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挑战亚丁景区“慈悲线”+</b></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5月21日,游览稻城亚丁景区。</p><p class="ql-block"> 景区位于四川甘孜稻城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是集雪山、冰川、海子、草甸、森林于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 亚丁景区,主要有两条游览线:一是“慈悲线”,又称短线:步行从扎灌崩至冲古寺,终点是珍珠海,最高海拔4100米,上下山耗时需3小时以上。二是长线,步行从扎灌崩至冲古寺,乘电瓶车到洛绒农场,再骑马或爬山到舍身崖,继续登山至牛奶海、五色海,最高海拔4700米,全程需耗时8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自己已经78岁有加,夫人也近75周岁且腿力不济,为保证安全,我们20号便决定不去挑战长线,先走短线,然后再说。</p> <p class="ql-block"> 租了根拐杖,带着一个小氧气罐和少许食品、开水便出发。早上8点不到,同50位旅友来到景区,排队乘车抵达扎灌崩,步行到冲古寺,兵分两路,各自向目的地进发。</p> <p class="ql-block"> 冲古寺是我们短线旅友游览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冲古寺建在仙乃日神山脚下,海拔3880米,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其意为“建在湖泊源头的寺庙”。相传建寺动土触怒神灵,导致当地麻风病流行。高僧却杰贡觉加措为救百姓,日夜诵经祈求降罪自身,最终百姓平安而他却患病圆寂。临终前,他要求将遗体倒立埋入寺内以赎罪,僧人至今仍每日熏香念经纪念其功德。另一版本则称五世达赖派弟子建寺时引发灾祸,大师圆寂后葬于草原玛尼堆。</p><p class="ql-block"> 1928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此考察时居住三日,透过寺庙窗户远眺亚丁村的月光景色,亚丁由此成为“香格里拉”的原型地,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蓝月山谷”便受此启发。</p> <p class="ql-block"> 寺院建筑采用石木结构,墙体厚重坚实,屋顶覆金黄色瓦片,大门雕刻精美佛教图案与经文。虽历经损毁,仍保留藏式建筑古朴风格,与雪山、草甸、峡谷共同构成“天堂之门”般的神圣图景。</p> <p class="ql-block"> 冲古寺是观赏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的最佳位置,三座雪峰呈“品”字形排列,分别象征慈悲、智慧与力量,被莲花生大师加持为佛教二十四圣地第十一位。站在寺附近的观景台上,雪山、草甸、冰川与亚丁峡谷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冲古寺周边有转经筒、经幡、玛尼堆、佛缘台,营造出神圣氛围。</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慈悲线”上,途中可见猴子出没觅食,很是可爱。据说,亚丁深山密林中,有脊椎动物291种,含牛羚、白唇鹿、雪豹等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景区钢格网栈道两旁高山杜鹃绽放,冷杉林郁郁葱葱,宛如“森林秘境”。</p> <p class="ql-block"> 在冲古寺往珍珠海的步道中段,有心宝湖。“心宝”呼应藏地“心性如宝,需在修行中发掘”的隐喻。时值旱季,湖中无水,是一片“浅灰色冰碛平原”,乃 第四纪冰川退缩后留下的冰碛物沉积区 。4080米的海拔高度,可远眺仙乃日与夏诺多吉双峰。</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在这里拍照时,来了一群广东游客,不仅穿戴考究、旅游装备齐全,还带着有个性的小条幅,用于照相时展示。向他们商借一条写有“我命由我不由天,出来玩就玩到颠”的条幅,我们也“颠”了一把。</p><p class="ql-block"> 听说我已78岁半仍劲头十足,广东客们连赞“不简单”、“佩服佩服”,与我拥抱合影。素昧平生,不期相遇,如此热情阳光,亦令我佩服。</p> <p class="ql-block"> 陪着腿疼坚持上山的夫人,走走歇歇,终于到达珍珠海(藏语称 “卓玛拉措”,意为“度母湖”。“卓玛”代表慈悲的白度母,“拉措”为湖)。这是稻城亚丁景区“ 短线”(观音慈悲线)的核心,雪山孕育的圣湖,海拔 4100米,面积约 0.1平方公里,由仙乃日雪山融雪汇聚而成。湖水因含矿物质呈 翡翠色,湖底枯木与藻类形成独特纹路。</p> <p class="ql-block"> 藏民相信湖水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传说若在此大声喧哗,会触怒神灵,引发狂风、雨雪。虽为民间说法,却强化了圣湖的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是中午,人们在这里欣赏雪山、圣湖美,摆出各种造型拍照,到驿站补水,吃干粮补充能量,盘桓近一小时,方慢慢下山,返回冲古寺。</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部分走短线的旅友因高原反应、体力不支,准备出景区回酒店休息。我们一行九人又乘车前往洛绒牛场游览。</p><p class="ql-block"> 洛绒牛场是稻城亚丁景区长线的核心枢纽,也是藏地高原牧场与雪山圣境交融的极致代表。海拔 4150米,被 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呈“品”字形环抱,贡嘎河穿场而过,是藏民传统高山牧场。藏民在此放牧牦牛、绒山羊,延续“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木屋、经幡、玛尼堆散落草甸,构成 “人与雪山共生”的活态标本。</p> <p class="ql-block"> 离开洛绒牛场,我们又乘坐电瓶车去圣水湖游览。</p><p class="ql-block"> 圣水湖毗邻亚丁三大神山之一的央迈勇雪山,海拔约4100米。湖水由冰川融水补给,水质清冽,湖面随光线变化呈现出翡翠绿、蒂芙尼蓝至墨玉黛青等层次分明的色彩,宛如天然调色盘。湖的一侧是陡峭岩壁,其上天然形成的岩石纹理酷似藏式大门,被称为“圣水门”,传说这是通往香巴拉王国(香格里拉净土)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圣水湖及其周边的“圣水门”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根据《神山志》记载,圣水门被视为连接人间与香巴拉净土的通道。传说修行者若达到一定境界,可透过石门窥见香巴拉的极乐胜景。</p><p class="ql-block"> 还有传说,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佛诞吉日),圣水门岩壁间会喷涌出乳白色泉水,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加持之水”,饮用或沐浴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p><p class="ql-block"> 圣水湖不仅是稻城亚丁自然景观的精华缩影,更是藏地文化与信仰的具象载体。“一半山水一半神话”的特质,使其成为游客感受“香格里拉之魂”的必访之地,让人在天地大美中获得心灵的震撼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亚丁景区,在海拢2900米至4200米的高原,前后乘车七次,上下山峦,欣赏山湖草甸景色,两眼享福,双腿受累,历时8个多小时,经受了体能和意志的考验,赢得了挑战,感觉很好。</p><p class="ql-block"> 值得羡慕和赞佩的是,团队中60%的旅友,用同样的时间,游览了长线,成功挑战海拔4700米高山,胜利抵达牛奶海和五色海。年轻真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挑战长线成功者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导游临时通知观看大型浸没式冒险秀《亚丁密码》。八时到剧场,因为白天登山疲劳,加上未提前做功课,剧情似懂非懂,观赏时连我这个戏迷都不停打磕睡,硬撑到散场。</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查资料,方知该剧改编自何马的超级畅销书《藏地密码》,以“守护香巴拉圣地”为核心,通过“浸没式戏剧+旅游演艺”的创新模式,讲述探险队追寻 紫麒麟与帕巴拉神庙宝藏 的历程,串联起吐蕃王朝秘史、古格文明遗迹等历史元素,最终在牛奶海前完成“净化心灵、守护净土”的精神升华。</p><p class="ql-block"> 《亚丁密码》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 用现代语言讲述古老文明 的勇敢尝试。</p><p class="ql-block"> 多好的创作与表演,现场未看全、看懂,演出照拍的也不多。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 地接旅行社也有责任,原计划是20号的旅游项目,竟忘记安排了。临时补救,买了50张票,浪费一半,游客有意见,花钱不讨好,还害得导游不停道歉。如果执行原计划,效果将大不一样。教训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