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之城的耶稣山

阿彭

<h1>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简称里约)是巴西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海港,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巴西的东南部大西洋西岸,是里约热内卢州的首府。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因葡萄牙人1505年1月远航到此而得名,60年后开始建城,从1763-1960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1960年4月,巴西政府将首都迁至巴西利亚。但现今这里仍设有相当多的联邦政府机关以及社团组织和公司的总部,故亦称巴西“第二首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西</h1> <h1>巴西国旗呈绿色长方形,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天球仪。圆形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圆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约耶稣山上矗立的巨型耶稣像</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里约市景观独特,山海交融的优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里约的主要景观耶稣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耶稣山是里约热内卢和巴西的象征,山上矗立着一座巨型的耶稣像,是为了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的。耶稣张开双臂,鸟瞰着整个里约城,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白色十字架守护着里约热内卢。</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耶稣山上的基督像平台</h1> <h1>为了感受巴西的独特风情,本美篇配乐挑选了巴西流行音乐:Dis-Ritmia(内心自醒)</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排队乘电梯上耶稣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耶稣山上的基督像</h1> <h1>耶稣山高709米,是观光里约热内卢的最理想地方,山顶为世界著名的基督像。</h1><h1>1922 年,巴西独立100 周年时,巴西天主教团和修女们联合签名要求佩索阿总统建一耶稣像。这塑雕像,是巴西著名雕塑家瓦尔•科斯塔及其同伴们,花费了整整5年的时间精心设计和协力雕塑,于1931年完成的一个建筑壮举。</h1> <h1>在人们心目中,耶稣山就是里约,乃至整个巴西的象征。它耸立在里约市西面景色秀丽的海岸边,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怪石悬崖,流泉飞瀑,云雾缭绕,景色奇绝。</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令人惊奇的是,驼峰之巅,巨大岩石上矗立着一尊硕大无比的耶稣像——基督救世主雕像张开两臂,双目微闭,似在默默为世人祈福,又似展臂迎接八方宾朋。这尊雕像高38米,张开的双臂宽28米,全重1200吨,仅雕像的头部就高达3.7米,重35.6吨,每只手重9.1吨。</span></h1> <h1>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既庄重又威严。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2007年7月7日,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h1> <h1>巴西人十之八九都信奉天主教,巴西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科尔科瓦多山上的耶稣像,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时刻在提醒人们:上帝无所不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包山</h1> <h1>面包山(Sugarloaf Mountain)也是巴西著名旅游景点,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热内卢的象征之一。</h1><h1>面包山山高396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就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战纪念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滨大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包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约大教堂</h1> <h1>里约大教堂始建于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位于里约热内卢的中心,是为了纪念圣塞巴斯蒂安而建造的。教堂造型独特,气势恢宏,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现代艺术的杰作。</h1><h1>和欧洲古老典雅的教堂不同,里约大教堂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化建筑,教堂呈圆锥形, 高75米,底径106米,整个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框构成,好像天梯,所以又称作天梯造型大教堂。教堂宽敞高大,气势恢弘,可容纳2万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教堂正门前是教皇保罗二世的铜质塑像,左侧是顶端竖立着十字架的钟楼。建筑群庄严肃穆,奇特的造型,在现代化的楼群建筑之中显得独树一帜。教堂的主体建筑都由规整的框架结构以及方框构成,从外面望去,像是一架高耸入云的天梯整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框构成,好像天梯,所以该教堂又被称为天梯教堂。大教堂外观不仅高达里面更是宽敞明亮,带状分布的落地玻璃熠熠生辉,既气派又美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堂对面显示十字设计的百货大楼</h1> <h1>教堂顶端是玻璃的巨大的十字架造型棚顶,阳光透过十字架照射进来,使得大厅光线明亮、柔和。十字架的四端连接着彩绘玻璃窗一直垂到地面。讲礼台上方,悬挂着硕大的木刻的耶稣受难雕像,显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面。背面是至上而下的彩绘玻璃窗,在阳光透视下五光十色、光彩夺目,给整个教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讲礼台的后面是小礼拜堂和忏悔室,四周雕刻有圣母玛利亚怀抱儿时耶稣的雕塑。讲礼台前面是礼拜堂,规模很大,显得空旷开阔。</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堂入口</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里约大教堂视频</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堂顶端是玻璃的巨大的十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字架的四端连接着彩绘玻璃窗一直垂到地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礼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刻的耶稣受难雕像</h1> <h1>里约大教堂建筑群外观设计简洁中不失庄严肃穆,各类奇巧的设计,即使放眼现代建筑设计也不失大师风范。同时周边优雅幽静的环境,无形中衬托着教堂,使其远观草木生机盎然,近观则被其恢弘的气势所折服,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心灵的洗涤。</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约大教堂</h1> <h1>塞勒隆阶梯,塞勒隆是一名巴西画家和陶艺家,他当时就住在这条阶梯的旁边,从世界各地收集不同的瓷砖,也有世界各地的朋友捐赠帮助,最后花了二十年来改造完成这著名的彩色阶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塞勒隆阶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这个室外阶梯连接着里约热内卢的拉帕和圣特雷街区,这座台阶是来到里约非去不可的著名摄影景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花花公子杂志,还有许多著名音乐人的音乐视频都曾在此取景。</h1> <h1>但是非常遗憾,2013年1月塞勒隆被发现死于家中,警方怀疑有他杀的可能,因为之前他有受过死亡威胁,可是根据朋友的供词,最终还是说他主要死于抑郁症。</h1> <h1>桑巴舞大道——是全球最大的节日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中桑巴游行的永久举办地。</h1><div><h1>桑巴大道由巴西最著名的设计师奥斯卡.尼迈耶设计,并建成于1984年。两边的观众席一侧为价格昂贵的包厢,另一侧为不按具体座位入座的水泥台阶座位,整个场馆最多可容纳9万人。每年狂欢节一周的桑巴游行中花车和游行人群从大道中间缓缓前进。</h1><h1>另外,桑巴大道还被改造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射箭比赛场馆,以及马拉松比赛的其中一部分。</h1></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桑巴舞大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桑巴舞服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约狂欢节桑巴舞大道视频</h1> <h1>巴西狂欢节起初只是贵族内部的化装舞会,后来逐渐演变为全民庆典。狂欢节上,除了可以一赏桑巴舞的表演,更令人兴奋的是每天从早到晚散布在城市各处的狂欢派对方阵,其主题或音乐类型各异,民众可择其所好,呼朋唤友一同参与,不分昼夜,整日狂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拉卡纳体育场</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拉卡纳体育场,正式名称为马里奥•费劳运动场,为一座多功能运动场,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北部的蒂茹卡区,该体育场1948年开工建设,是为1950年举办二战后首届世界杯而兴建的,并曾作为1950年世界杯决赛的举行场地,当年巴西队对乌拉圭队的世界杯决赛在马拉卡纳球场上演,有近20万人来到现场观赛,是迄今为止在体育场观赛人数最多的足球比赛。在这届世界杯的决赛上,还诞生了一个新名词“马拉卡纳打击”,因为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东道主巴西队竟意外地输给了乌拉圭,丢掉了世界冠军头衔。</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拉卡纳体育场一直是全球容量最大的体育场,但国际足联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要求马拉卡纳球场从2011年起开始改建,容量从20万人猛降到8.2万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拉卡纳体育场也曾作为2013年联合会杯及2014年世界杯比赛场馆,是有史以来第二个举办两届世界杯决赛的球场,马拉卡纳球场早已被很多球迷视为世界内足坛的标志性球场。</span></h1> <h1>巴西里约热内卢将代表南美大陆首次迎来人类体育盛事-2016年夏季奥运会,而世界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体育场就是这届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h1> <h1>在2022年世界杯进行之际,巴西已顺利进入16强,非常期待足球给巴西带来好运,捧得大力神杯-“国际足联世界杯奖杯(FIFA World Cup Trophy)”。</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