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毕泗振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 一代名将百世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有幸和张震首长相识,并在工作中接受他的领导,聆听他的教诲,得到他的关怀。他那独特的名将风范,每每跃然眼前,常常萦绕于心,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领导拟制国防大学编制方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0年年初,张震由总后勤部长改任副总参谋长,分管全军部队训练和院校培训。当时,我是总参军务部的参谋,分工院校组织编制业务。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参加总参办公会和首长召集的院校工作方面的会议。就这样,和首长接触的机会多了,逐渐熟悉了起来。在我最初的印象中,首长待人谦虚、诚恳、和蔼、直率,对我们这些"小字辈”非常热情,让人感到可亲可敬。</p><p class="ql-block"> 1985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并由张震副总长负责,从三总部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筹备领导小组。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筹备小组的工作,在首长领导下,负责拟制三大学院合并后的国防大学编制体制,规划培训学员数量等。能在首长直接领导下工作,非常幸运。首长对院校建设很熟,工作很有章法。筹备工作一开始,首长就指示我们:三大院校都是大军区级单位,现在合并成一个,编制机构设置一定要适应这种新情况、新变化;三大院校合并后,是全军唯一的最高级的综合性指挥院校,培训对象是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的军、政、后高级指挥干部,班次设置和学制要有区别,针对性要强,知识结构层次要高。管理机构和教研单位的设置,要贯彻"横宽纵短"的原则,面向基层,面向教学,实行团一级的工作方法。我们按照这一要求,在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制出国防大学编制试行方案。张震首长非常满意,很快就上报中央军委。</p><p class="ql-block"> 1985年12月24日,邓小平主席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并题写校名。拟制编制方案工作进展顺利,无疑得益于张震首长的缜密思考和有力领导。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位老帅及原三大学院主要领导的意见;二是深入部队听取大家对培训学员、学习内容、学制设置的意见;三是拿不准的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取得领导的指示,避免出现偏差。据我所知,其间首长多次向杨尚昆副主席请示汇报,涉及地方政府的事还向国务院及当时主管教育工作的李鹏副总理请示汇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破解"三院合一"难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大学院合并前,在职干部有2000多名,而当时拟制的国防大学试行编制只能安排1000人。干部安置是筹建工作的一大难题。考虑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军委最初考虑由国防大学首先根据工作需要选调干部,其余的由原三大学院分别善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安置。张震校长深知这是军委对新成立的国防大学的关心,但考虑国防大学刚刚成立,对干部有一个考核、了解的过程,要办好国防大学,需要调动和发挥所有干部的积极性,而且三大学院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部队选调来的优秀干部。于是他和李德生政委商量,并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向军委建议:将三大学院的干部全部接收过来,逐步予以安排。这一建议被军委采纳,尤其受到广大干部的欢迎。后来,由于军委决定成立后勤指挥学院,国防大学实际接收了原军事学院、政治学院的全部干部和原后勤学院的一个教研室。张震首长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 “保证人有其位,定编不定人,优化组合,只升不降”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机关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工作。第一步,对已达到或即将达到离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妥善安置离退休;第二步,机关对口合并,教研室按相近专业合署办公;第三步,任命各级领导干部,多数平职使用,少数提升使用,但不降职使用。由于考虑周密、安置得当、措施有力,至1986年7月底,合并后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定位全部完成,全校干部"各得所需,各站其位,各有事做”,思想稳定,同心同德,保证了秋季学校正常开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率直、大度的处事风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总参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队院校工作办公会上,主持会议的同志看大家说得差不多了,就顺口说了一句:"乱七八糟的都说完了,请张副总长作指示!”张震立即纠正这位同志的言辞,指出:"你怎么这么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好嘛!"这位同志当即向与会人员诚恳道歉。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张震的人格魅力。他总是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但对部属要求十分严格,为人耿直,有话说在当面。</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一次总参在京西宾馆召开编制座谈会,张震首长主持会议。一些同志对编制具体设置多有争论。有位参谋发言时情绪失控,说了句很不理智的话:"我们部队的编制都让一些老革命搞乱了! "话一出口,全场惊讶,很多同志认为这位参谋闯了大祸了。但张震却幽默地说:“没关系,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继续说。”会议重新恢复了平和的气氛,大家继续发言。</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校常委会研究学校试行编制方案。当我汇报到大家不同意单设外语教研室时,首长就打断我说:"你就是不懂教学,我说过多次了,你还提反对意见! "李德生政委马上接话:“这不是他个人的意见,人家分管这项工作,反映群众意见嘛。”首长停顿一下,转怒为笑,说:“不管我怎么批评他,他有不同意见照样说,继续汇报。"事后,首长单独找到我,解释为什么要设立外语教研室,并让我多做说服解释工作。我这才理解首长的意图,学习和掌握外语,是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国际交流的需要。也符合当时学校干部和教员外语水平还较低的实际状况。</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工作中,首长很喜欢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对一些有失分寸的话都能听得进、容得下;回应别人的意见有分析、有教导,充分说理。他那种率直大度、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使人由衷敬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哨兵要带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学校管理工作,张震校长要求很严,也很细致。一天早晨,他到各岗哨巡视执勤情况。来到东大门时,他要求岗哨掏出手枪检查。岗哨回答:“没有带枪。”首长问:“那你枪套里是什么? ”岗哨回答:“旧报纸。”首长很生气地反冋:“报纸能顶枪用?! ”</p><p class="ql-block"> 上班后,他把我叫过去,问我岗哨不带枪是谁规定的,我如实回答,因为怕出事。他又问:"这是哪里的规定? "我说是我规定的。首长一听大声说:“你胆子够大的,竟敢让哨兵徒手执勤!从现在开始,哨兵上岗必须带枪。"我回到军务部立即布置,给每个岗哨都配备了枪支。</p><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首长巡视执勤时发现有枪无弹,又严厉地批评了我:"有枪不配弹,不如烧火棍! "并且教育我说,当兵的带武器天经地义,武器是战士的生命,不要单纯把战士带武器看成是负担,甚至拿枪做样子、吓唬人。首长还特别叮嘱我,要对战士进行执勤教育,确保安全,通过带枪上岗,培训战士的职责感和战斗作风。我遵照首长指示,为每个岗哨配发了子弹,并进行哨兵职责教育。此后,各个哨位上都是荷枪实弹。姿态威严的哨兵,展现了国防大学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绝对不准打骂体罚战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国防大学军务部任职期间,张震校长给我讲得最多的,就是要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关心爱护战士,绝对不准打骂体罚战士。他一生爱兵如子,早已传为佳话。每年新兵集训期间,他都要到训练大队看望新战士,而且必问有没有打骂体罚现象,官兵关系好不好。如有打骂体罚现象,不管什么具体原因,必定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直至调离。</p><p class="ql-block"> 一次学校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参观见学,在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指挥作战的地方,墙上至今留着"不准打骂士兵"的标语。见此,首长把我招呼过去,指着墙上的标语严肃地说,红军时期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有这一条。据说现在部队还存在打骂体罚战士的现象,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必须坚决改正。你们军务部是管兵的,要带头落实这条要求。对张震校长的指示,我牢记在心,并付诸实施,由于我们严格贯彻了首长指示,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国防大学一直没有出现打骂体罚战士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不要动不动就罚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某集团军军长来国防大学办事,他的小车司机把车停在了禁止停车的地方,被学校警卫人员发现,按规定罚了款。为这件事司机跟警卫吵了起来。事情很快反映到张震校长那里。他明确指示:校园内一律不准张贴罚款规定。校园秩序严格管理是对的,但要坚持说服教育,纠正违章要讲明道理,不要动不动就用罚款的办法。遵照张震校长的指示,我们清除了校园内所有罚款标志,并明确标示出停车位置。同时对警卫人员进行了文明执勤、以理服人的教育。此后,学校改进内部管理,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外来办事人员提供方便,对停错位置的车辆,耐心解释,让其移到规定区域。此后,再也没有因为停车发生争执的情况,学校秩序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张震首长让我感动的事情还有许多。他任国防大学校长时,春节到我家拜年。他知道除夕是我的生日,还给我送生日礼物。他离开国防大学后,只要有机会都会和我见见面,了解我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给我很多的帮助和教育。可以说我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老首长的直接关怀和教诲。首长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我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基本一系主任)</b></p> 谢绝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