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我心中的月亮泉

苌阳人

<p class="ql-block">月亮泉,在民国八年绵竹县志上就有记载,这是一个古泉,原名“袁李泉”,月亮泉是仅存不多的天然地下水泉了,现在己开辟成为月亮泉公园了。</p> <p class="ql-block">据绵竹市志考:古时此地无泉,实自明成祖永乐年间,为解决农家水利之危,经官府许,由袁、李两姓族人达成共识,寻地同掘泉眼。至地下涌水出,皆大庆喜,共呼之:“袁李泉”。终年不尽之泉水,源自白云山脉深山峡谷地下水系。</p><p class="ql-block">历史演绎,时代变迁,泉眼几经更迭,数次修缮,随水源开掘成弯月,临满之态,百姓们就其状谓之“月亮泉”至今。</p> <p class="ql-block">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月亮泉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画卷,静静铺展在家乡的山水之间。那是一条悠长而清澈的小溪,水清一眼便能见底部。溪流尽头,藏着一个宽阔而深邃的泉荡,那就是泉眼,泉水喷涌的地方,叫月亮泉。</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在离月亮泉不远的地方当知青。关于月亮泉的记忆在某个夜晚被悄然唤醒。那是一个被星光点缀的夜晚,几位淳朴的农村邻居朋友邀我一同前往月亮泉叉鱼。我们手持火把,铁叉在火光下闪着寒光,我们踏入清凉的泉水,小心翼翼地探寻着鱼的踪迹。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只剩下心跳与泉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当第一条鱼被精准地叉起时那份喜悦瞬间涌上心头。那一晚,我们竟奇迹叉到了八条鲢鱼,估计总重五六斤,每一条都显得那么肥。<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候生活都很清苦,闻到汤的香味直流口水。</span>我们将鱼腹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炖出一锅奶白色的鱼汤。那汤纯白如月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待汤沸腾,我们下入面条,一碗碗原汁原味的汤面便呈现在眼前。那滋味,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也是那段知青岁月中最温馨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岁月已逝,但那个夜晚,我们撑着火把在泉边叉鱼的场景,却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如今月亮泉已经截为多段。泉眼处建成了游泳池。其它随水流处建成了一个个小景。</p> <p class="ql-block">今日之“月亮泉”为坡树环绕,风清水秀,天然和谐,生机盎然。成为闹市中绝佳的修身养心之圣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