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绽实小】节气课程——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礼绽实小

<p class="ql-block">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22日之间。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p> 夏至三候 <p class="ql-block">  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p> <p class="ql-block">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p> <p class="ql-block">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p> <p class="ql-block">  城实小三、四年级的孩子们用巧手绘制出了一幅幅关于夏至节气的手抄报,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夏至节气的认识。</p> 夏至节气习俗 <p class="ql-block">1.祭神祀祖</p><p class="ql-block"> 夏至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p> <p class="ql-block">2.夏至南北要吃面</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3.夏至节</p><p class="ql-block">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p> 夏至节气养生 <p class="ql-block">  夏至前后人们身体明显感觉疲乏燥热和心悸气短,食欲也会明显下降。遵循以下几条养生原则,可让你愉快平安度夏。</p><p class="ql-block">1.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p><p class="ql-block">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力争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p> <p class="ql-block">2.饮食清淡多吃点“苦”</p><p class="ql-block"> 炎热季节饮食应清淡为宜,早晚喝点粥,可以生津止渴,补养身体。同时,苹果、葡萄、木瓜、枇杷这类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享用;除了饮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p><p class="ql-block">3.调整呼吸整理好情绪</p><p class="ql-block">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所以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脉的通泄。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为小事大发脾气,以免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病。</p><p class="ql-block">4.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p><p class="ql-block"> 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场地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还易中暑。所以,夏至养生歌谣:夏至心静自然凉,晚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着装。</p> <p class="ql-block">  “夏至今已至,天长日亦长。”夏日虽然潮湿炎热,却到处绽放着生机勃勃明媚的阳光,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光亮如新的白昼。愿孩子们在这个夏天过得充实又愉悦!</p> <p class="ql-block">监制:李海生</p><p class="ql-block">编辑:学生成长中心</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利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