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路过街角书店,匆忙中挑了几本书,对于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源于雨果,一位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想必文采斐然!决定去看看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或许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将人沉醉于其中。</p><p class="ql-block"> 书的前半部分大多介绍巴黎圣母院及其周围的建筑艺术,文字过多,什么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的建筑群,一副充满艺术感的城市浮现在眼前,文字功底如此深厚,足以震撼人心!想来巴黎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482年是个久远的时代,难免让人想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落后。果不其然,一位神秘人物的到来或者公主王子的结亲,就让地方的官员劳神动众,搞出各种接待仪式,聚集如此庞大的观众阵势。瞧,跟随着巴黎万钟齐鸣,惊醒中的巴黎旧城、大学城和新城的市民,熙熙攘攘拥挤在巴黎圣母院的教堂,街道巷子,据说这些人为了看热闹居然通宵到天明,只为占据一个显眼的地方能更清楚的看到想要看到的闹剧。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中国的观众,为了看明星偶像也是颇为积极,蹲在机场或剧院门口一整天,只为看偶像一眼,我想说所谓的偶像只是一种精神食粮,在黑暗中能给你指明方向或者带给你信心的一种积极的力量,而不是偶像本身。</p><p class="ql-block"> 纷乱拥挤的人群、低俗的社会风气、神秘的建筑、神秘的人,突然让人窒息,这哪是人可以生活的地方,但事实这就是1482的法国!而中国的1482年,明朝成化十八年,恰是中国的和平时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庆幸能生在中国。</p><p class="ql-block">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路主人公一一出现,画面突然新颖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巴黎,也能上演一出法式的“狸猫换太子”,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身世确实是这样,卡西莫多的母亲因他长相丑陋,将卡西莫多遗弃在爱斯美拉达母亲身边,抱走了美丽的爱斯美拉达,致使爱斯美拉达的母亲因失去孩子在悲痛欲绝中度过了大半生,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迫切希望绞死的埃及女人就是她的宝贝女儿。卡西莫多终究因长相丑陋被再次遗弃在街头,在众人的围观下,教士克洛德出于爱护弟弟的同情心将他收留,却造就了此后一系列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书的开头本特别讨厌卡西莫多的奇丑无比,世上怎会有这么丑陋的嘴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铁形的嘴巴,独眼,驼背,象牙,下巴劈开,很难让人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居然心底如此善良美丽,这种善良很难让你再想起他的丑陋长相,果然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返观让我敬佩的副主教克洛德,年幼丧父母,一度成为孤儿,让他比同龄孩子进一步安静,懂事,爱读书,据说他十六岁时对奥秘神学的造诣足以与教会耆宿分庭抗礼,对法典神学的理解不让宗教评议会的顾问,对烦琐神学的知识比得上索尔邦博士。神学毕业后他又投入别的各项研究,学术涉及之广,让人叹为观止,书的开头还说他不近女色。特别对于爱上文字的我来说,这样一位道貌岸然,学识渊博,还在不断进步的学者,怎么说都能成为你的偶像男神!可想而知我的眼睛不够明亮,没有洞察他的蛇蝎心肠。说不近女色,完全是掩饰他那变态的思想,他疯狂的爱上了人见人爱,漂亮美丽又多才多艺的吉普赛女人爱斯美拉达,不断的在观众面前诋毁她,害她入狱,以此释放心中的压抑,获取激情!既然爱她为什么不好好爱呢,而要虐待!既然是对爱人的虐待为什么又要那么残忍,只能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变态”!卡西莫多解救了爱斯美拉达,俩人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p><p class="ql-block"> 这个道貌岸然的神父确实让人毛骨悚然。不难想象法国存在这样思想的人太多,国外关于这种“畸形的爱”显而易见。</p><p class="ql-block"> 卡西莫多的内心是如此纯粹,他起初是无休止的侍奉崇拜这位从小拉扯他长大的他称之为“义父”的副主教克洛德。次前,他的心中只有克洛德和巴黎圣母院大大小小的钟!当他知道克洛德的蛇蝎心肠,导致爱斯美拉达被绞死的时候,他愤怒的将克洛德推下钟楼摔的血肉模糊!拖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p><p class="ql-block"> 多么忠贞的爱:“我因长相丑陋不敢直视爱人,但我容不得别人对她半点的不好,我可以保护她,远远的看着她健康平安就好”。救美的不一定是英雄帅哥,而是救与不救的一种心态!</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爱斯美拉达,漂亮,聪慧,善良!就连丐帮帮主见了她都要礼让三分。试想这样一位女子,怎么会让人舍得去嫉妒她恨她!也只有她肯在耻辱柱上救下天生长相丑陋又被人误解的卡西莫多,果然与众不同,难得的一位烈女子,这种性格深深的吸引着读者!大概也就是这时,卡西莫多深深的爱上了她的美丽与善良,不然为何从小到大没有落过一滴泪的他怎么流下了人生的第一滴眼泪呢,是爱、是感动、是温暖,或许只有此时他才有了活着的意义,他要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所以他必须健康的活着。后来当爱斯美拉达由于克洛德的陷害被困在绞刑架上即将被绞死时,他策划了一场无比完美的英雄救美,瞒天过海,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人儿,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却变的异常聪明,将她救下绞刑架,带到了塔楼里,用力的保护起来,他在塔楼里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那种发自内心小心翼翼的关心,让人甚是感动,这大概是本书的精髓所在。</p><p class="ql-block"> 很不幸,爱斯美拉达深爱的腓比斯却是个花花公子,穿着卫队的军装,佩戴宝剑,威风凛凛,外表英俊潇洒,却放荡不羁。给了她爱的力量却抽身而去,留下她孤独的守候。美丽的姑娘们,不要相信男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被外表迷惑,更应该注重一个人的内在。</p><p class="ql-block"> 诗人般的格兰古瓦,才是人间清醒,在他即将被绞死的瞬间,爱斯美拉达为了解救他,和他摔罐成亲。他始终感恩她,虽然结为夫妻,他从不为难她,至始至终她都是女儿身。格兰古瓦过于优柔寡断、迂腐的性格很难掌控大权,只会被有心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你看和克洛德的一番对话,他居然冒死去救在圣母院本来很安全的爱斯美拉达,上了坏人的当,最后害死了许多为爱斯美拉达打抱不平的乞丐、街头党!演绎了一场自己人对自己人的残忍对决。在这场对决里,克洛德的弟弟约翰·弗洛罗也死于非命,可以说教士克洛德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p><p class="ql-block"> 总之,整部剧是完完全全的悲剧!看完很烧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亲自去趟法国,看看巴黎圣母院,或许会是一番不同的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