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碧色寨,品味蒙自情

勇者阳光

<p class="ql-block">2025.6.21</p> 旅行随笔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要诚挚地感谢浙江德清爱暮佳旅居团队的组织者,将云南蒙自碧色寨景区列为本次云南之行的主要景点。蒙自碧色寨,是我心心念念、期盼已久想要踏上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当我踏入碧色寨这片土地,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本厚重的历史史书在我眼前缓缓翻开,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10 年,法国殖民者为掠夺资源,开通了滇越铁路(俗称“米轨”)。为反抗法国的控制,1915 年,云南商民集资修建了个碧石铁路,轨距仅为 0.6 寸(俗称“寸轨”)。自此,碧色寨成为了这两条铁路的核心枢纽,个旧锡矿等资源通过这里转运到世界各地。外国商人纷至沓来,洋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等如雨后春笋般在街市上林立,碧色寨也因此被誉为“小巴黎”。站在碧色寨车站站房门前,法国工程师尼弗里士当年刻下的法文北回归线标记依旧清晰可见;那座巴黎制造的三面钟,静静地挂在站前,守望了百年时光,见证着这里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  然而,时光流转,随着时代的变迁,碧色寨也经历了繁华与落寞。曾经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车站,渐渐归于沉寂,只留下那些历经风雨的法式建筑和蜿蜒的铁轨,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风干,成为了历史的珍贵遗迹。</p><p class="ql-block"> 直到 2017 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此取景拍摄,碧色寨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打卡地。电影中充满年代感的场景、热血激昂的青春故事,与碧色寨的历史氛围完美契合,让无数观众为之沉醉。如今,来到碧色寨的游客们,很多都会穿上《芳华》同款的绿军装或民国女式衬衫,在铁轨上、站房前拍照留念,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车站站房墙面上,一幅何小萍独舞的油画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我的老伴也在油画旁留下了倩影。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我们在碧色寨的美好瞬间,更将电影里的情怀与我们的过往岁月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碧色寨火车站,那红瓦黄墙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车站站房、水塔、法国员工宿舍、哥胪士旅馆等,虽然墙面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斑驳,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精致与优雅。旋转式木质楼梯、站长室、候车室,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站在碧色寨的站台上,望着那依然保存完好的三面钟,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我不禁陷入沉思,这座小小的车站,究竟见证了多少人的离别与重逢,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它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重要遗迹,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从曾经的繁华喧嚣到如今的宁静安详,碧色寨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离开碧色寨时,我的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充满魅力的火车站,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逛完碧色寨的历史遗迹,在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品尝一碗正宗地道的蒙自过桥米线,无疑是此次旅行中绝妙的味觉体验。在爱暮佳旅居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走进了碧色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过桥米线店。店家先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和一盘粉白的米线。紧接着,十四五种配菜被一下子端上桌,那阵仗着实令人震撼!或许,这就是正宗蒙自过桥米线独特的“仪式感”吧!鲜嫩的里脊、爽滑的豆皮、青翠的蔬菜,还有鹌鹑蛋、木耳等食材依次下锅,看着它们在滚烫的鸡汤里慢慢烫熟,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与其他地方的米线相比,蒙自的过桥米线更注重食材的丰富多样和原汁原味,每一口都能让人品尝到蒙自过桥米线的独特美味,感受到店家的用心。这一趟蒙自之旅,真可谓是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