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一早从亚眠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在上午十点半之前赶到了巴黎,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卢浮宫,这座艺术的殿堂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是此行游客最多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190年,原是防御堡垒,后经多次扩建改造,14世纪成为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改造成公共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历经800多年发展,成为如今集古典宫殿与现代博物馆于一身的建筑群。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其收藏的稀世珍宝定能让您眼界大开。</p> 贝聿铭与卢浮宫 <p class="ql-block"> 站在卢浮宫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玻璃大金字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字塔闪闪发光,仿佛是一座通往艺术世界的时空之门,又像是卢浮宫张开的双臂,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来访者。</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贝聿铭只是建了一座金字塔, 今天才知道是彻底改造了卢浮宫 ,用伟大不足以形容贝聿铭造就的世界第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其实只是整体改造的冰山一角。贝聿铭对展览空间的扩容、参观动线的改造、展览空间的提升、辅助配套的完备,才是真正让卢浮宫脱胎换骨,成为世界第一博物馆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玻璃金字塔只是入口广场的上盖设计,或许设计太出色,掩盖了其他更为重要的改造。</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个金字塔并没有得到巴黎市民的认可,他们认为卢浮宫是法国古典建筑的代表,而玻璃金字塔的现代风格与原有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引发公众和媒体的激烈反对,甚至被称为“巴黎的伤疤”。</p><p class="ql-block"> 贝聿铭力排众议,建成了这个金字塔,建成后,玻璃金字塔逐渐被公众接受,成为卢浮宫的标志性元素。</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没有贝聿铭,就没有今天的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外观。</p> <p class="ql-block"> 金字塔作为入口,下方是巨大的地下大厅(拿破仑厅),连接卢浮宫三大展馆(黎塞留、德农、叙利),解决了游客分流问题。</p><p class="ql-block"> 玻璃材质允许阳光透入地下空间,减少照明能耗,同时营造明亮通透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地下大厅解决了几个展馆之间的连通,在展馆里迷了路,只要一直往下走,就能返回这里。</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两个倒三角。</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馆藏文物非常丰富,拥有上至公元前7000年下至19世纪中期大量的历史文物宝藏,设有九个策展部门,总共有38万多件艺术品,涵盖绘画、雕塑、装饰艺术、考古文物等多种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怎么会有这么多藏品?有人说是掠夺其它国家的,这话并不全对,来源途径大致如下:</p> 镇馆三宝 <p class="ql-block"> 走进卢浮宫,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迷宫。走廊两侧、展厅内外,到处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每件艺术品都认真看,一整天都不够。</p><p class="ql-block"> 我们决定先看三件镇馆之宝: 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看完后其它展品能看多少就看多少。</p> <p class="ql-block"> 在去看断臂维纳斯的路上,经过了埃及馆。</p> <p class="ql-block"> 先看到的是《米洛的维纳斯》,她静静地矗立在展厅中央,高贵而典雅。尽管失去了双臂,但她的美依然让人惊叹不已,那种残缺的美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让人不禁感叹古希腊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仿佛能透过这座雕像看到几千年前古希腊文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米洛的维纳斯》:又称为《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爱与美神阿弗洛狄忒的化身,创作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之间,1820年在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被发现,由大理石雕刻而成,高2.04米,虽双臂缺失,但姿态优美,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 </p> <p class="ql-block"> 接着去寻找《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远远地就看到了站在旋转楼梯处那座充满动感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创作于约公元前190年,是为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原安放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石崖上,高3.28米,女神虽头和手臂丢失,但动感十足,衣裙褶纹生动,展现出希腊化时期高超的雕刻艺术。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了《蒙娜丽莎》的展厅。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争着一睹这幅世界名画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第一眼的印象: 哇~~好小!!与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看到了那幅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蒙娜丽莎都好像在温柔地注视着你,她的微笑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让人沉浸在艺术的遐想之中。</p> <p class="ql-block"> 《蒙娜丽莎》: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于1503年-1506年间,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画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闻名于世,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 有朋友问我拍这张照片排了多长时间的队,哈~被忽悠了🤗,P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你根本无法靠近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 1911年8月21日,卢浮宫里达芬奇笔下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不翼而飞,整个卢浮宫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无数侦探、专家投入到这场寻找珍宝的行动中。</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参观人数在画作失窃后大幅下降,人们怀着遗憾与好奇,纷纷前来瞻仰那空荡的画框,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那神秘微笑曾经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两年多时间里,警方的调查一度陷入僵局。然而,1913年12月,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艺术品商人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写信人声称自己持有被盗的《蒙娜丽莎》,并希望将其归还意大利。此人便是温琴佐·佩鲁贾,一个曾在卢浮宫工作的意大利移民,他声称盗窃这幅画是出于爱国情怀,认为《蒙娜丽莎》作为意大利艺术家的杰作,应该回到祖国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佩鲁贾将画作藏在自己的公寓中近两年,当他试图将画卖给乌菲兹美术馆时,终于暴露了行踪。警方迅速行动,成功找回了这幅失踪已久的艺术瑰宝。当《蒙娜丽莎》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难以言表。经过专业的鉴定和修复,这幅画再次回到了卢浮宫的展厅。</p><p class="ql-block"> 不过,现在这幅画几米以外就拉起了警戒线,任何游客都无法靠近《蒙娜丽莎》。</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的其它油画。</p> 油画、雕塑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三件镇馆之宝,卢浮宫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品。在绘画厅,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让人领略到了绘画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红厅: 背景墙为红色,这里陈列着卢浮宫收藏的画幅最大的一批油画作品,主要是法国十九世纪绘画大师的作品,如雅克-路易·大卫的《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荷拉斯兄弟之誓》、西奥多·杰里科的《梅杜莎之筏》、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p> <p class="ql-block"> 红厅集中展示了法国十九世纪绘画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法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对于研究法国历史和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幅《自由引导人民》是一幅非常有名的油画,驻足流览的人非常多,画中主要人物自由女神的原型是克拉拉·莱辛,她戴着弗里吉亚无边便帽,身着淡黄色衣裙,一手高举法兰西共和国三色国旗,一手拿着枪,号召人民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在雕塑厅,各种精美的雕塑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真的就像是一座艺术殿堂,在这里你会被浓浓的艺术气息所包围,心灵得到了升华。三月份时曾经去过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卢浮宫,现在才理解,就算是富到流油的阿布扎比,也要借卢浮宫的光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时间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悄然流逝。离开卢浮宫时,我依然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这次卢浮宫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世界艺术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的是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