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把《后来的今天》用文字来记录,速写流年岁月换来的沉淀,感慨自己能够在古稀之年迈上新的创作台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黎明之前,当东方的天际泛起了鱼肚白之光,我满怀感激之情以真诚的姿态,聊一聊自己独清独醒后的豁然开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聊聊很多年以前,我在参与《知青在远方》创作过程中,认识了一群热爱文学笔耕不辍的知青朋友,其中有一位王荣根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荣根,网名今音(雍赓),他的长篇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冲出北大荒》曾获第一届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王荣根老师出版的小说、评论等有四十余部,他既是一位深耕文坛几十年的老作家,亦是《今音中外文学与评论》杂志的主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从我们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八团,知青下乡五十六周年庆生活动中,我和王荣根老师有了深度交流后,就如遇知音一般心曲相通,并达成了合作意向。经过近一个月的沟通,我投稿于《今音中外文学与评论》的《后来》之作,被荣登贵刊物第12期的首篇,并以封面人物的形象和封底吴韧翔百年红木微雕作品一并展示,方便更多的读者去阅读和了解,一个女知青在返城归来后,曾经有过一段意义非凡的人生轨迹。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然提到了《后来》的吴韧翔以及他的红木微雕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主要记录了我的丈夫吴韧翔人生奋斗史中的巅峰时期,是一篇人文情怀和梦想交织的情感故事,翔实记录了吴韧翔用百年老红木微雕故宫三大殿等古建筑,几十年来如一日,那股子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忆如潮水,当年正处于青春凋零之际的我,原以为不会有爱情,没想到,第一眼看到了他,孤独的灵魂,仿佛找到了可以追随的影子。我们慢慢互相靠近,渐渐碰撞出新的火花和希翼。我依然记得,一九九一年的某一天,吴韧翔的一句嫁给我吧!让我的泪花儿化成了一首小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情感的碧流,融化了春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迷途的小舟,停泊在清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以为不会有后来,没想到有一天,一束翠微照亮了彼此的心,便有了后来。我和吴韧翔从互相欣赏开始,然后又以互相成就为默契,工匠雕琢复雕琢,朱木成古楼;我用文字和心声,记录了吴韧翔微雕红木古建筑的创作过程,以及一些琐碎的凡人小事;“外公”和“畅想于一尺花园”,则是我续写工匠精神传承之愿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月十二号,我收到了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今音中外文学与评论》第十二期的刊物,十三号清晨我又看到了《今音与评论》上了都市头条,标题为:后来(连载)1—3 作者:友乐 今音评论:微雕家吴韧翔的成功与气运流转。首发后惊喜连连,文章荣获精华又上了红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谢今音老师的认可和指导,让我有机会把《后来》刊登在《今音中外文学与评论》的杂志上;感谢今音老师的抬爱与提携,让我有机会荣登杂志的封面,让吴韧翔的红木微雕作品再现丰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吾生于夏至,姿态如烟;烟云落纸处,笔墨留痕。后来的今天,在《今音中外文学与评论》12期的封面和封底传递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友乐和韧翔艺术生涯的传奇故事。他找到了她,她成就了他,就像今音评论《后来》中所言:文章所写的是两个人在事业上的忠心不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