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千年文明之源,续抗战热血薪火!

华特得一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华特得一</p><p class="ql-block">文字提供:华特扬</p><p class="ql-block">内容参考:网络平台</p><p class="ql-block">首稿时间:2025.6.21</p> <p class="ql-block">伏羲女娲神话不仅是古老的传说,更是流动在中华血脉中的文化DNA。了解它们,意味着理解我们何以成为“中国人”,对于今天的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守护文明灵魂、激活传统智慧,应对未来是文化自觉的必修课,更是民族延续的精神刚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羲创八卦、制婚姻、教渔猎;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象征了生命创造与守护。他们是中华先民对宇宙起源、社会秩序、生存智慧的集体想象,承载着民族最底层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新精神(伏羲发明)</p><p class="ql-block">担当意识(女娲救世)</p><p class="ql-block">人本思想(以人力补天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为中华文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观的原始雏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智慧,对当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与价值塑造具有深刻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羲创八卦、制历法、兴渔猎的传说,体现人类主动探索自然规律的原创力。<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可激发青少年在科技时代勇于创新、突破认知边界的勇气</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羲时代面对自然挑战所锤炼的刚柔相济、百折不挠品格,<b style="color:rgb(237, 35, 8);">恰是青少年应对学业压力、社会竞争所需的内在韧性。如卦象中阴阳变通的智慧,教导青少年在挫折中寻找转机。</b></p> <p class="ql-block">  “龙的传人”概念直接源于伏羲女娲的龙蛇形象,其交尾图(人首蛇身)被广泛视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符号,强化了中国人对同源共祖的文化归属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伏羲以龙图腾融合各部族,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因。<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对身处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尤为重要,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在协作中实现共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全球化冲击下,了解神话能帮助年轻一代锚定文化坐标,避免在多元文化浪潮中迷失自我根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娲补天的修复力</p><p class="ql-block">伏羲画卦的探索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当代社会应对生态危机、科技伦理等问题提供启示:<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华传统智慧并非守旧,而是蕴含主动创造与动态平衡的生存哲学。</b></p>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7月29日-8月1日,与我们同行,了解探寻古文化,脚踏先人智者足迹这是寻根之旅,将文化基因转化为行动力,真正激活伏羲精神对当代生命的照亮和力量。</b></p> <p class="ql-block">燕赵大地(今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土地肥沃、交通枢纽的地位,历史上曾孕育或容纳了众多古国。</p><p class="ql-block">这些国家从商周方国到战国诸侯,再到两汉封国,脉络复杂且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周至春秋诸侯国 </p><p class="ql-block">三大主体政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燕国:以北京为中心,北扩至辽东,战国七雄之一,前222年亡于秦。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赵国:三家分晋后立国,都邯郸,灭中山、林胡,推行“胡服骑射”,成军事强国。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山国(平山灵寿城):白狄复国(前380年),鼎盛时“战车九千乘”,文化融合华夏与戎狄,前296年亡于赵,称“战国第八雄”。</p> <p class="ql-block">东汉:中山(卢奴)、河间(乐成)、赵国(邯郸)、渤海郡(南皮)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封国多为皇室宗亲食邑,经济富庶但政治依附性强,如中山靖王刘胜(刘备先祖)墓出土“金缕玉衣”印证其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燕山-太行屏障与黄河冲积平原,使其成为农耕与游牧交锋前沿,催生军事型政权(如燕、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山国兼用华夏礼制与戎狄尚武,出土青铜器铭文揭示其“以儒墨治国”的独特路径。 平山中山王墓(1.9万件文物)、燕下都遗址等,填补文献缺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北的“燕赵”符号,既源于战国双雄的慷慨风骨,更植根于这片土地三千年来古国林立的厚重积淀。</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夜晚,一轮满月高挂于清澈的夜空,皎洁的月光轻抚着东北黑土地,大地泛着霜白的宁静,沈阳(旧称奉天)城北约4公里处有一座名为北大营的军营。他们隶属中国东北边防军的第七旅,该旅是东北军中的精锐。</p><p class="ql-block">距离北大营约800米处有个地方叫柳条湖,到处长着茂密的高粱。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从这里通过。那天晚上在铁路的两侧,驻防中国东北的日B关东军还在沈阳附近进行军事演习。</p><p class="ql-block">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R军组织了50多次的军事演习,进入9月以后,高密度的实枪实弹军事演习,不断地进行,此起彼伏的枪炮声,已经成为东北军民日夜最为熟悉的噪声。</p><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司空见惯训练中,关东军完成了全面进攻东北的缜密而有效的准备。关东军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保护南满铁路的安全,但在9月18日晚间10:20分,沉闷的爆炸声骤然响起,在现场南满铁路的路轨被炸开了2米。</p><p class="ql-block">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残迹,也就是不到2米裂口的路基上,拉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也拉开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惨烈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铭记烽火岁月,汲取前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地道战等革命先辈,学习敌后抗战先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敌后战场上(如华北平原等地),革命先辈们如何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地道战”等智慧战术与日寇周旋。了解地道战的智慧(隐蔽、转移、奇袭)和敌后斗争的残酷(封锁、扫荡、牺牲),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绝非轻而易举。它是无数像地道战英雄那样的普通军民,用难以想象的勇气、坚韧和智慧,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今天在和平安宁的校园里学习成长时,绝不能忘记那段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岁月,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9日-8月1日,与我们同行,走进河北平原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走进晋察冀革命纪念馆,了解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强大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守护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在我们手中更加辉煌。这段烽火岁月,是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教科书,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柏卜”,唐代建村,1935年改名为西柏坡村。这里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柏坡精神,即“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及廉政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在1947-1949年间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中枢,中共中央在此完成了三大历史使命:作为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现存34处革命旧址,完整保留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旧居及中央军委作战室等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5年建立的西柏坡纪念馆,通过12个专题展馆系统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军委作战室原貌复原、三大战役指挥电报手稿等堪称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寻根文化(伏羲女娲)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奠定民族认同根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战敌后精神体现人民力量觉醒,凝聚民族抗争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彰显革命奋斗初心,诠释党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明源头—抗争脊梁<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色血脉</span>”,脚踏祖先足迹,探寻深化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从伏羲台感悟华夏文明的创世韧性;燕赵大地中山国古文化多维寻根;地道战遗址触摸人民战争的集体觉醒;西柏坡体会“赶考”的革新魄力。</p><p class="ql-block">贯穿古今精神,为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价值观塑造的立体教科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