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2025年6月21日10时42分,迎来夏至节气。</p> <p class="ql-block">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节气翩然而至。此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古语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若在正午立竿测影,可见“立竿无影”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夏至不仅是昼夜长短的分水岭,更是天地阴阳交替的枢纽。夏至阳气虽旺,但身体会出现外热内寒的格局,致虚火外浮。夏至时节,最好的养生方法是适当收敛浮阳,让内阳不要太虚。做好防暑防晒的同时,要做好室内防潮和通风,防止霉菌污染。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梅雨季节可以启用除湿模式。</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人体外热内寒,除了少数阳气过于旺盛的人,尽量少吃冷饮和生冷油腻食物,多吃葱姜蒜等温中化湿之品,有益身体健康。高温天气人容易烦躁,而绵绵阴雨,又容易诱发抑郁情绪,所以这个时期情绪的调节尤为重要。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夏季相对应于“心”。而中医的“心”脏功能不仅仅是泵血机器,更是君主之官,主神明,“心之官则思”,情志不调对心脏的伤害其实要远超于肝脏。</p> <p class="ql-block"> 白昼虽长,却不必行色匆匆;暑气渐盛,更要慢品生活。愿这个夏至,你我既能拥抱热烈的阳光,也能守住从容的心境,让每一寸时光,都浸润着健康与自在的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