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翻查这本《新华字典》,突然意识到,它在我所有的物品当中,是保存最长时间的。尽管它非常廉价,购买时只花1.10元(定价)人民币,但它在我的生活工作中,给予了一定的帮助。看它现在书皮磨损,书页泛黄,有两页已有撕裂,多么像现在沧桑的自己呀!</p><p class="ql-block"> 这本《新华字典》是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购买的,至今已经有近半个世的时间了。虽然经历过工作的调转(从学校到机关)、环境的变更(家就搬了三次)、地域的变换(工作是跨省变动)。抛弃了不少物品,然而,这本《新华字典》和大部分书籍,却始终带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我们50后这一代人,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出生时赶上经济困难时期,读书时赶了上山下乡,工作时又赶上解聘下岗。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被选拔推荐去上学。那个年代上学、都是要通过生产队、公社层层选拔推荐,县市级有关部门政治审核和体检合格批准后,才能成为一名工、农、兵学员。没有自愿选择,只有听从分配,我走进了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盼到,又重新回到了课堂,可是,当时学校执行的是‘开门办学’教育方针,大部分时间是走出课堂,到工厂学工、到农村助农,真正坐在课堂里上课的时间是很少,因而我们学到的知识也是很有限的。几年的学习生涯结束,可以说,我们获得的文凭和知识水平是很不匹配的。</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瓶不满,半瓶逛荡’地走出了校园,内心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否胜任教学工作,信心不足,可以说是忐忑不安地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最初还好被分配到农村一所"带帽"小学,即主体是小学,附带几个中学班级,我任教中学班课程。倒是没有觉得怎么吃力,因为我没有上学前,就是民办教师。半个学期后又调到市里一所“带帽"中学,而且是市里的重点学校,虽然我还是任教初中语文课程,但是此时就不同彼时了。因为是市里的重点学校,因而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水平的要求,都是要求有一定水准。此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些不足了,暗想:可别误人子弟呀!当时我的每月工资是36.5元,我就省吃俭用,拿挤出的钱来去买有关方面的工具书,这本《新华字典》就是其中的一本。当时因学校离家远,就住宿在学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每天除了教课时间,几乎都熬在办公室里,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那段时间是我参加工作中最累、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书山有路勤为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学校的表扬。那时还没有开展评选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的表奖形式,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口头表扬,就是当时最高的表奖了,我没有白费工夫,很是欣慰。工作中我经常请教这些工具书,我內心已经把这些书视为我的‘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1980年我又调转到市工商局工作,当时政策是计划经济,集体和个人倒买倒卖物资从中获利,是被视为投机倒把行为,而且被做为专项运动,予以严格管理从重打击的。鉴于此,局里抽调18个人,成立了经济案件检查科,一位科长,我负责內勤,其余16人分三人一组、两人一伙,很抓经济投机倒把案件。內勤工作內容是:收缴、保管、处理罚没款和物资;起草《案件报告》和《处理决定》文件。工作性质和内容变了,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我又买些有关书籍,武装自己。当时的工作状态是,我留守办公室,科长和其它16人都抓案子调查取证工作,最后案件的《处理报告》和《处理决定》都归到內勤起草定稿,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工作量和压力是有多么大!还是这本《新华字典》、《词典》和有关方面的书籍帮助了我,新工作,新名词,我随时请教‘老师’,使我圆满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任务,还被评选为市级"先进工作者“,我的工作成绩的取得,与这些特殊‘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1991年我又经历了一次跨省的工作调转,来到辽宁省丹东市体改委工作,负责各省市,经济体制改革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报告工作。随身而行的当然是少不了这本《新华字典》和《词典》这两本书了。记得在赴往辽宁时,我只带了一套极其简单的行李,一个旅行包和不足两仟元的‘票子’,然而,却带了足有二、三十斤一箱子的书籍。在此岗位工作直至退休。工作期间多次得到了省、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信息员"的奖状和物资奖赏,还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品。这些荣誉的取得,当然是归功于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帮助、个人的努力,毋庸置疑也与我的‘老师’们的无私给予有一定关联的。</p><p class="ql-block"> 从市发展改革委退休以后,认为刻苦学习修为自己,忙忙碌碌工作了大半辈子,也该放松自己了,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呵呵!用现代的话说是"开始转型",也就很少读书,看报或写点什么了。喜欢做些废物利用、旧物改造、学做菜肴、手工编织和十字绣什么的,特别是爱上了旅游,每年的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的时候,就结伴同学好友观光游景……。就这样把我的‘老师’束之高阁了,有一年我姪女儿来我家,还把我的《词典》给要去了。直到疫情的突然降临,因被封控禁行,无所事事。这才又拿起书看或写点什么。尤其是喜欢欣赏美友们的《美篇》作品,我也就开始学习写作《美篇》了。这又需要请教‘老师’了,自然地又把老师请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呵呵!我想美友们会早己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利用智能手机和电脑查询,不是即方便又快捷吗?是的,说的太对了。我也尝试应用过,但是,因为人老眼花,反映迟钝,记忆也不好。操作起来既费劲又出错,点错键子是时有发生的,有一次把好不容易写的草稿都弄丢了。所以,我还是用笨方法,请教我的‘老师’吧。</p><p class="ql-block"> 这本《新华字典》和书籍,帮助和陪伴了我近半个世纪,提高了我的知识水平,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促进了我工作能力的进步,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由衷的珍惜和感谢它们!</p><p class="ql-block"> 2025.6.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