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根之礼赞

颍川世泽

<p class="ql-block">榕树根礼赞</p><p class="ql-block"> 榕树有很多种,在南方街道是最常见不过的绿化树种之一。我等三五好友常在绿树成荫的步道上消遣闲暇时光,每次路过那棵榕树下,总忍不住驻足凝望,细细观详。它粗壮的根系如常劳作之人暴起的青筋,倔犟地隆起在地面上,硬生生将平整的地砖顶出几道裂缝。这让我想起在郊外乡村旁的那株古榕,它的根须早已和青石板合成一体,成了村民乘凉和孩童们最爱的天然座椅。</p><p class="ql-block"> 榕树根最令人惊叹,是它那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那些悬垂的丝丝气根,起初不过细若游丝,却在触及大地的瞬间焕发出惊人的力量。记得有一年台风过后,街道边的榕树被狂风吹的东倒西歪,枝叶光秃,硬是靠新生的支柱根重新站稳了脚跟。据资料载,它的根系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酸性物质,连最坚硬的岩石也能慢慢蚀穿,这份柔中带刚的韧性,真可谓以柔克刚,坚韧不拔。此等精神令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以鼓舞。</p><p class="ql-block"> 在生态系统中,榕树根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它的根系网能覆盖很宽阔,树冠茂盛为一些小生灵构筑起温暖的爱巢。我曾见过麻雀等小鸟在树杈上筑巢,蚂蚁沿着根须排成长队,也有一些不知名称的植物寄生在它身上。更神奇的是,科学家发现榕树会通过根系给生病的同伴输送养分,这是一份守望相助的情谊吧,这不正是我们人类社会最该珍视的吗?</p><p class="ql-block"> 榕树根在岭南文化里,早已超越了植物本身的意义了。榕树一般都在村口,在乡村,它是出外游子心中的乡愁符号,它又是“伯公树”,也叫“社皇公”,因村里的人们常常在树根上扎上红绸布,挂上红彩,用于祭拜和祈祷求福还愿。是村里议事的天然凉亭,或者说是“议事堂”。曾记得儿时的夏夜,孩儿们总爱聚在榕树根旁纳凉,听大人拉家常和讲故事,长大后出外求学,工作生活在城市。如今城市里的榕树根,有的被水泥封住,有的被改造成景观,但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就像我们这代人,既守着传统的根,又要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土壤,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在这绿荫步道上闲情逸致,好不惬意,望着眼前这一棵棵榕树,它根之发达、坚韧、锐意、刚毅,令我顿悟:它的根之所以能穿石破土,是因为有一种永远向着大地深处扎根的力量。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榕树根那样,既要蓬勃向上的锐意进取,更应保持向下生长的定力。那些看似束缚我们的传统,其实正是滋养新枝的沃土;那些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终将成为我们生命年轮里最坚实的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