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意象与思维(第六章)

流水无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意象的创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的“创造过程”,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信息元素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运用主观意识和已有的审美经验,把获取的信息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改造,并渗透自己的情感,从而创造出与自己心境相融合的复合形意象和意象群。这一渗透过程,不仅体现了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信息和灵感来源,也为艺术构思、艺术形象的塑造、艺术语境的创建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创造阶段的意象与效应“加工阶段”的意象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主要涉及到艺术创作过程中一些细节的陈述,这一阶段是艺术创造的发生阶段,体现在“艺术发现”的观察和“创作动机”的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艺术发现”是创造动机的最早契机和基础,涉及到摄影师运用创作性思维审视外在事物,构成审美趋向所获得的视觉感悟。这一过程包括从日常事物中掘拙新成分或新特征,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和意蕴,以及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与方式。而“创作动机”则是驱促摄影师投入艺术创造的内在动力,是艺术创作能否完成的关键,是摄影师的心理状态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创作动机”与内在的创作需求分不开,其动态轨迹包括内在需求“易感点”与外在“触媒”的碰撞,促成创造意识的形成‌。这一阶段不仅涉及到摄影师的创作过程和心理动态,还包括了摄影师如何运用表达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艺术创作,摄影师能够将内心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艺术表达,从而实现审美的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度理解。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摄影师个人能力和技巧的考验,也是对艺术、对社会、对人生的自我审视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艺术发现并非偶然,是摄影师长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的一种积累形式。具体来说,“艺术发现”需要“感性材料的‌积累”,这也是摄影师艺术修养的一种沉淀。摄影师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和体验,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摄影师运用个性的审美感知和敏锐的观察力,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和提炼,从而形成对外界事物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积累了足够多的感性材料后,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向,摄影师试图寻找到能够表达内心情感的积累素材,构建个性化审美的融入点,最终获得一种意象表达的独特领悟。这种领悟可能是对生活意义的全新理解,也可能是对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创新。这个过程是摄影师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物象相互作用的交融,它既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家个性特征与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理活动的交融过程,不仅仅是感官的直接反映,还是摄影师的审美经验和创造性思维对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反映,是个性情感在创造中的主导和融合的反映,是个性化情感呈现的过程。从观察、选择、拍摄到后期处理,每一步都是情感状态的直接呈现。而情感的融入则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摄影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涉及到创作者的情感状态、观赏者的心理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性,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感应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情感是人类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摄影师的情感表达源于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是人们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种主观认知与评估,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将内心的情感具象化、形象化、视觉化,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释放,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寻觅和探索。其意在创造过程中的情感释放,让摄影师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因此,观众通过视觉感知作品的外观形式,然后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审美特性对作品进行内容识别,促进作品内容信息的有效传递。当观众在作品中寻找到与自身心中情感相似符号时,能够诱发他们的心理反应,在感知的过程中增强对作品的情感投入和认知程度,会结合自身的情感经验对作品进行深度的解读。这种解读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认知与共鸣,增强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象创造阶段的情感融入,是一个涉及到摄影师创作心理、情感表达以及观众感知的复杂过程,也是摄影师独特的审美感知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的呈现过程,是对现实生活中创作素材积累、筛选和感悟的过程。这些过程不仅展现了摄影师的情感状态,也体现了摄影师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 摄影师的个性情感经过“创作动机”的选择和表达得以展现,这种选择和表达基于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使得摄影师更好的理解观众的观赏需求,提升作品的情感表达效果,使得摄影艺术在情感传递中更加饱满和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www.www.www.www.www.www.</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的意象与思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意象与思维</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 意象的类别</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 意象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第四章: 意象的对照</p><p class="ql-block"> 第五章: 意象的效应</p><p class="ql-block"> 第六章: 意象的创造</p><p class="ql-block"> 第七章: 意象的提取</p><p class="ql-block"> 第八章: 意象的层次</p><p class="ql-block"> 第九章: 意象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