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妈在嫁给我爸之前,曾有过一段美好且短暂的婚姻。1941年妈妈只有17岁,还是个花季少女,经媒人介绍嫁给了当地一位小学教员,大家都尊称他“马先生”,他人憨厚老实,对我妈也很好。隔年秋天,妈妈的家乡惨遭日本鬼子的空袭,可恶的日本鬼子从飞机上,投下了大量毒气弹,毒气顺着所有的门窗,迅速扩散每户人家。二天之内,包括马先生在内,马家共有5人先后离世,当时可能是妈妈有孕在身的缘故,抵抗力较常人更强些,才得以逃过此劫。不久,妈妈产下一个男婴,就被姥爷接回了娘家,给孩子取名“马小”。姥姥、姥爷生养了五个千金,对马小除百般呵护外,更是喜爱的不得了。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的马小,长到3岁时因患上麻诊病,不幸夭折。仅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妈妈先后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妈妈除了痛苦之外,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49年,新中国解放前夕,妈妈才有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嫁给了比她年长二岁的爸爸。爸爸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一直跟着大爷大娘生活,显然是家里的累赘,加之年龄也大了,故并不嫌弃妈结过一次婚,两个苦命的人就这样很快组成新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 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受热,这是妈妈掛在嘴边,用来教育孩子的话。妈妈一辈子省吃俭用,省下细粮过年时给姥姥带去,宁可自己的孩子不吃,给串门的外男外女烙白面饼,烙饼是妈妈拿手的厨艺,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等她们吃剩了才能吃到一点点,家里每次包饺子,第一锅必定先要送给大伯家,那时候爸爸身体不好,老姨和大伯家偶尔能接剂一点东西,妈妈为了感恩,就把省下的白面,烙饼给姨妈家的孩子吃,用油和芝麻,花生,白面炒好,送给大伯。</p><p class="ql-block">要强的妈妈轻易不求人,用手针给我们做衣,做鞋,我清楚的记得妈妈给我们做的布凉鞋,谁见到都夸妈妈的好手艺。家里做点好的饭菜先仅着爸爸吃,自己宁可挨饿,也从不向亲戚和邻居借钱,在邮局工作期间一直都是先进工作者,后期安排在职工食堂做炊事员,妈妈除了工作认真负责之外,对自己非常严格,从来都不会多吃一点,比如合10斤面,做二两一个的馒头,她就用最诚实的方式,均匀的做成50个。那时候邮局的职工都在食堂吃饭,因为和家里面一样,粮票虽然珍贵,但在妈妈面前那是人家的,自己绝不贪占,现在常常想起这件事,觉得妈妈太傻了。</p> <p class="ql-block"> 1960年初夏的一天深夜,二姐迷迷糊糊的听见开门的声音,借着月光,看见一个穿着黑衣服的男子,正蹑手蹑脚走进屋内,见二姐看他,便一脸凶相狠狠眼瞪着二姐,示意二姐不要出声,二姐吓得赶紧闭上眼睛,那时二姐还不满8岁。大约凌晨三四点钟,妈妈起夜,发现房门大开,门二侧各立着一把铁楸……见此情形,妈妈下意识抽身回屋开灯,查看箱子里及炕柜上,二袋子面粉不翼而飞,家里被贼偷了。妈妈坐在炕上嚎啕大哭,边哭边说:“对不起孩子呀!”那时生活本就困难,细粮全靠每月供应少有的几斤,全家人也只有过年时候才能用这面粉,做上几顿白面馒头和饺子吃。妈妈伤心极了,哭了很久很久,早上去派出所报了案……</p><p class="ql-block">半个月后,妈妈正在单位上班呢,有同事喊妈妈的名字,说有电话找她,电活是派出所的人打来了,通知我妈,偷我家面粉的贼抓到了,因又到别处作案,被现场抓获,经审问,在该人多起偷盗案中也包括我家的那一次。案子破了,妈妈本应高兴才是,可当听派出所的同志,描述该人偷盗的缘由为,他的妻子怀有身孕,家里实在困难,不得已,才挺而走险去偷盗。与此同时派出所也争求妈妈的意见,是要求对方赔偿还是多关押他几日。妈妈听了事情的始末,沉思片刻,最终选择了原谅那个人,妈说:“这年头,谁家都有困难,至少他也是为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他还年轻,要是让他妻子知道,丈夫被关押在派出所,肯定着急上火,那样对末出世的孩子也不好,这事就算了吧!”这就是我妈,亏她上了半个月的火,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心中的不悦放下了,她是不是善良的有些过头呢?</p> <p class="ql-block"> 1970年二姐中学毕业,留在城里并有了工作,单位离家不远待遇又好,经常分些蔬果带回家,每月挣的工资除留下一点零用钱,其余都上交我妈,家里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巴,伙食也有了不小改善,妈的脸上也多了笑容。七十年代中期,大姐也从农村回城,继续深造读书,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邻居们都向妈妈投已羡慕的眼神,那时的我妈是真正扬眉吐气了,她为自己养育的优秀女儿骄傲了一回。</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1985年初,妈由于身体不适,就医时被查出患有肺癌,且已为晚期,不久癌细胞扩散转移到了脑部。病到这个程度,没有医院肯收留妈妈,幸亏妈的叔伯弟弟是铁路医院的大夫,有了这层亲属关系,妈才入了院,没有床位,妈住在一楼走廊上,算是给妈增设一个临时床位。哥姐轮流护理守着妈,爸在家做饭,我负责每日给他们送去。</p><p class="ql-block">7月7日早上,当我拎着饭兜,走到医院门口时,哥姐已从医院走了出来,此时,妈已经躺在了医院冰冷的太平间,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61岁……</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一生虽苦却也很幸运,二次婚姻都遇到了好男人,特别是我爸对我妈,几十年如一日的疼爱有加且言听计从,包容我妈身上所有的不足,无怨无悔的陪伴着妈走到人生尽头……</p>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纪念妈妈离世四十周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