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山

云南李孝培 (影视策划 编剧)

<p class="ql-block">——《战争纪事》节选</p> <p class="ql-block">1987年11月,我调入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春节前夕,陪同县长王家明上老山慰问部队将士,平生第一次踏上了洒满英雄热血的老山。</p><p class="ql-block">老山从国门天保处拔地而起,绵延入云,与扣林山同为一条山脉。山顶林木茂密、云遮雾绕,山腰溪流潺潺、梯田层层,山下是蜿蜒南流的盘龙河和夹杂着野芭蕉的橡胶林。放眼望去,如画如诗。</p><p class="ql-block">上得山来,一行人只能按指定的路线走,两旁全是画有枯髅、标明“小心地雷”的警示牌。当时硝烟还笼罩着阵地,我们还不能真正踏上主峰,止于离主峰直线距离约两百米的前沿指挥所。刘永新团长所在的主攻团早撤防了,目前驻防的野战部队,团长是个山东人,个子不高,热情开朗,一脸豪气。看见我们上来,他人未到,笑声先到,把我们招呼进了战地接待室。在王县长与团长个别交谈的间隙,我到掩体外匆匆浏览了一下,见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雾气飘浮。如果不是身边的战壕和哨兵提示这是在战争环境下,此时此刻,真有点人间仙境的感觉。地势和林木,让这里有非常高的隐蔽性。</p><p class="ql-block">团长留我们吃了战地晚餐。大米饭、白馒头,加上五餐肉、酸菜罐头,伴着硝烟,让我们吃得别有滋味。王县长平时不饮酒,此时,禁不住团长的豪情,也被老山将士的乐观精神所感染,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杯,才告别下山。</p><p class="ql-block">以后随着老山安全环境、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外地慰问团纷至沓来,工作关系让我上下老山成了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登上老山主峰时,英雄张大权的塑像已屹立在主峰入口前的广场,广场到顶峰的百米生死线,有119级台阶相连。关于这119级台阶,老山战士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主峰顶,矗立着老山作战纪念碑,碑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老山精神万岁”。站在主峰,四野开阔,确实是兵家必争的军事制高点;著名的八十年代上甘岭——八里河东山,就在老山东面,与老山隔河相望,共同扼守着国门天保。</p><p class="ql-block">而今的老山,已经成为当地的红色边关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山上的将军林和“老山第一村”,又为老山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图1:英雄老山(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图2:2023年6月,陪同应邀而来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导演孙敏老师(右3)拜谒老山主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图3:2024年9月,到老山主峰拍摄mv,演员组与参战老兵合影留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