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漫展,coseplay,有感

感谢有你们

<p class="ql-block">  她要去参加漫展,这身行头都是她自己制作的,光画和制作这个头上的钟表,花费了好几个周末。为这次漫展,准备有好几个月了吧。她说,她cose的这个人物叫但丁。</p> <p class="ql-block">  今天,送孩子来,我一直跟她到酒店四楼,看着她一遇见coser,眼睛亮起来的样子,闪闪发光。在电梯碰到穿同样游戏人物cos服的人,孩子兴奋得不行 ,激动劲儿,就像突然遇到了久违的懂自己的亲人 。</p><p class="ql-block"> 一下子熟络起来,聊爱好,吧唧、谷子这些专属“暗号”,分享着新收到的周边,交流着游戏角色,眼里全是藏不住的欢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晚和她一起精心准备无料时,我还没有理解,这些有这么好玩吗? 但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懂了,和Labubu一样。这就是这一代孩子们的情绪价值。他们交换谷子、吧唧,本质是在找同频的人。那些二次元角色、周边,是他们情绪的 “锚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前总不太明白孩子为啥痴迷这些,今天真实感受到了,也终于懂了。在这里,没有外界的不理解, 只有“哇你也喜欢这个角色”的惊喜,交换的不只是各种无料有料,更是一份份纯粹的热爱和满满的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 抛开资本运作不提, 作为父母,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情绪同频,这些专属 “暗号” 黑话。是外人不懂的共鸣,是被理解、被接纳的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趟漫展,我收获的,是读懂孩子青春密码的契机,他们追的不只是角色、谷子,更是成长中的情绪星光。</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她们这一代,青春的样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