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窗棂,在蝴蝶兰舒展的叶片上跳跃。我轻轻修剪着枝叶,指尖拂过温润的脉络,关于“他们”的记忆,便如藤蔓般悄然缠绕心间,倏然苏醒……</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花匠,也算不上合格的爱花之人,但我养护着“他们”,“他们”也以各自的方式,装点着我的方寸天地,温润着我的寻常光阴。</p> <p class="ql-block"> 我养过君子兰。“他们”娇贵中不乏坚韧。我曾倾注心血,百般呵护,却终因水漫根柢而痛失“他们”。遗弃的空盆,被我收进杂物箱的角落,连同那点愧疚与失落。七八个月后,当我偶然重拾,移开压在上面的烤炉和花土,眼前景象令我屏息——寸许高的嫩绿新叶,倔强地挺立着!没有水,没有肥,没有光!“他们”在幽暗中积蓄的力量,无声地叩问着我:那些看似柔弱、一时沉寂的孩子,谁又能断言“他们”不会在某个转角,迸发出惊人的翠色?或许,松开紧握的手,让“他们”依循自己的节律呼吸与生长,才是真正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同事冯老师曾给我一株酱碟大小的吊兰,纤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我随意将“他们”安顿在盆中。不曾想,“他们”却以惊人的生命力回应这份随性——“嗞嗞”吮吸着清水,迎着阳光,一寸寸、一叶叶,在我眼皮底下肆意舒展葱茏。一个假期,竟已亭亭如盖!我欣喜地将“他们”的子孙一盆盆繁衍,一株株送往新的窗台。这多像那些吊兰般的孩子啊!“他们”或许生于寻常巷陌,未曾被聚光灯追逐,但只要给予一丝信任的微光、一滴鼓励的雨露,“他们”便能迸发出蓬蓬勃勃的朝气。无论土壤是丰饶还是贫瘠,“他们”总能向下扎根,向上蔓延,用沉默的绿意,织就一片坚韧的风景。这世界广厦万千,最坚实、最不可或缺的梁柱,往往就来自这般沉默而坚韧的“他们”。</p> <p class="ql-block"> 那抹如凤尾般绚烂的嫣红,凋谢在记忆深处已有多年。荷花令箭,“他们”的绽放是一场令人窒息的绝美仪式。守候花苞裂开的瞬间,我总是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仿佛能聆听到生命奋力挣脱束缚的轻响,目光不敢有须臾的游移。花瓣是细腻的锦缎,晕染着从浅粉到深红的梦幻渐变,花蕊如凤凰曳地的长尾,华美不可方物。然而,极致的绚烂总与短暂的宿命相连。“他们”需蛰伏三年光阴,才能在老茎上孕育一场盛大的花事,而盛放之地,永不再开。漫长的沉寂,只为换取两日惊鸿。这样的孩子,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我有幸遇见,目送“他们”走向耀眼的远方。心底唯有一声轻叹,化作绵长的祝愿:愿“他们”途经的每一程山水,都有星辰为伴,一路生花。</p> <p class="ql-block"> 窗台一隅,仙人掌类的“他们”沉默伫立,带着与生俱来的棱角与锋芒。照料“他们”看似最是省心——数月遗忘,“他们”依旧苍翠如初。然而这份“省心”之下,藏着最精微的尺度:多一分水泽的殷勤,“他们”便以溃烂回应;少一分关注的暖意,“他们”又用尖刺轻触你的指尖,提醒着“他们”的存在。“他们”是沉默的守护者,甘居辐射弥漫的角落,滤去无形的尘埃;“他们”亦是小小的叛逆者,不容彻底的忽视。修剪、嫁接、点缀……“他们”包容着我的“设计”,却也固执地保有“他们”的筋骨——漠视时,“他们”顽强地活着;用心时,“他们”便回报你一份独特的茁壮。这棱角与柔软的交织,多像那些个性鲜明的孩子。所谓的“桀骜不驯”,不过是生命独特的密码,待你温柔破译。</p> <p class="ql-block"> 时光无声,在“他们”的叶脉间静静流淌,在孩子们清脆的笑语中轻盈滑过。我凝视着君子兰在幽暗里倔强萌蘖,吊兰在角落悄然织就绿云;曾为荷花令箭刹那的华美屏息凝神,亦欣然接纳仙人掌小小的锋芒与守护。每一株“他们”的纹理,都曾细细摩挲过我的掌心;每一张如花绽放的笑靥,都曾在我心底投下清澈温柔的倒影。当吊兰的藤蔓悄然缠绕过指尖,当某个阔别多年的名字忽然在耳畔响起——原来这花一季、人一季的流转里,我们早已在彼此的生命年轮中,深深种下了春天。与“他们”相看,何曾有过厌倦?唯有岁月深处,那愈久愈醇的暖意与回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