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细水乡位于白沙县城东部,东与琼中县接壤,北与儋州市毗邻,南与元门乡交界,西连牙叉镇。地势四周高,中间底,状似盆地,南湾河、南春河是细水乡的两大水系,均由南向北贯穿境内流入松涛水库,细水乡因境内河流多、水流细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一直喜欢白沙县绿水青山的美,它被赞誉为“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其自然风貌基本保持原生态状态。九架岭雾绕青峰观景台、黄昏下欣赏美女峰的神采就是其中比较吸引人的景致之一。自从得知细水溪谷是海南岛著名的峡谷景观,谷内溪水潺潺,怪石嶙峋。徒步探险,欣赏峡谷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是一种难以言诉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笔者关于白沙县细水溶洞的了解,主要源于白沙县印发流传在老周三村的一本宣传册,加上几年前驴友传出来的一组令人神往的探险图片。这几年来,去一趟细水乡热带雨林深处开启溪谷溯溪、峡谷探险、灯笼洞探秘的想法成为了一股执念。</p> <p class="ql-block"> 笔者带着家人于凌晨时分欣赏九架岭雾绕青峰观景台的日出后,意犹未尽,就想着走一趟细水溶洞。好不容易寻到什好村,找到一位村民当向导,在村里停好车,一个人就跟着王向导出发了。 第一张图片是村口的出发地。 </p><p class="ql-block"> 此次徒程大部分是走布满河石的溪水,还有小部分田埂小道。一路上遇上三三两两割胶工或骑着摩托车或走路满载而归。从出发抵达目的地,用时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一行两人基本沿着一条曲曲弯弯流淌的溪流进山。走了约半小时,进入雨林深处后,为了躲避山蚂蝗,王向导带我从溪流淌水前进,一路上不时拿起开山刀开路。水底有许多紫色的鹅卵石,因长时间浸泡光滑,还有青苔,随时都可能滑倒,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路。我基本是一路上踉踉跄跄走过来的,为了保持身体重心,比较伤脚跟脚腕和小腿。回到家后,小腿肚酸疼了好几天。</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见的野果,据说可以吃,但是很酸。</p> <p class="ql-block">这是快到目的地时途径的一处如雨落的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 雨林深处林荫茂密,头顶是一小块蓝天,刺眼的阳光从树梢如丝线般洒落,丁达尔光线一路都是。没想到进入峡谷,却更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经百度得知,细水溶洞是白沙、儋州、琼中交界山顶上的一个天然溶洞,整个溶洞围绕着悬崖峭壁下方自然形成,洞长约100米,洞深约5米左右。整个溶洞呈半开放式状态,溶洞里有形似观音坐莲、灯笼、石笋、石柱、石花、大象、狐狸等形状的钟乳石。</p><p class="ql-block"> 细水溶洞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花、石柱,是由于大量的水和二氧化碳缓慢侵蚀石洞内的石壁,经过数以万年的时间,从而形成的碳酸钙沉淀物。</p><p class="ql-block"> 只要猎人点燃火把,石洞里的石花、钟乳石就会借着火光相互反光,散发出类似于灯笼光的景象,所以被当地黎族人称为灯笼洞。</p> <p class="ql-block">从溪流逆水趟路,随处可见巨大悠长的藤蔓晃悠悠横在溪流边。溪水很清澈,浅深从脚腕处至膝盖不等,涉水过程感觉实在太凉爽。</p> <p class="ql-block"> 进山足足一小时,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细水峡谷,峡谷两侧都是巨石悬崖,宽度2-5米之间,一股欢悦的溪流在岩石间流淌,抬头可见一线天,长度100多米,原始雨林的气息晃如来到了侏罗纪。再往里就是溶洞了。</p> <p class="ql-block">林向导很熟悉这里,直接前面带路把手忙脚乱忙着拍照的我抛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在细水溶洞的上方,是一条高约30多米的天然瀑布。因此地是海南三江发源地最上游的一条瀑布,有驴友称其为“三江源瀑布”。</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细水溶洞可步行的尽头,是一处面积约60平的神秘地带。再往里还有狭窄的溶洞,根本不知道还有多深。</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上的悬崖,最窄的地方估计不到1米宽,石壁是斜着的,呈红褐色,湿漉漉的,长满了青苔及不知名的矮小植物,看着就像地球上的裂缝,让我想起了恩施大峡谷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灯笼洞抬头,蓝天也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约束了空间。</p> <p class="ql-block"> 站在密集的钟乳石下,洞外滴水如雨,这是水帘洞的感觉。王向导告诉我,钟乳石深处就藏着好多的蝙蝠,如果受到惊吓,会一哄而起逃离。</p> <p class="ql-block">图片和视频都拍不出最佳的现场效果。</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沿途的劳累都觉得太值了!</p> <p class="ql-block">灯笼洞,地处细水乡,故也叫细水洞,当地也有人叫蝙蝠洞。是海南户外最经典线路之一“三县穿越”必经之地。是白沙、儋州、琼中交界山顶上的一个天然溶洞,整个溶洞围绕着悬崖峭壁下方自然形成,洞长约100米,深约5米左右。(百度材料)</p> <p class="ql-block"> 在灯笼洞内的左侧,可以看到内侧还有一个需要涉水而过的溶洞。从外往里探视,可看到明晃晃的光线从顶上的洞口处倾泻而下,景致更为迷人,可见溶洞里的景观更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此趟没能深入的溶洞。</p><p class="ql-block"> 想起这么美的地方还没有机会在保留原生态的前提下开发,心里感觉很是遗憾。据王向导说,前几年政府也带过有兴趣的开发商过来,不知道何故搁浅了。</p> <p class="ql-block">遇上一条被惊扰的竹叶青小蛇。</p><p class="ql-block">在灯笼洞停留了约15分钟,看看时间已过11点半,才带着恋恋不舍的回程。</p> <p class="ql-block">回程也是一路随拍,尽量把最美的镜头呈现。因为比较安全好走的是溯溪路,能走的小路很多地段都是山蚂蝗,也许这辈子就只来这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溪水清澈、凉爽,环境优美、静谧。细水溪谷就是这么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巨大藤蔓伴生的熟透野果,看看就好,没敢流口水,更不敢摘一颗偿偿味道。呵呵~</p> <p class="ql-block">这些紫色的石头随处都是,虽然有硬度,质地却比较软,摸一下可以涂上一手的粉末。</p> <p class="ql-block">崎岖不平的路,一路上处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丛林行进途中,不知道在哪处拐角的腐败落叶处招惹到了山蚂蝗。有近十分钟总感觉裸露的脚腕痒痒的,低头一看,4只细如半根牙签的山蚂蝗已跟笔者结缘。</p><p class="ql-block"> 看见山蚂蝗吸附在脚腕上的刹那,心脏跳动已擂鼓一般,装着很平静的样子手指捻起小坏蛋弹了几次才甩掉。呼呼!赶忙又仔仔细细把整个裸露的地方检查了好几遍才放心继续走。</p><p class="ql-block"> 回程跟王向导坐在石头上休息时,又检查了一遍。没有!</p><p class="ql-block"> 这时王向导才跟我说,从溪流往上走,才不会遇上山蚂蝗,除非穿过丛林小路。还说在灯笼洞的顶上原有一条大路,是村民经常放牛的路径,因为牛群的原因,山蚂蝗堪比手指头大,听得我一阵阵心虚。</p> <p class="ql-block"> 细水溶洞作为一个天然、尚未开发的旅游景观,目前不收取任何门票。非常适合那些登山、探险爱好者探奇。顺便提醒一下,到细水溶洞,要顺着河流而上,所以,最好带上一双长筒水鞋或凉鞋,以便淌水过河。</p> <p class="ql-block">攻略提醒:想去细水溶洞,可以开车从白沙县城到细水乡,再到白水港村委会,停车在什好村右侧的河流顺河而上,跋涉约3-4公里,再穿过100多米的大峡谷,即可到达细水溶洞。(友情提示导航地址不是很准确哦)</p><p class="ql-block">据说在什好村,驱车直行出村口约3公里,停在一处橡胶林,可省下一段路程。前提是必须请个当地向导。</p> <p class="ql-block"> 细水溪谷和溶洞,一路上有着很想被开发又不想被过度商业开发的神秘雨林地带。心理纠结中感觉还是随遇而安吧,只待有缘人的地方,保留一方净土才是人类对大自然鬼斧神工最虔诚的致意!</p> <p class="ql-block">再见!细水秘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