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油田镇屋场村之行——纪念父亲诞辰104周年

庐陵文化视频制作中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5年6月20日,我和家人前往吉安县油田镇屋场村,为纪念父亲彭葭生诞辰104周年。这一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思念,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屋场村的风景如画,一路上绿树成荫,公路笔直延伸向远方,两旁的大树整齐排列,为我们遮挡烈日。汽车缓缓行驶在公路上,偶尔可见远处的建筑和树木交错映入眼帘,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了村庄附近,一片茂密的绿色植被映入眼帘,山峦起伏间云雾缭绕,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座木质拱桥静静地横跨在溪流之上,两侧石柱支撑着桥身,桥旁绿植繁茂,树叶透过阳光洒下斑驳的光影,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安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庄重的仪式中,我们点燃了蜡烛,献上一束清新的菊花,温暖的烛光与洁白的花朵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温馨的氛围。这不仅是一次对先人的追思,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亲情的纽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屋场村的旧居前,我拿出一张老照片,那是父亲穿着学士服的模样,深色的学士服搭配白色肩带,目光坚定地注视前方。还有一张黑白证件照,西装革履的父亲显得格外庄重。这些照片虽已泛黄,却记录了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也让我回忆起那些与父亲相伴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彭葭生青年照</p> <p class="ql-block"> 父亲:彭葭生中年照</p> <p class="ql-block"> 父亲:彭葭生晚年照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生于1921年农历十一月初二,离世于1996年9月21日,享年75岁。他的身影早已融入这片土地,而今天,我们用脚步丈量故土,用心灵感受过往,将这份深情铭记于心。</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纪念父亲诞辰104周年</p><p class="ql-block"> 作者:彭静华 </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些人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的父亲——彭葭生,便是那颗在我心中永不熄灭的星。他生于1921年农历11月初二,一个充满希望的初冬时节,于1996年9月29日上午九时,父亲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与不舍,静静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5岁。父亲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记录着民国、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变迁,也见证了他个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历程和一位知识分子的坚韧与执着。</p><p class="ql-block">一、生命的起点与终结</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生命之旅始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他的离世,则如同一曲悠长的乐章缓缓落下帷幕,留给我们的,是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深思。父亲的生平,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映照出他个人的奋斗与坚持。</p><p class="ql-block">二、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 40年代中期,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才华,考入了南京民国国立中央大学(抗战时期迁往重庆,时任校长:顾毓琇),这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学府,汇聚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者与青年才俊。在那里,父亲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40年代后期,当父亲从中央大学毕业时,正值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服务于国家,就职于青岛海关总署,担任翻译一职。这一决定,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与责任感。</p><p class="ql-block">三、战乱中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然而, 战乱年代,就业并非易事。不久之后,父亲便因种种原因回到了江西老家,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父亲先后做过会计、当过教师,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以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品格,更为他日后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四、解放后的新生</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后,父亲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曾在江师大吉安分校担任辅导员,任教语文、普及汉语拼音,50年代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他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走向光明的未来。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父亲深知教育对于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份神圣的事业。</p><p class="ql-block">五、恢复高考后的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 1977年,随着高考的恢复,父亲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他不仅在学校里担任全校毕业班英语课程、还负责普及传播汉语拼音知识等教学任务,更因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被江西省特聘为历年高考阅卷老师,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父亲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教育工作的最高赞誉。</p><p class="ql-block">六、政协委员的荣誉与责任</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父亲历任吉安县多届政协委员,这一身份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到国家与地方的建设与发展中来。他积极建言献策,为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在政协的舞台上,父亲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情怀。</p><p class="ql-block">七、热心教育 助力贫困学子</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尤其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深知教育对于改变个人命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因此,他常常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为贫困学生提供辅导与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许多受助学生在父亲的关爱与支持下,最终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和国家栋梁——有的成为科学家,技术工程师,医生,教师,领导干部等。这无疑是父亲最为欣慰的事情之一。</p><p class="ql-block">八、广泛的兴趣爱好与乐观性格</p><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父亲的性格乐观向上、自信开朗,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与挑战,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与解决。这种乐观的精神状态,也深深影响了我们家族中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九、忠厚老实的人品</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人品忠厚老实,这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他待人真诚、做事踏实,从不追求虚名与浮华。在人际交往中,父亲总是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与信任。这种朴实无华的人品,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了无数有识之士以及广大师生和普通老百姓崇高的赞誉口碑。</p><p class="ql-block"> 他从不追求名利和地位,只愿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他的这种朴实无华的品质让我们深感敬佩,也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真谛。</p><p class="ql-block">十、历经风雨始终拥护党的领导</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战争、土改反右运动、大跃进、“文革”等多个历史时期。解放初期,因被人诬告暗害而遭受牢狱之灾。在这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父亲曾遭受不公待遇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坚定不移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他看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这一信念贯穿了他的一生。父亲晚年在原吉安县塘长中学(庙背中学)光荣退休。</p><p class="ql-block">十一、对时代的深刻洞察</p><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是一位亲历者,更是一位深刻的洞察者。他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提炼出本质与规律,对时代的发展趋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父亲的眼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变革都是国家与民族进步的必然结果,而个人则需要在这些变革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与价值。这种对时代的深刻洞察,让父亲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p><p class="ql-block">十二、对家庭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家庭的热爱与付出,是我们全家每一个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父亲尊重欣赏妻子,在我们面前常说妈妈的好,说妈妈“聪明、能干、贤惠,是一位贤妻良母”。我从没有见过他们争吵过,对孩子温和,常常与我们开玩笑,教我们唱歌。父亲常常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陪伴家人共度时光,无论是散步、聊天还是共进晚餐,都充满了温馨与欢乐。</p><p class="ql-block">十三、对后辈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后辈的期望与教诲,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父亲常常告诫我们要勤奋学习、诚实做人、勇于担当。在父亲看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而在于他能够为这个社会做出多少贡献。这种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与教诲,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与动力。在父亲的熏陶和鼓励教育下,我1980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录取在吉安师专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95年参加成人高考录取在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班学习 ,1998年修完本科全部课程毕业,毕业后继承父辈伟大而光荣的教育使命,传播知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而奋斗。</p><p class="ql-block">十四、永恒的怀念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缅怀先父,铭记教诲。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父亲的一生,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父亲的一生是对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缅怀先父,铭记教诲,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已经离我远去几十年,但他的精神与品质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当回想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怀念与敬仰。父亲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也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力量的教科书。我将继续传承父亲的精神与品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的人生道路。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与人生导师——彭葭生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5.06.20.于敦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