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規模最大、恓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更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世界人民的胜利。</p><p class="ql-block">2025年也是杨靖宇将军殉国85周年,重温抗日战争年代血与火的光辉历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化名张贯一,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1927年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到东北工作,任抚顺特支书记,曾被捕入犾。</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滿洲省委代理书记等职。1932年后历任盤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共南滿省委委员等职。1937年12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山遭到大批日伪军包围,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5岁。</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28基地完成试验任务后,前往位于靖宇县西南6公里处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参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p><p class="ql-block">来到陵园正门,门牌楼上“杨靖宇将㽚殉国地”八个蓝底金字,由陈云同志题写,背面是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字。穿过牌楼,一条条长石铺就的甬道,通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甬道两边是高大挺拔的青松。</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西侧是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展室内以东北沦陷、満州烽火、豫南英才、受命北上、建立抗联团结御敌。通过大量实物,照照片,图像,文字,再现了将军殉国前的战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那棵杉松树下,回望将军殉国的最后時刻。一九四0年二月二十三日由于叛徒告密,他被日伪军包围在这棵杉松树下。日伪军先是劝他投降,他毫不理会,连续射击,他弹无虚发,敌人在他面前一个个倒了下去。最后杨靖宇将军胸膛被一棵子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五岁。他牺牲前,几天来,他一粒粮食也没有吃下,只吃些枯草和树皮,饿的实在迈不动步,就从衣上扯下棉花揉成小球裏着雪吞下去。而且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森林里露宿。仍然巧妙地同敌人周旋。</p> <p class="ql-block">1957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为杨靖宇題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在哈尔滨烈士纪念馆瞻仰杨靖宇头颅后,题诗《咏杨靖宇将军》:“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斾满山河”。</p> <p class="ql-block"> 1931年日夲侵略者悍然策动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制造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创伤。</p><p class="ql-block">杨靖将军在国难当头之际,以万死不辞的勇气,以骁勇善战的雄姿,以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慷慨悲歌,彰显出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強暴,血战到㡳的英雄气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