑暗,重见光明之时,总有惊喜在等待。尤其是在行至宜宾、毕节等地段时,我竟意外地捕捉到了许多过去未曾见过的美好风光。或许是山川的奇峻,或许是植被的特异,又或许是某个村落独特的风貌,这些“拾遗”般的发现,为略显单调的归途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新奇。这让我不禁感悟,即便是熟悉的归途,只要用心观察,也总能发现新的美好,旅途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这不断的发现与感知之中。而随着列车一站站向南驶近,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期盼,也愈发浓烈起来。</p> <p class="ql-block"><b>抵达故土,圆满落幕——旅程的终点与情谊的延续</b></p><p class="ql-block">时光在车轮的飞转中悄然滑过,下午三点四十二分,G3437次列车准时、平稳地驶入了都匀东站的站台。当车门开启,踏上故乡坚实的土地,呼吸着熟悉的空气,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与喜悦涌上心头。漫长的旅程,终于在此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与妻子,以及同行的好友姚炳能一同下车。站台上,姚炳能的儿子姚文涛早已等候多时,他冒着细雨,热情地迎上前来,接过我们手中的行李,将我们引向停车场。这份亲情的温暖,在微雨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珍贵。而同行的韦仁勋、吴利霞、颜昌碧三位好友,则将在下一站荔波下车。我们在站台上简单话别,彼此眼中都充满了对这段共同旅程的珍视,以及对日后再次携手同行的美好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荔波六人小组为期十四天的入藏之旅,便宣告圆满结束。回望这半个月的时光,从最初的期待与兴奋,到途中的艰辛与坚持,再到此刻的顺利归来,每一个片段都历历在目。此次出行,是我当前所有旅行经历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甚多,一时间难以尽述,确实还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进行一番梳理与总结。</p> <p class="ql-block"><b>余音袅袅,意犹未尽——归途漫思的延续</b></p><p class="ql-block">列车已然到站,身体虽已回归故里,但思绪似乎仍在那归途的列车上,在那雪域高原的记忆中盘桓。归途漫思这第十四天的心路历程,从剑阁的怀古,到盆地的晨曦,从蓉城的慰藉,到高铁的拾遗,最终汇聚于抵达故土的释然与感慨。旅程有终点,但思考与感悟却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四天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转移,更是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拓展。它让我对远方的壮美有了更真切的体验,对历史的厚重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也对故乡的温情有了更浓郁的眷恋。那些在旅途中闪现的灵感,那些与友伴共享的欢愉,那些独自面对风景时的沉思,都已化为生命中珍贵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局有个总结,这不仅是对此次入藏之旅的交代,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每一次远行,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对未知的探索。归途中的漫漫思索,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它将如余音袅袅,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引发新的回响与启迪。生活,本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行与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