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西安之旅(十一)——游览陕北北京知青旧居

老玩童

<p class="ql-block">从西安出发,我一路向北,来到了延安市宜川县高柏乡杨家庄村。这里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如今成为了一处纪念性景点。2.8万名北京知青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将青春岁月留在了这片黄土地上。他们居住的土窑洞,如今依然保存完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走进陕北北京知青旧居,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站在黄土坡前,看着那些故舍,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欢声笑语。岁月的痕迹留在了这些窑洞的墙壁上,却无法磨灭知青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们带着芳华别却京华月,用热血浇开了陕北的村庄。石碾磨残了年少梦,油灯照亮了赤诚心。即使历经沧桑,他们当年的志向依然未改,化作清风绕故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旧居前,我看到一位穿着红色外套和绿色短裤的人站在写有“北京知青旧居”的牌匾前。牌匾上方悬挂着红色的灯笼,旁边有树木和铁栅栏。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那段历史。庭院中,洞穴结构的窑洞前摆放着传统农具和晾晒的物品,地面铺有石砖,周围有树木。人们在庭院中活动,仿佛在重现当年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标语牌,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力量。标语牌的背景是白色的,字体是红色的,边缘是红色的边框。旁边有一个拱形的门洞,门洞上方挂着红色的灯笼,门洞内可以看到一些绿色的窗帘和木质的窗格。墙上还有一些裂缝和剥落的痕迹,显得有些陈旧,却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室内墙上贴着“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标语,旁边挂着红色灯笼,窗户上挂着蓝色的布帘,墙角放着一盆绿植。这里的装饰简洁,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墙上贴有戏曲人物的图案,墙壁下半部分是木质装饰,中央有一张圆形餐桌,周围摆放着木质椅子。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一座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墙上装饰有“知青时代”主题的壁画,内容包括人物肖像、电影胶片和群像,旁边有“珍贵难忘的回忆”等文字。墙前摆放着几个装饰性的陶罐,几位行人正在参观或路过。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讲述着知青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我看到背景墙上挂着“北京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一行大字,墙前挂着玉米棒和红色布条,旁边有石磨和石碾。墙上有窗户,左侧有拱形门洞,右侧有石墙和石窗,氛围古朴。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劳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个房间,墙壁上贴有报纸,地面是瓷砖,天花板上有一个吊灯。房间内摆放着几件家具,包括木制的椅子、桌子和柜子,墙上还有一些装饰品和书法作品。这里的布置简朴,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个室内场景中,墙壁上挂着红色的剪纸装饰,房间内摆放着木质家具和一些生活用品,如篮子、碗碟等。墙上还有两个红色的剪纸作品,整体环境显得古朴而温馨。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生活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四人正在户外演奏大鼓,背景是一面写有“北京知青旧居简介”的红色牌匾。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面。</p> <p class="ql-block">一个房间内,拱形天花板,墙上贴满报纸,房间中央有一张铺着彩色桌布的床,床上放着一个小桌子和一个红色鼓,旁边有小凳子和一些杂物,房间内光线明亮。</p> <p class="ql-block">在窑洞的墙壁上贴满了报纸,床铺上铺着蓝色带有花朵图案的床单,旁边有一张小桌子,墙上挂着照片和帽子,整体环境显得简朴而温馨。</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着红色外套的女士正在一个传统的纺车前操作,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劳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传统的石磨旁边,我看到一位穿着红色上衣和黑色裤子的人站在那里,旁边有一匹装饰着红色鞍具的驴子。</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洞穴式的房间内,墙壁和天花板由泥土构成,显得古朴而简陋。房间内有一张铺着红色格子床单的床,旁边放着一个绿色的塑料篮子和一些衣物。墙上贴满了报纸,显得有些凌乱。</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户外景点,我看到一位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士站在一个巨大的牛雕塑旁边,双手举过头顶。牛雕塑表面覆盖着类似树皮的纹理,显得非常独特。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和装饰品,环境看起来像是一个户外的景点或公园。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生活的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上,我看到一群人在进行集体活动,他们手持彩色的扇子,背景是一些用石头砌成的洞穴结构,周围有树木和一些观众在观看。</p> <p class="ql-block">暮色漫过陕北窑洞,篝火在知青旧居前熊熊燃起,映红了泛黄的土砖墙。跳跃的火苗如灵动的精灵,将众人的脸庞染成暖金色。老知青们围坐一圈,带着岁月沉淀的笑容,哼唱着当年的歌谣,苍凉的曲调在夜风里流淌。年轻人手拉手,踩着欢快鼓点旋转,笑声与火星一同跃向夜空。火光摇曳间,四十年前的青春与此刻的热烈重叠,那些扎根黄土的岁月,在火焰中化作永不熄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我看到一群人在进行扇子舞表演,大家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彩色扇子,动作协调,背景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树木,氛围热闹欢快。</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我看到几位穿着红色上衣和黑色裤子的女性在表演,她们手持彩色的扇子,正在进行舞蹈或扇子舞的表演。背景中还有其他观众在观看,场地周围有一些简单的家具和道具。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当年知青们生活的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大型的广告牌前,我看到了“老袁家”几个大字,旁边有“吃农家饭 住窑洞宾馆”、“知青旧居 篝火演艺”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人们正在进行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大家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舞,气氛非常喜庆。</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我看到一位穿着红色上衣和黑色裤子的人正在表演,手持红色的扇子,背景中有一个红色的大鼓,周围有几位观众在观看。</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欣赏</p><p class="ql-block"> 再 见</p><p class="ql-block">2025.06.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