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纪荣耀号游轮隶属于冠达世纪游轮,是其耗资近3亿元打造而成的新一代豪华巨轮,总吨位达15000吨,总长度为149.98米,船宽21米,一共6层甲板层数,游轮之大,令人惊叹。游轮一次最多载客量高达650人,虽然载客量比较大,但是丝毫不会觉得拥挤,因为游轮有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空间充裕。而且在用餐以及上下船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指引,全程都是井然有序的。</p> <p class="ql-block"> 世纪荣耀号游轮,聘用国内外顶尖游轮设计公司担任设计指导,邀请荷兰设计公司Studio-L操刀游轮室内设计,一如既往保持甚至超越了五星标准,在功能上既保留了世纪游轮白金系列世纪神话、世纪传奇的科技优势,装饰设计上又创新突破,追求游客极致体验为核心变革,再次引领长江游轮提档升级。世纪荣耀号,长江新一代绿色环保高端智能豪华游轮,集具安全、绿色、科技、智能、舒适的游轮性能和体验。装设“智能能效系统”,满足绿色与高效双重标准,是长江首艘获得中国船级社绿色船舶认证与智能能效证书的游轮,前瞻性、引领性地实现了安全、绿色、科技、智能、舒适五维指标,于2019年9月9日首航中国长江全域。</p> <p class="ql-block"> 当游轮缓缓驶离宜昌码头,我们的心也随之被这悠悠长江水带向远方。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似是岁月的长河,载着我们开启这场从宜昌到重庆的奇幻旅程,沿途的风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每一处景致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石牌村,是集自然山水、区域文化于一身的自然风景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4平方千米,位于长江流域,地处西陵峡灯影峡段,在两坝一峡之间。</p><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风景区还获得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称号,湖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湖北省十佳景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湖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吸引着中外各地的朋友前来观光。</p><p class="ql-block"> 2011年,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风景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内有古代巴楚文化、土家族、三峡人家文化,还有宜昌丝竹、皮影戏、三棒鼓等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包括长江峡江号子、宜昌丝竹、南曲、三音歌(兴山民歌)、薅草锣鼓。郦道元、李白、陆游、郭沫若等诗人也在此留下了许多诗篇。景区主要分为石牌要塞,洪荒时代,龙溪神韵,三峡人家。内有石牌抗战纪念馆、巴王寨、太极猫洞、龙津溪等景点。景区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属石灰岩风化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于西陵峡不受三峡大坝蓄水影响,从而保留了原始风貌。</p> <p class="ql-block"> 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 上挂帆明月峡",陆游的"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的"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陈毅元帅的"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等等,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灯影峡的景点。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 : 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 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走进峡江吊脚楼,峡江妹子载歌载舞,手中的红绣球飘飘欲落,这时清秀的三峡少女为您捧上一杯峡州清茶,您会觉得如梦似幻、亲切怡然。</p> <p class="ql-block"> 三峡好地方,古有诗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就是长江三峡的巫峡段。三峡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必游之地,也是贯穿中国东西部的重要水路交通。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得长江三峡水路变得平稳,更加适合安全行船,所以现今游三峡的最佳方式,就是乘坐三峡豪华游轮依次经过:西陵峡、巫峡、瞿塘峡,</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p><p class="ql-block"> 既壮美雄奇,又幽深秀丽的三峡,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成,坝区水位将抬高175米,以往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景色将大为改观,惟有两坝之间的灯影峡保持了真正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p><p class="ql-block"> 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属于长江西陵峡东段,横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9′—111°25′,北纬30°40′—31°20′,东西长31千米,南北跨度25千米,整个旅游区为276平方千米,旅游区南部和西部临近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紧接秭归县,北部与三峡大坝相融,东部与宜昌市点军区、西陵区峡口风景区相连。景区地跨夷陵区三斗坪、乐天溪乡镇,景区规划控制面积50平方千米, 距离长江葛洲坝17千米,距宜昌市区中心19千米,距三峡大坝19千米。</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军事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和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p><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三峡旅游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船游一天后从湖北到重庆境内</b></p> <p class="ql-block"> 乘游轮游三峡,仿佛是一场与千年时光的对话。当游轮缓缓驶入瞿塘峡,两岸峭壁如刀削般矗立,江水在狭窄的峡谷中奔腾,让人瞬间感受到 “夔门天下雄” 的磅礴气势。巫峡的云雾缭绕间,十二峰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中,巫山神女的传说更给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浪漫。</p><p class="ql-block"> 行至西陵峡,水流变得平缓,两岸的村落和梯田点缀其间,展现出三峡人家的烟火气息。站在甲板上,吹着江风,看着夕阳染红江面,会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文明的交相辉映。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更是让人震撼,它不仅是水利工程的奇迹,也承载着防洪、发电等重要使命,见证着国家的发展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游三峡,不仅是一次山水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能感受到自然的壮阔、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智慧与敬畏。当游轮驶离三峡时,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游客们登上甲板欣赏两岸风景</b></p> <p class="ql-block"> 瞿塘峡一般是指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是中国4A级旅游景区。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美称。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乡,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却最为雄伟险峻,峡以“雄”著称。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左边的名为赤甲山,右边的名为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长江辟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p> <p class="ql-block">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古人形容瞿塘峡“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沿江可见古栈道遗址、风箱峡古代悬棺、分壁墙、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等奇观,其中分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十分可观。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对峙,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故称夔门,古称瞿塘关,形成“西控巴蜀收万壑”,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p><p class="ql-block">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主要景点有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古栈道,风箱峡,粉壁墙,孟良梯,犀牛望月。</p> <p class="ql-block"> 夔门,雄踞瞿塘峡之首,亦是长江三峡之首,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其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形似巨门,故得名。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为三峡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夔门由两岸高山临江夹峙,南侧山峰名“白盐山”,北面山峰为“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妆,一个素裹,可谓奇景。郭沫若到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十贤堂初为北宋庆历年间所建,原名岁寒堂,后更名为忠孝堂、十贤堂,用以祭祀与夔州有关的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这些诗人或在蜀地做官,或游历至此,留下诸多佳作,雕像旨在纪念他们的文学成就和对当地文化的贡献。传承诗歌文化:诗人雕像作为诗歌文化的载体,能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古代诗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学成就。通过雕像,游客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深入了解其诗歌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诗歌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十贤堂内的雕像与景区的历史文化氛围相契合,有助于弘扬当地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白 杜甫</b></p> <p class="ql-block">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为 “诗仙”,其诗歌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如《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将进酒》等,在白帝城留下了诸多经典诗篇。</p> <p class="ql-block">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圣”,其诗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沉郁顿挫。在夔州期间创作丰富,如《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白居易 刘禹锡</b></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代表诗作 : 《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卖炭翁》。</p> <p class="ql-block">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 “诗豪” 之称,诗歌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如《竹枝词》《乌衣巷》《陋室铭》等,在夔州刺史任上创作了不少佳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陆游 范成大</b></p> <p class="ql-block">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诗作数量多,风格雄浑豪放、充满爱国情怀,如《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其入蜀为官期间也留下了与白帝城相关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范成大: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 “南宋四大家”,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如《四时田园杂兴》《峨眉山行记》等,在出仕四川等地时写下了不少相关诗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苏轼 王十朋</b></p> <p class="ql-block">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赋俱佳,词开豪放一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其在三峡地区的游历也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p> <p class="ql-block"> 王十朋:南宋政治家、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梅溪集》等,曾在夔州任职,对当地文化发展有一定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傅作楫 张朝墉</b></p> <p class="ql-block"> 傅作楫: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著有《雪堂诗文集》等,作品多描写山川风物与个人情怀。</p> <p class="ql-block"> 张朝墉:清末民初诗人,诗歌风格多样,有不少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感慨之作,如《半园诗钞》等。</p> <p class="ql-block">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白帝城原名是子阳城。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他手下的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并在此屯兵积粮,自称蜀王。后来势力越来越大,有了当皇帝的野心,于是就在瞿塘峡口自称白帝,这座城这就叫做白帝城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明代时,四川巡抚毀掉公孙述的雕像,以三国时期著名的白帝托孤的故事为蓝本,在白帝庙内供奉刘备、诸葛亮以及其他蜀汉功臣的雕像,所以到现在为止,白帝城的人文历史以白帝托孤文化为主。</p> <p class="ql-block"> 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诸葛亮雕塑与《出师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出师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卦图</b></p> <p class="ql-block"> 白帝庙托孤堂主要纪念的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和李严。刘备在病重时将刘禅托付给他们,体现了他对这两位重要臣子的信任和期望。诸葛亮和李严在刘备去世后,共同承担起了辅佐刘禅、稳定蜀汉政权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托孤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游轮商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正对。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其新馆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重庆三峡博物馆中的抗战岁月展览馆详细展示重庆经历大轰炸的整个过程,这是日本侵略中国板上钉钉的罪证,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缅怀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士与死难的同胞。</p> <p class="ql-block"> 《抗战岁月》,以丰富文物资料,突出表现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与牺牲。</p> <p class="ql-block"> 《抗战岁月》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常设展览之一。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这场英勇不屈的反侵略战争中,重庆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以其坚毅的勇气、惨烈的牺牲、卓绝的奋斗,谱写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类正义的壮丽诗篇。</p> <p class="ql-block"> “抗战岁月”常设展厅,了解重庆的近代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地区,保卫中国同盟所在地,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在英勇不屈的反侵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进攻中国东北沈阳,史称: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进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各界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的斗争也进入高潮,并成功收回王家沱日租界主权。 王家沱日租界,是重庆开埠后帝国主义在重庆建立的第一个租界,也是帝国主义在重庆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租界。</p> <p class="ql-block">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长达6年又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始于1938年2月开始,于1944年12月基本结束,期间共有超过24000名中国平民在轰炸中丧生。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展览馆里详细展示重庆经历大轰炸的整个过程。面对日机空中大屠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庆人民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罕见的乐观。他们英勇不屈,团结一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轰炸斗争,粉碎了日本侵路者对重庆进行 “政路” 轰炸和“战路”轰炸的阴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鬼城</b></p> <p class="ql-block"> 全国唯一的鬼文化景区,有2000多年的历史,不是很有特色,多数建筑是新建的。说是佛道儒融合,但没有体现其文化精髓,多数景点为配合鬼怪传说,建牵强附会的建筑,如三生石、孟婆汤、望乡台等。来到始建于明代的奈何桥,稍有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丰都</b></p> <p class="ql-block">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绵延近百公里,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码头,水运便利,重庆的码头文化因此逐渐兴起。</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重庆就因处于两江相汇,而水域通达,从朝天门码头到新建的寸滩集装箱码头,重庆码头一直是长江流域水运往来的要地,早年间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相关的就有五处之多。自古以来,重庆就因处于两江相汇,而水域通达,从朝天门码头到新建的寸滩集装箱码头,重庆码头一直是长江流域水运往来的要地,早年间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相关的就有五处之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挑夫</b></p> <p class="ql-block"> 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码头,船来人往,成群结队的搬运夫肩挑背扛,喊着响亮的号子。这座城市孕育的独特码头文化久而久之便闻名起来。</p><p class="ql-block"> 清朝巴渝十二景中的"字水宵灯",指的是当时重庆万家灯火的场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灯火是来源于船户。当时的重庆到了夜晚,最热闹、灯火通明的就是云集在码头边的这些船只,船上的人家聚在一起,或吃火锅,或聊天、赌博,灯火将长江照得通明,成为最早的“重庆夜景”。</p><p class="ql-block"> 码头文化的起因或许是为了抱团发展,更好地在严苛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推杯换盏割头换颈的江湖义气是最初的文化血脉,发展至今的码头文化再历经了工业时期、重庆开埠时期与陪都时期后也有了重新的定义,这个时代的码头已不单单只是交通的一个环节,而成了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磁器口</b></p> <p class="ql-block"> 重庆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是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被誉为“小重庆”。古镇始建于公元998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隐居于此而得名龙隐镇,后因瓷器贸易兴盛而改名为磁器口。磁器口古镇是重庆主城区内规模最大、最具巴渝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的文化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磁器口古镇,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景观,曾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彼时“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想感受地道的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民间文化,磁器口是最佳的窗口。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堪称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因而也被赞誉为“小重庆”。</p> <p class="ql-block"> 磁器口古镇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被赞誉为"小重庆",是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崖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磁器口古镇(998-1003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据说: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从地道仓皇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浪迹天涯。当他流落到巴蜀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后来,世人知道事件真相,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如此这般,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这个龙隐寺的香火从此更加旺盛,成为川东远近闻名的古刹。</p><p class="ql-block"> 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产量高,质地也好,远销蜀外。后来,随着工艺的进步,瓷器的品种也不断的增多,名气也骤然扩大了起来。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镇里的街道上忙里忙外的几乎全是外地驾船来装运瓷器的货商。</p><p class="ql-block"> 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时光如嘉陵江的流水,打磁器口缓缓经过,却又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因为水运方便,磁器口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重庆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干脆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p> <p class="ql-block"> 磁器口还有个更为传奇的名字——龙隐镇。相传建文帝朱允炆被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曾在巴渝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其后这附近的村落,被改称为龙隐镇。清朝初年,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创建了新工艺的“蜀瓷厂”,随着工艺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扩大了起来,鼎盛时期有70多家,“磁(瓷)器口”因而得名。 磁器口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至今日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城镇建筑,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粗犷的巴渝遗风,古色古香的茶馆,代代相传的码头文化,浩然正气的红岩遗址,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以及各种川剧清唱、火龙表演等民间艺术。磁器口古镇,不仅仅是一条石板路,让人沿街走过体会老重庆的风采。磁器口还有这种打开方式——磁器口后街用独特创意连接磁器口的古与今。这里有巴渝古建,游览至此,可以感受千年古镇的风韵,探寻巴渝气质;这里有记忆博物馆,留下时光的馈赠,还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磁器口。</p> <p class="ql-block">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于2004年3月建成,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站位于嘉陵江畔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6-7层,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同时,单轨列车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最大限度减小了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p> <p class="ql-block"> 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是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区的一个独特轻轨站点,具体位置在李子坝正街62号。这个站点因其独特的设计和地理位置而闻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李子坝轻轨站是中国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该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了“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即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p> <p class="ql-block"> 轻轨线路从商住楼的6-8层穿过,其中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列车穿越的长度达到132米,这种设计使得轻轨列车能够在居民楼的高层中间穿行而过,形成了“楼中有轨,轨中有楼”的视觉效果。为了减少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单轨列车采用了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p> <p class="ql-block"> 此外,车站和列车采用了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对居民楼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李子坝轻轨穿楼因其独特的设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少见,相关视频传到网上后迅速走红,成为了重庆旅游的一个必打卡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360度无死角观看轻轨穿楼的景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总的来说,李子坝轻轨穿楼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的热点,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建筑魅力和城市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后记</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是现代奇迹与自然的交融。行程伊始,三峡大坝便以其雄伟磅礴的姿态闯入视野。这座世界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宛如一座钢铁长城横卧在长江之上 。巨大的坝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游轮缓缓靠近,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大坝将奔腾的江水驯服,高峡出平湖,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和大坝的轮廓,现代工程与自然风光在此完美融合,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也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真谛。</p><p class="ql-block"> 西陵峡是山水田园的诗意长卷。进入西陵峡,仿佛踏入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画。峡谷两岸奇峰罗列,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碧绿的江水在峡谷间蜿蜒流淌,水波荡漾,清澈见底。江面上,不时有轻舟划过,渔夫的号子声在山谷间回荡,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沿途还能看到古老的村落,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江边,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好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巫峡则神秘梦幻的人间仙境。巫峡,无疑是这场旅程中最具诗意与浪漫的篇章。云雾缭绕的山峰在江面上若隐若现,仿佛是仙境中的琼楼玉宇。巫山十二峰宛如十二位仙女,亭亭玉立在江边,其中神女峰最为著名,她那孤独而又优雅的身姿,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为巫峡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江水在峡谷中缓缓流淌,船行其间,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我们站在甲板上,任由微风拂面,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内心也变得澄澈而空灵。</p><p class="ql-block"> 瞿塘峡是雄伟险峻的自然奇观。瞿塘峡以其雄伟险峻而闻名,有 “天下第一峡” 之称。当游轮驶入瞿塘峡,两侧的山峰如刀削斧劈一般,陡峭的石壁直插云天,仿佛要将天空劈开。江水在这里变得湍急汹涌,奔腾的江水拍打着两岸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夔门的峭壁上,刻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这些文字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站在船头,迎着扑面而来的江风,我们深深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也对古人笔下 “夔门天下雄” 的诗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白帝城是历史沧桑的千年回响。白帝城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登上白帝城,俯瞰整个长江三峡,心中涌起一股思古之幽情。古城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豪情。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让人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从宜昌到重庆的游轮之旅,是一次穿越自然与历史的奇妙之旅。这一路,我们领略了长江三峡的壮美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也探寻了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体会到了岁月的沉淀与传承。每一处风景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每一段经历都让我们刻骨铭心。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对大自然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史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摄影 : 利军</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 an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