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行(三)

大浪淘沙

<p class="ql-block">6月10日我们自由行的景点:老虎滩菱角湾、棒棰岛景区、渔人码头、中山广场(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虎滩菱角湾</span></p><p class="ql-block"> 是一处以海滨风光和欧式风情建筑闻名的小众打卡地。菱角湾以其原生态礁石海岸和油画般的海景著称,被誉为“大连小圣托里尼”。海湾东侧延伸入海的堤坝上有彩色欧式建筑,与对岸的渔人码头相呼应,仿佛置身欧洲小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棒棰岛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棒棰岛景区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游玩胜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拥有大连最清澈干净的海滩。大海湛蓝清澈,海岸风光迷人,常有海鸥在岸边盘旋,时而俯冲觅食,让人体验喂食海鸥的乐趣。因其景色宜人,这里也是婚纱摄影的绝佳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龙入海</span></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手书《远望》介绍</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叶剑英元帅到大连视察,下榻大连东山宾馆。享有“儒帅”雅称的叶帅,凭海远眺,心潮起伏,诗兴喷涌,即兴写下著名七律《远望》,并于10月1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p><p class="ql-block">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p><p class="ql-block">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p><p class="ql-block">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p><p class="ql-block">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p><p class="ql-block"> 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世界革命形势暂时处于低潮的优患之情,更表达出依靠人民、依靠革命,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豪迈乐观主义精神,叶帅特地注明“在大连,棒棰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平时就喜欢叶帅的诗词,称赞“剑英善七律”,尤其十分欣赏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远望》这首诗。1965年12月26日在他72岁诞辰时,欣然命笔把这首诗完整抄赠给他的儿子毛岸膏和儿媳卲华,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精神。</p><p class="ql-block"> 1977年4月6日,毛主席手书《远望》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发表。毛主席的这一手书,恣意纵横,一气呵成,其布白,字体无不体现出他老人家书法的惯常神韵,不拘一格,大气磅礴,令人震撼。为纪念毛主席手书发表,同年5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大连东山宾馆改名大连棒棰岛宾馆。</p> <p class="ql-block">大连历史建筑 </p><p class="ql-block">棒棰岛别墅5号楼(毛主席曾入住5号别墅)</p><p class="ql-block">棒棰岛别墅5号楼建于1960年,中西结合建筑风格.1层,砖混结构。该建筑具有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提倡“民族样式”大屋顶,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特点。建筑平面布局严谨对称,屋顶简化处理,主入口外设坡路通道。上设雨棚、整体庄重大气。</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经曾入住3号别墅</p><p class="ql-block">现有周恩来总理在大连纪念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虎滩渔人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滨海路虎滩渔港内,南望黄海,东西两侧均为自然山体,拥有长达1.8公里的海岸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侧和东南角区域有天然沙滩,南侧有一条长约280米的栈桥。依山傍海,自然风光优美,可欣赏到夕阳晚霞、清晨的海风等自然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建筑以北欧风情为主题,保留了挪威汉谢林码头的经典元素,海岸边是五颜六色的“盐盒式建筑”,色彩明快,充满浓郁的欧陆风情。</p> <p class="ql-block">老虎滩渔人码头不仅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文艺气息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山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大连中山广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圆形广场,也是大连建市规划的地理原点。始建于1899年沙俄殖民时期,原名“尼古拉耶夫广场”,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广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广场呈圆形辐射状,直径168米,有10条放射性街道延伸至四面八方。</p><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建筑汇集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折衷主义等多元风格,如大连宾馆(巴洛克式)、交通银行大连分行(西洋古典主义)等,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博览会”,且大部分建筑仍作为金融机构使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商银行↓(原大连市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交通银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信银行(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  广场内设有复古时钟、音乐播放装置,夜间灯光璀璨,形成露天建筑博物馆景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中银大厦)</p> <p class="ql-block">邮政银行(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工商银行(关东银行旧址)</p><p class="ql-block">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建于1922年。日本侵占时期为日本朝鲜银行大连支店。欧美近代古典主义建筑风格。2002年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辽沈银行</p> <p class="ql-block">大连金融大厦</p> <p class="ql-block">作为沙俄殖民时期城市规划的实体标本,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承载着大连百年历史档案,现存建筑完好,应是了解大连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