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周代申

<p class="ql-block">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2日一24日,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度。“暑”炎热之意,大暑即炎热之极,大暑相对于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极致。大暑时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中国是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东部主雨带一般由华南、江南一带北移至江淮地区。进入7月下旬(7下8上),相当于大暑至立秋这段时间,伴随着副高等环流系统的季节性北移,西南季风也会向北推进,副热带的暖湿气流北移。</p><p class="ql-block">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但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在此期间生长最快。</p><p class="ql-block">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一候指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二候指土壤高温潮潮湿,很适空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湿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p><p class="ql-block">大暑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既是对炎热夏季的总结,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智慧与魅力,以及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大暑习俗:</p><p class="ql-block">送“大暑船”,在江浙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的许多渔村,都有这一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大暑船”完全按照古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有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游走,鼓号喧天,鞭炮齐呜,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远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离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五谷丰登,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晒伏姜:在我国的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成片或者榨汁用红糖搅拌后,装入容器内蒙上纱布,放在太阳下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后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之功用。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治疗吃寒凉食物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病。在喝过伏姜后,人体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人体毛孔扩张,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量带走,同时还能把体内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受了雨㵉或在空调房间里呆得太久,喝杯伏姜汁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内因寒造成的各种不适。</p><p class="ql-block">喝伏茶:顾名思义,是指三伏天喝的茶,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甘草、夏枯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袪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个习俗。即村民免费义务在村口的凉亭等处放些茶水,给来往路人喝。如今只有在温州一带,这个习俗仍然保留至今。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p><p class="ql-block">关于大暑的农谚: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暑的养生保健:</p><p class="ql-block">起居:夏季入睡时间应以稍晚些为宜,适当早起为宜,即晚睡早起习惯,且中午应至少保持午睡半小时左右。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稍早起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此外,人体注意适时补充水分。在使用空调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度左右的室内温度最适合。空调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p><p class="ql-block">饮食: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比较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一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冬瓜、西瓜、绿豆等都是不错的消暑选择。此外,持续高温的天气,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迨,还可能出现“情绪中暑”,应戒躁戒怒,遇事学会冷处理,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