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贵马十八坡-贵阳马拉松赛记

西岭汶石

<p class="ql-block">《挑战贵马十八坡-贵阳马拉松赛记》</p><p class="ql-block">贵阳,贵州省会,是离昆明最近的省会城市,乘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云南、贵州都属于云贵高原,云贵历来就是一家,昆明、贵阳也是一对姊妹城市。我在部队工作期间,时不时会去贵阳出差。转业到民航工作后,也去贵阳开过会。因此,我对贵阳市并不陌生。</p><p class="ql-block">贵阳马拉松是贵州省规模最大,也是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的一场赛事。贵马是以坡多、坡长、赛道虐人而闻名全国。但这也是贵马的特色,或者说是贵马的魅力所在也不错。正是因为贵马的坡多,所以很多跑友都想来挑战贵马十八坡。这也使得贵马的名额紧俏起来。我去年报名跑贵马,结果竟未中签,没跑成。今年在董总的帮助下,终于中签。</p><p class="ql-block">今年贵马定档6月15日7:30开跑。6月14日清晨,我和建英、启武满怀期待踏上前往贵阳的高铁。一上车,惊喜地发现车厢里很多是云南的跑友,大家兴奋地交流着参赛计划,车厢里洋溢着热烈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列车抵达贵阳,迎接我们的是火辣辣的大太阳,30℃的高温让人瞬间汗流浃背。说是“爽爽的贵阳”,实际上贵阳的夏天也挺热,比起四季如春的昆明,差得很远。天气热,使得我们顾不上欣赏这座城市的风光,而是直奔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领取参赛包。一路上,我心里直打鼓:这么热的天,明天马拉松可怎么跑?领完参赛包,疲惫与燥热让我们无心游玩,在会展中心附近的汉庭酒店安顿下来后,去品尝了著名的贵阳牛肉粉,鲜美的味道暂时驱散了对天气的担忧,随后便回酒店养精蓄锐。</p> <p class="ql-block">当晚,和董文、王红兵等昆明跑友相会聚餐,贵州酸汤鱼的独特风味让大家大快朵颐。没想到,吃完饭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密集的雨点落下,气温也随之下降。这场及时雨,仿佛是上天给跑友们的一份惊喜,让我们对第二天的比赛又燃起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6月15日一早起床,早餐后,我们前往起跑点检录。今年贵马规模空前,全马、半马、10公里、欢乐跑四个项目吸引了35000人参赛,选手们分为A - F 5个区,全马、半马按成绩混合排区的新规则,让比赛更加公平合理且有序。我和建英被分在C区,满心期待地等待发令枪响。</p> <p class="ql-block">7点30分,随着一声枪响,选手们如潮涌般的冲了出去。我们被人流裹挟着往前走,到达拱门就用了5分钟。果然如跑友们所说,贵阳马拉松“坡马”的称号名不虚传!刚跑了七百米,一个大坡就横在眼前。坡又陡又长,但我们因为是刚开跑,体能还行,就没停步,一股劲往上冲。贵马的赛道是一个坡连着一个坡,起起伏伏,几乎没有平坦的路段,甚至到41公里还藏着一个“大魔王”坡。</p><p class="ql-block">不过,幸运的是,当天的天气格外给力,阴天伴随着丝丝细雨,20℃左右的气温,简直是跑马的绝佳条件。回想前一天的酷热,不禁暗自庆幸。比赛前期,赛道上人头攒动,根本跑不开。到3公里处,欢乐跑选手分流而去;到7公里处,10公里的选手分流而去;到15公里时,半马选手也踏上了另外的赛道。这时选手大大减少,赛道才显得宽敞。贵马总规模是35000人,但跑全马的选手只有6000人。半马的12000人,其余的都是10公里和欢乐跑。</p><p class="ql-block">当天建英一直陪着我跑,并不时地提醒我吃能量胶和盐丸。每到一个补给站,她都去帮我拿水、拿饮料。这次贵马的补给也不错。除了水、饮料、水果、小吃,还有牛肉干、卤鸡块等特色食品,甚至还有雪糕。赛道上的能量胶和盐丸供应充足,完全能满足选手们的需要。完赛后,还有稀饭、八宝粥、牛肉粉等等当地小吃,让选手们大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贵马的赛道都在城区,主要是在观山湖区。赛道沿途经过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观山湖公园、阅山湖公园、西普陀寺等景点,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视觉体验很好。贵阳的观众也还算热情,沿途都有身穿民族服装的市民载歌载舞(多半是政府组织的)为选手们加油。当然,比起兰州马的氛围还是差一些。实际上,全马的后半程观众就很稀少。好在沿途的摄影师不少。在39公里处,我们还遇见了东哥(向东驰)他帮我们拍了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贵阳这座“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城市,让贵马赛道充满挑战,也别具魅力。每一个上坡都在考验着体力和意志,每一个下坡又充满了速度与激情。在建英的陪伴下,我状态不错,始终保持着六分多的配速,除了进补给点,一直奔跑,没有停歇,即使是上坡也咬牙坚持,不停步,不放弃。终于,在奔跑了4小时44分38秒后,我们冲过了终点线!终于征服了十八坡!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喜悦与自豪。我和建英在拱门前拍照,定格这一瞬间。实际上,我看了看手表,十八坡的总爬升只有340米,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人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对平原地区来的人确实是不太友好。</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简单休整后,等高总回来,我们匆匆吃了碗鸡汤米线,便踏上返程的高铁。这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贵阳马拉松之旅,就这样圆满落幕,但十八坡上的每一步,都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马拉松赛道上继续奔跑!能征服十八坡的贵马,还有什么马不能征服呢?这真是:</p><p class="ql-block">贵马十八坡,一坡连一坡,坡坡虐人;</p><p class="ql-block">跑马靠拼博,迈步再迈步,步步向前。</p><p class="ql-block">补记于2025年6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