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赫尔辛基國际机场</p><p class="ql-block"> 5月22日,从上海浦东國际机场乘座吉祥航空公司的波音宽体机,直飞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我和好友老于开启了北欧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塔林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丹麦剪影~安徒生童话之境的初章</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风,裹挟着波罗的海的清冽,悄然叩开了北欧的门扉。从赫尔辛基转机而下,踏入哥本哈根的土地,仿佛坠入一个被精心调制的梦境。在格洛斯楚普金郁金香酒店醒来,推开窗棂,那第一缕气息便是北欧赠予的厚礼——清冽如甘泉的空气,滤过肺腑,洗尽风尘。抬眼望去,天空是一整块无瑕的蓝玻璃,流云漫卷。绿意,是脚下铺展的地毯,是庭院里静默的树影,是目光所及的主调。晨曦的微光里,世界如此安静,只有风穿过枝叶的低语,将一份遗世独立的静谧与生机,深深地镌刻为旅途最初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图片:楚普金郁金香酒店餐厅外景</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初夏的北欧了,带着江南暮春般的温润,温柔地拥抱着远客。它摒弃了炽热的锋芒,只以恰到好处的沁凉,宣告着一年中最旖旎时光的开启。风是轻盈的舞者,穿过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现代建筑的线条简洁而硬朗,却在葱郁林木的掩映下、在明澈的蓝天下,奇妙地柔和了棱角。一座座深色的屋顶连绵起伏,</p><p class="ql-block"> 像沉静的岛屿,稳稳托举着那片永恒宁静的天穹。酒店餐厅里,咖啡的醇香与食物的暖意氤氲升腾。耳边是英语的轻快、汉语的亲切,不同国度的旅人共聚一堂,笑谈声与刀叉碰撞的细响交织,是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图片:美人鱼雕像</p><p class="ql-block"> 童话的引子,或许总是沉默的。美人鱼青铜像静静栖于岸边礁石,潮汐亲吻她的裙裾。她不言语,却仿佛一部摊开的无字书,让每位凝视者,都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海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安徒生塑像</p><p class="ql-block"> 哥本哈根却并非沉湎于过去的老人。它是脚踏风火轮的少年,轻盈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街头巷尾,自行车如溪流般川流不息。那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融入了北欧灵魂的环保哲学。科技的光辉同样璀璨,丹麦的生物制药如魔法般创造生命奇迹,精准的农业技术滋养着沃土。</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动容的是一种文化的滋养——安徒生先生的高大铜像,就伫立在市政厅广场一隅。那微昂的下巴,沉思的神情,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他曾用鹅毛笔为孩子们描绘出的奇异世界。站在他脚下,那些童年记忆里的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女孩瞬间鲜活起来,仿佛打开了一条奇幻与现实交织的隧道,将我们引向纯粹的想象深处。</p> <p class="ql-block">图片:哥本哈根的新港</p><p class="ql-block"> 若说有一幅画面足以代言哥本哈根的精魂,那必定是新港。运河如碧玉丝带般灵动,两岸参差的彩色房屋如同上帝失手打翻的调色盘——鹅黄、砖红、天蓝、草绿……它们明快而和谐地相依偎,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铺开一幅充满生气的、流动不息的画卷。这斑斓的景致,无需任何文字注解,一眼望去,便深深地烙印为“哥本哈根”独有的城市签名。</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步履匆匆,北欧之旅的首站丹麦,却已如一颗莹润的明珠,带着清晨的露珠、童话的气息、宫堡的厚重、新港的明艳、自行车的律动和安徒生的凝思,镶嵌在记忆的长廊里。它的清新与深邃,它的古老与现代,它的自然与人文,交织成一份初遇的与惊喜沉潜的回甘,留有余韵悠长,等待下一站的唤醒。</p> <p class="ql-block">【瑞典篇剪影】</p><p class="ql-block">斯德歌尔摩:液态蓝宝石的呼吸</p><p class="ql-block"> 我一抵达斯市,便被斯德哥尔摩的蔚蓝所俘获。那不是平面的蓝,是浩淼无垠,水天相融的液态蓝宝石,毫无杂质地铺展在视野尽头,仿佛天地初开时最纯净的留白。白帆如蝶翼般点缀其上,划开绸缎般的水面;轮船低沉的汽笛是海天间悠长的叹息,应和着海鸥翅膀划过空气的猎猎清音。视线所及,岸线蜿蜒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落参差而立,仿佛被无形巨手随意撒落在这片碧水之上的积木城堡。</p><p class="ql-block"> 初来者如我,顷刻间便被这浩瀚与斑斓吞没,像一粒尘埃猝然跌入巨幅流动的画卷,瞬间失却了方向感,只觉得周身被一种宏大而神秘的美丽裹挟、环抱——不是刻意营造的景观,而是城市天然生长出的氤氲气质,铺天盖地,令人无处可逃。</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沉浸在碧波心脏里的都城了。斯德哥尔摩静卧于波罗的海与梅拉伦湖那温柔澎湃又的交汇处。在这里,咸涩的海水与清冽的湖水拥抱、交融,不分彼此。连绵的山丘与柔美的水岸相依相傍,城在水中延伸,水在城中流转。城即是水,水滋养城,难解难分。更生奇趣的是,城中水网经脉里流淌着的,竟混杂了海洋的咸腥与湖水的甘甜。这奇特的交融,让人常常恍惚:这座非凡的城市,究竟是漂浮在广阔海疆之上的明珠?还是荡漾在巨大湖泊怀抱里的梦境?界限在光影与水波中模糊,只剩下一片澄澈的、流动的碧透。</p> <p class="ql-block"> 它由十四颗翠珠般的岛屿和一截坚实的手臂(半岛)缝缀而成,如同上帝遗落在波罗的海东岸的一串珍珠项链,赢得了“北方威尼斯”的盛誉。环顾水滨,随处可见的是城市的剪影:市民、游者,随意地憩于水畔长椅。说是“发呆”,实则是一种更深沉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德哥尔摩老城】:暖黄色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踏上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石板路,仿佛掀开了一本泛黄的羊皮纸古籍。这里不是冰冷的历史标本,倒像是时光悄然藏匿起的一角活体——小街深巷曲折回环,两侧挤挤挨挨的楼房,墙面统一着一种温暖陈旧,经风霜的黄,如同熔化了百年阳光的糖浆缓缓凝结,又像被无数代人的气息轻轻熏染。这般调子,将古意与烟火奇妙地糅合,没有刻意的雕琢,只余古朴蕴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一角,倏忽闪过几个金发蓝眼的孩童,清脆的笑语溅落在石阶上,他们赤脚奔向巷子尽头隐约闪光的水面,追逐拍打水花的身影,竟是生生给这中世纪的框架填满了扑棱棱的鲜活生气。更令人心头微动的是那些虚掩着的厚重木门,兴许不经意间,走出的是维京船长的后人,或是曾与诺贝尔签下契约的学者后裔——血脉与传奇在寻常巷陌间无声流淌,所谓“烟火气”,大抵便是这人居与故事千百年未绝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老城的商业是懂得分寸的艺术。店铺如珍珠般恰到好处地散落在迷宫里,绝非滥俗的游客轰炸区。几家专营古旧书籍和图画的店铺最为特别,木橱窗里陈列着泛黄地图、蚀刻版画,走进去,时间顿时变得绵长油润。</p><p class="ql-block"> 我恰好目击一景:画店主人握着年长顾客的手,比划着油画的肌理,笑意真诚如待故交,买卖间不见丝毫功利气,倒似两位老友在品茗时光的韵味。这种优雅从容的经营风度,是市声喧嚣里的清泉叮咚。</p> <p class="ql-block"> 循着人声鼎沸处去,便到了那座闻名遐迩的小广场。此处堪称老城的心脏泵房,四周建筑围合如舞台布景,最是那些露天酒座抢眼:无论肤色语种,人们安坐彩色藤椅之上,手擎一杯琥珀色的瑞典啤酒或清冽的伏特加,悠然地就着日光啜饮。一杯酒能消磨掉半个晌午,价高也算情理之中——他们买下的不只是酒水汁液,分明是在这流转了数百年的风景里,买下一小段时光的锚定,买下一个容身心全然放松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静卧着那小小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博物馆。石墙无言,却透着沉甸甸的神圣。进进出出的人流络绎不绝,不同语言的赞叹低低交汇。其间尤多黄肤黑发的同胞身影,脚步总会在此稍驻得久些。皆因莫言那座中国小说《废都》淬炼而成的丰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遥远东方的热望与这北欧之地的文学桂冠悄然焊接,博物馆内若有暗香浮动,想必亦是汉语辞章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汉语正在全世界深入影响,我们在广场上发现两个外國小朋友向我们奔来,用流利的普通跟我们交流。这双儿女爸爸妈妈在远处望看脸带微笑,示意他们跟中国朋友多交流。这让我们感到太高兴了,他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已远远超过我这“苏普”,自愧不如。</p><p class="ql-block"> 在诺贝尔文学博物馆发生这幕是多有意义呀!</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要浸入这广场的喧嚣深处,一阵沉厚而略带沙哑的吟唱裹着琴音传来。一位须发微霜的男艺人发飚似地扶弄电子琴,“外卖”的歌声便成了流动的风景。有趣的是,他的观众有老年客,亦有年轻朋友,歌迷与偶然停步的旅人围坐成圈。他的年龄不算轻,每一道皱纹里都像是藏着歌谣的故事与沧桑的旅途,而此刻,琴与歌,便是他给予老城的又一重生命注释。</p><p class="ql-block"> 老城的魔力便在于此:它是活着的世界遗产,历史沉淀的砖石之上,每一个当下的瞬间都包裹着脉动的生机。那暖黄色的墙里,分明听得见光阴深处传来的、未曾停歇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尔摩王宫】</p><p class="ql-block"> 走出老城区一角,就是瑞典王宫,此王宫亦是北欧最为宏伟的王家宫殿,石穹下的黄金王冠,亦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德哥尔摩王宫。</span></p><p class="ql-block"> 王宫静立在波罗的海的风中,像一帧褪色的鎏金书页。七十米宽的黄砂岩宫墙铺展如帝王的披风,多立克立柱在晨光里投下青铜般的影。这座北欧最大的王冠始终虚悬其位——它空荡的王座厅已沉寂两个世纪,却仍以六百零八个房间的体量,镇守着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交汇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皇后岛】</p><p class="ql-block"> 离斯德哥尔摩市区不远处,有亇皇后岛,岛上有老王宫和中國宫,据导游说,如今国王办公在市区王宫,生活起居在老王宫。</p> <p class="ql-block">【斯德歌尓摩市政大厅】</p><p class="ql-block"> 这次去北欧诸國首都,都市的市政大厅都对公众开放。而且一边办公一边开放,透明度极高。但相比之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德歌尓摩市政大厅称得上首位,也让参观者开了眼界。</span></p><p class="ql-block">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1年,历时12年才完成,是瑞典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建筑两边临水,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饰性很强的纵向长条窗,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瑞典.哥德堡的清晨】</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时正是清晨。</p><p class="ql-block"> 哥德堡河流穿城过,蓝天白云映水波粼。老城清晨小巷深幽,电车铛铛来回奔忙。清晨的哥德堡,河流穿城而过,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美丽。它好像少女在等情人,那么温柔,那么妩媚,那么动人。</p> <p class="ql-block">【瑞典的厄勒布鲁城堡】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座始建于14世纪的瑞典中世纪城堡,是厄勒布鲁市的标志性建筑,以历史防御工事与浪漫主义风格闻名。它</span>落在斯瓦尔坦河中的一座小岛上,其护城河是天然形成的,是一座天然美丽水上城堡。不由得联想到苏州胥门的水陆城门,大意相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瑞典.厄勒布鲁老城】</p><p class="ql-block"> 厄勒布鲁老城区是瑞典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和独特的城市风貌的典型。</p><p class="ql-block"> 老城区保留了17-18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街道以卵石铺设,彩色房屋错落有致。呈现在你眼前的是电影中典型中世纪的北欧原貌,尤其木质房屋旁侧小溪流,遮荫的綠树荫中穿过的陽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在瑞典游览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话,那么在从哥德堡到奥斯陆途中有亇瑞典的自然景观之地“菲耶巴卡”,它是瑞典西海岸田园诗般的岛屿,以美丽的海港为中心,一边是港湾,白帆点点;一边是山坡,彩色房屋,美到极至,油画相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菲耶巴卡</span>】码头的静谧时光</p><p class="ql-block"> 菲耶巴卡是瑞典西海岸的一个风景如画的海边小镇,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童话般的渔村风貌和与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的关联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小镇以青黑色巨石、色彩缤纷的房屋、鹅卵石街道和富裕的居民生活为特色,是北欧著名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天到达菲耶巴卡时,海边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海风邹起,一会儿下雨不停,一会儿阳光露脸,给摄影者带来极大的不便。</p> <p class="ql-block">【菲耶巴卡】英格丽·褒曼的秘密度 假地,曾居住达25年! </p><p class="ql-block"> 菲耶巴卡曾经是好莱坞明星英格丽·褒曼最爱的度假胜地。1958年,英格丽第一次来到这个小镇,便一见钟情。此后,她多次带着家人来这里度假,甚至在1983年,她的最后遗愿也是希望永远留在菲耶巴卡。</p> <p class="ql-block">【维景邮轮】</p><p class="ql-block"> 这次北欧之旅乘轮船机会颇多,什么观光旅游船,轮度船,短程船,别说乘坐的都是大轮船,在岛国之旅,轮船是很主要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 从斯德歌尔摩到图尔库这段海程,游团安排我们乘座维景邮轮,邮轮的庞大与豪华,邮轮的热闹与欢乐,邮轮的餐饮与购物,形成了维景的不夜城,一觉醒来便到图尔库。</p> <p class="ql-block">【挪威篇剪影】</p><p class="ql-block"> 首都奥斯陆扫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离开瑞典去挪威,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是亇中等城市,市区内还保留着传统致臻的建筑,现代建筑的灵动与鲜活,</span>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则展现着城市的活力与创新。街道干净整洁,行人举止优雅,他们挺胸健步,仿佛在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的自信与骄傲。</p><p class="ql-block"> 图片中的奥斯陆市政厅则是该市最标志性代表建筑,这里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中心。</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城堡】</p><p class="ql-block"> 奥斯陆的阿克什胡斯城堡,它始建于13世纪。整体呈现中世纪城堡风格,拥有高大厚实的城墙、塔楼等防御设施。如今是奥斯陆著名旅游景点,登上城堡上俯瞰奥斯陆港和城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哈当厄尔峡湾】</p><p class="ql-block"> 辞别奥斯陆的烟火气,心便朝着峡湾的静谧奔去。挪威的魂魄,大抵凝结在这一脉幽蓝的褶皱里——哈当厄尔峡湾,以鬼斧劈就的峭壁冰川为谱,以深邃流动的碧水为弦,只待行者来听一曲自然的咏叹。</p><p class="ql-block"> 去北欧的旅行者会说,北欧之行最美就在挪威的峡湾,原来自然风光有这么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车行蜿蜒,仿佛天地也爱作弄旅人。晨雨潇潇如春愁未歇,转眼铅云筛下五月飞雪,刹那间冬的凛冽又撞个满怀。顷刻,云隙偷漏的金光,竟点燃了湿漉漉的山巅。晴雨如翻书,寒暑似转轴,这北欧的天意,是一场淋漓酣畅的戏剧,教人屏息,又惹得心尖颤出几许野性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北欧的待客之道,总藏在不经意处。舱内炉火暖人,银盘中片片挪威三文鱼,脂如凝霜,肌理似缎。轻抿,便是北大西洋清冽纯粹的甘腴在舌尖化开,馥郁直抵灵魂深处。三两饕客捧盘倚窗,眉眼舒展,竟生出几分沉醉不归的陶然——味蕾的盛宴,足以驱散半边阴翳。</p> <p class="ql-block"> 转至哈当厄尔农庄,阳光竟慷慨地破云而出,洒满这方被誉为“爱的小镇”的净土。苹果花如碎雪堆叠枝头,嫩草承着晶莹水珠。果园女主人笑盈盈迎来,眸中映着异域的热忱。惊讶于她竟是柬埔寨的女儿!北欧木屋的壁炉火光里,飘着她精心准备的果酱香与新磨咖啡醇。她穿梭在条田小径,笑语间糅合了湄公河的温润与峡湾的清冷,递上的苹果脆生生,融进了东方稻米文明的温厚。</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院中,我们啜饮咖啡,嚼食鲜果,异国情调在果树枝桠间流淌、发酵。寒带的纯净与热带的风情,竟被这小小农庄缝合成一幅奇异的暖色——原来人心深处种下的果树,纵使根植于冰川之侧,也能绽放四季常春的花。</p> <p class="ql-block"> 回望峡湾,云幕低垂。船已离岸,铅灰天光下的景致终未明澈。然而何妨?自然的瑰丽如一幅未完卷轴,容得留白;而人间烟火熨帖处,那三文鱼的鲜甜,那异国果园的温煦笑靥,连同风雨晴雪的交响,早已凿入记忆的岩层,化做一缕不褪色的光。此间所得,何止风景。</p> <p class="ql-block">【松恩峡湾观光小火车之旅】</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轨道上,松恩峡湾观光小火车开启一场梦幻之约。从沃斯启程,向米达尔、弗洛姆驶去。它是全世界普通列车轨道坡度陡峭的火车旅程,20 公里的旅程,行驶一亇半小时,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窗外,松恩峡湾的风光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富兰木铁路,这世界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长廊,串联起挪威山地最天然的绮丽。山明水秀是它的底色,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自然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松恩峡湾的壮丽瀑布】</p><p class="ql-block"> 松恩峡湾瀑布壮观,水流湍急山壁宽。蓝天白云映水帘,自然奇观心震撼。在松恩峡湾,壮观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层层叠叠的水帘,周围是陡峭的山壁,植被覆盖,天空中有白云点缀,景色壮丽,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富木兰山谷的自然美景,是大地的馈赠;迷人的奥兰德峡湾,是松恩峡湾这巨幅画卷中灵动的笔触。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梦境,让心灵在这方天地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芬兰篇剪影</p><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机场】</p><p class="ql-block"> 这次赴北欧四国旅游,进出都是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机场出入的。这里机场虽不是很大,但很宽,侯机厅内相当热闹。客人还是比较多的,看来主要还是北欧洲人为主,不象在东南亚,华人游客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市区】</p><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市是波罗的海的女儿之称的芬兰首都。它是一座有古典美的城市,拥有大量日耳曼式和俄式的精美建筑。</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新貌】</p><p class="ql-block"> 在赫尔辛基,一座现代建筑的金色波浪形屋顶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象这样新型建筑风格各异,点缀在市区,给<span style="font-size:18px;">赫尔辛基带来了新的生气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大教堂】俗称白教堂</p><p class="ql-block"> 矗立于参议院广场中心,教堂所处高地超海平面80多米,希腊廊柱支撑的乳白色主体与淡绿色青铜圆顶钟楼醒目。</p><p class="ql-block"> 其气势宏伟,结构精美,堪称芬兰建筑史经典,是赫尔辛基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乌斯别斯基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俗称红教堂金綠圆顶和红砖墙很为醒目,颜色和式样都充滿看神秘的色彩。它也是赫尔辛基市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韵的图尔库城堡】</p><p class="ql-block"> 芬兰的图尔库城堡绿地上,白色外墙绿瓦房。树木环绕小路长,蓝天云朵风景良。在图尔库城堡,古老的城堡坐落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城堡的外墙斑驳,屋顶是绿色的,前方有一条小路通向城堡,蓝天白云下的风景格外美好。</p> <p class="ql-block">【北欧的艺术气息.西贝柳斯碑】</p><p class="ql-block"> 金属雕塑圆柱形,蓝天树木游客停。艺术气息心中生,北欧之旅印象深。在绿树环绕的山坡上,一座大型的金属风琴状雕塑矗立着,几位游客在雕塑前驻足观赏,仿佛在欣赏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北欧的艺术气息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塔林剪影</p><p class="ql-block"> 从赫尓辛基来到爱沙尼亚塔林,一踏上这片古土,古城墙,老城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古风古韵扑面面来,我们仿佛穿越时到中世纪的城堡中来。</p> <p class="ql-block">古老城堡石墙坚,塔楼高耸绿树连。小路蜿蜒环境安,北欧风情画中观。</p> <p class="ql-block">【亚力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每一步每处一景,移步换景,摄影者无暇顾及。塔林如此古朴是万万未料到的,难怪是世界级的文化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塔林古城的俯瞰之美】</p><p class="ql-block">塔林古城俯瞰美,尖塔教堂红顶白。蓝色天空水域宽,宁静美丽心中怀。</p><p class="ql-block"> 从高处俯瞰塔林古城,尖塔和教堂的红顶白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水域宽广,宁静美丽,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塔林市政厅广场】</p><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的塔楼高耸</p><p class="ql-block">绿色瓦片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p><p class="ql-block">游客们在石板路上漫步,</p><p class="ql-block">遮阳伞下的人们</p><p class="ql-block">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古老。</p> <p class="ql-block">【塔林下城】</p><p class="ql-block">古老石塔红瓦覆,绿树环绕游客游。石板路旁遮阳伞,宁静古老心留连。</p> <p class="ql-block"> 5月22月-6月1日,11天北欧行程圆满告一段落,于六月一日顺利回到浦东机埸。</p><p class="ql-block"> 照片太多,写文章头绪亦很多,粗粗写一点留着今后查看,也可供他人亦去北欧之旅有参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殷德泉写于2025年6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