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们一家:</p><p class="ql-block">英勇顽强为党,赤胆忠心为国,</p><p class="ql-block">无惧生死为军,仗义疏财为友,</p><p class="ql-block">不辞劳苦为民,赤子情怀感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旧社会让我们全家遭受了无数苦难,从我叔到我7岁的妹妹,从我爹到我都对日本鬼子,对国民党反对派有着无比的仇恨;是新社会,是共产党给了我们一家无上的幸福生活,无论到何时何地,我,我们一家,我的子子孙孙都会永远保持着对党、对祖国,对我们的社会这种炽热的爱的情怀!”这一段闪着金光的话语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的,她的名字叫王素玲。</p><p class="ql-block">现年82岁的王素玲,是萧县张庄寨镇武楼村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7次被中央、省、市、县级媒体报道,2次被评为“宿州好人”、“安徽好人”;她的叔叔王宝哲是位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著名将军;父亲王长治年轻时就为党效力,是为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上百次战斗的战士;女儿王慧芬,献身公益事业,是位如今仍活跃在萧县志愿者岗位上的积极分子;……他们一家,英勇顽强为党,赤胆忠心为国,无惧生死为军,仗义疏财为友,不辞劳苦为民,在平平凡凡的岁月中做出了感人的壮举,在点点滴滴的作为中彰显了伟大的赤子情怀。</p> <p class="ql-block">“我叔叔王保哲原名王长信,应当是咱们萧县参加战斗最多的一位军人了。</p><p class="ql-block">王保哲,一九一五年生,一九三六年萧县师范毕业,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洪河大队队长,萧县独立团四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区委书记,华野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三十三团参谋长,华东防空高炮五二七团政治委员,空军漳州基地政治部主任(正师职)等职,一九六四年晋升为上校军衔;先后参加过山城集反日寇战斗、孟良崮战役、淮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解放舟山群岛战役等著名战斗,是位身经百战的著名将军。由于指挥有方,战功卓著,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荣誉勋章等。</p> <p class="ql-block">“我叔叔经受的苦难太多啦!我那时还小,很多事都是我父亲告诉我的。”一九四一年三月,因遭叛徒出卖,作为萧县抗日武装的重要领导人,王宝哲被日本鬼子逮捕,押进徐州日本监狱,浑身被打得血肉模糊,衣服上的血印一道道的,全粘在身上;耳朵、鼻子里好长时间都往外流血;一打嗝就往外泛辣椒水味;……但他宁死不屈,牙都打松了,仍咬着牙拒绝说出党的机关和同志的事。后来党想方设法,出巨资买通了狱卒,才将他救出监狱,重获自由。</p> <p class="ql-block">“我叔叔参加过的战斗太多,军事档案中多能查到。我亲自听他讲过的就一件。当时他刚在汊涧战斗中负伤,我随父亲到医院里看他,是他讲给我父亲时我听到的。”</p><p class="ql-block">当时是一九四六年六月下旬,王宝哲任华中军区特务团三营指导员,他奉命率部从苏中快速赶赴叉涧,刚到驻地时,侦察员就报告说:国民党王牌新五军已逼近我营。王宝哲营各连迅速进入阵地,工事还未挖,即迎击敌人。从早晨打到下午七点,王宝哲除配合营长指挥部队外,还负责组织战士把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第二天下午两点多时,新五军又朝阵地猛烈攻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眼看阵地就要失守了,王宝哲迅速赶到阵前,从机枪手中夺过机枪就是一阵扫射,边打边冲。骄傲的敌人一下子被吓住了,滚的滚,爬的爬,狼狈逃出阵地,一直退到四五里以外。可就在追击敌人时,王宝哲不幸肩部受了重伤,但他浑然不顾,直到把逃跑的敌人全部歼灭了,他才轰然倒地,昏睡中被转到后方医院。</p><p class="ql-block">“我那次去看俺叔时,正赶上部队领导来看他,还将缴获的人参送给他一大包,但领导走后,俺叔一个都没留,也没说给我一个,就全分给了身边的几个重伤员。那些伤员们都感动得哭了……”</p><p class="ql-block">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王宝哲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党和军队,很少有时间回萧县老家看看,直到病故。</p> <p class="ql-block">受弟弟王宝哲的影响,王素玲的父亲王长治抗战刚开始时就入了党。他积极借助百姓的身份秘密为党工作,替村里的民兵组织看护枪支弹药。</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二年十月的一天,本村的伪军头子在一名无赖的带领下闯上门来,见了面二话不说,首先就是五花大绑,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逼他交出所藏的枪支弹药来。</p><p class="ql-block">“俺爹当然不承认。伪军头子崔疤瘌眼子就拿过一把剪子,咬牙切齿地要钻俺爹的手心,说,再不老实交待,就把手给钻透,再穿个麻绳来回拉!俺妹妹当时才七八岁,见了就扑上去拼命地夺那剪子,崔疤瘌眼急了,掐着俺妹的脖子就往外扔,俺妹一下子撞到墙上,当时就嘴角流血死了!俺娘一见就晕倒了,俺爹又急又气,两眼喷火,直接就拿头撞那个孬龟孙崔疤瘌眼子,嘴里还不停地骂。其他伪军见了就一起上,又是枪砸,又是脚跺,直到把俺爹打昏了,才把他拖走。”</p> <p class="ql-block">“后来过了四五天,俺娘领着我去大牢里看俺爹,他那时已被折磨得没有人样了:两个眼肿得就跟桃子一般,鼻孔、嘴角、耳朵边都是血迹,说话都有气无力地,不靠近都听不见他说啥,俺娘当时就哭了。”</p><p class="ql-block">“可就是那样,俺爹仍不屈服,他一见俺娘哭就大声地训斥说,哭什么哭,不就是个老虎凳、辣椒水吗?老子不怕,大不了把这百十斤交给他姓崔的!老子宁死都不会告诉他的,就是死了,我到阎王爷那里也得干他个狗日的……他后来被救出时,那手和肩膀被绳子勒过的地方,都往外爬着蛆!养了一年多才逐渐恢复健康。”</p> <p class="ql-block">赖峰烈士遗像和墓碑</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淮海战役打响,时任华野四纵三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的赖峰来家替好友王宝哲(当时为三十二团副团长,二人是生死之交)看望王长治一家,可走后没两个小时,赖峰就在指挥作战时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消息传来,王长治悲痛欲绝,当即冒死来到硝烟弥漫的部队卫生所,将赖峰尸体运回家中,并用家里所有的粮食到村里换了具最好的棺材,将其埋葬。一年后,又将其坟墓迁至自家地里,为其立碑刻铭,表达哀思。遇到清明、十一、年关等节日时,他带着全家为赖峰烧纸祭奠。一直到弥留之际,他仍反复嘱托女儿王素玲,要永远护好赖峰叔叔的坟墓,永远不让英灵感到寂寞。</p> <p class="ql-block">从一九六一年父亲去世开始,王素玲就谨遵父训,接管守护赖峰烈士坟墓的事。她每年四次带着家人给赖峰叔叔添土扫墓,从无间断。每次添土时,她都挑选那些鲜艳的红土,一担担地挑至坟前,均匀地撒覆,再一铣铣地拍平。每次祭奠前,她都要及早加工好很多很多的纸钱,再备上一大抱鲜花。每次祭奠时,他们一家虔诚地立在坟前,鞠躬,祭酒,磕头,祈祷英灵泉下安息。七十年了,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也不管家庭负担多重、困难多大,她们一家年年如是。</p> <p class="ql-block">后来,王素玲的儿女长大成人,纷纷在县城就业安家,常劝她娘,您和我们一起到县城住,祭奠赖爷爷的责任和义务就交给我们吧!王素玲说:“我已守护你赖爷爷这么多年了,守在这里心里慰籍踏实,你赖爷爷是为国尽忠,难道我不该为他尽孝吗?”子女们都被她的话感动了,就再没有劝阻过她守护坟墓的事。</p> <p class="ql-block">二〇〇九年清明前夕,王素玲突然想起要为赖峰叔叔寻亲的事,她说,尽管我们年年都为您赖爷爷扫墓,可他毕竟家在广东,这儿对他来说终究是异地啊,他在九泉之下,应该更想让自己的家人来看看自己的!所以,我想为您赖峰爷爷寻亲,想在我有生之年,让他的家人亲自来墓碑前祭拜,让你赖峰爷爷在地下感受更多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她的想法得到全家人的一致赞同。于是,大家一起出动,多方打听,联系,终于在当年的十月,联系到了赖峰烈士的遗腹子赖忆淮!</p> <p class="ql-block">赖忆淮当时也已经60多岁了。他那时已苦苦寻找父亲的骸骨50多年。当王素玲一家电话告诉他,你父亲赖峰就埋葬安徽萧县的某地时,赖忆淮很快就赶到了父亲的墓前。</p><p class="ql-block">茫茫田野,孤坟一座,翠柏苍松,郁郁葱葱。二〇〇九年国庆节前夕,面对墓碑上父亲的名字和清晰的事迹介绍,赖忆淮睹物思人,潸然泪下。王素玲也倍感伤怀,但同时又很欣慰,毕竟几多波折过后,自己一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赖峰叔叔九泉之下,也该满足了吧。</p> <p class="ql-block">寻到父亲的墓地后,赖忆淮对王素玲一家感激涕零,总想给予他们一家一些经济补偿,然后把父亲赖峰的墓搬迁到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的烈士陵园去,可当他向王素玲提出这个要求时,王素玲一家当拒即绝。</p><p class="ql-block">“我这么多年竭尽全力守护赖峰叔叔的墓,从没想过要什么补助,千方百计把你寻来,主要是想安慰赖叔叔的在天之灵,让他感受更多的家人的爱,让我们家乡父老、子孙后代长久地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你的钱我一分钱也不能收。”王素玲坚定地对赖忆淮说。武楼村村民也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赞同。毕竟几十年的相守,王素玲和全村人早已都把赖峰烈士看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怎么能让这位为国为民牺牲的英雄走呢!</p><p class="ql-block"> 最终,尊重王素玲一家和当地人的心愿,赖峰的墓没有搬迁到陈官庄。但从那以后,王素玲老人除了节假日到烈士赖峰的墓前祭奠外,平常的日子里,她也总是抽空去那里看看,抚摸一下那包含温情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