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煦,叶绿花开,洛杉矶的春天已至,我们本来计划年底前后去南美阿根廷,巴西走走,那个时候洛杉矶是冬天,而那里正好是夏天,想想到年底还有好几个月,这么好的天气囚在家里有点闷,出门兜风的兴头又在心中骚动,最后老两口就想出一个额外的计划,乘邮轮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逛一逛,一是体验一下邮轮的滋味,二是据说阿拉斯加在五月正是看鲸鱼的最好时节。查查邮轮航班有三个不同的游程,有两周的,十天的,还有一周的,最后我们选择了最短的,一周游程,我想象了一下,在一艘船上,尽管吃喝玩乐什么都有,但呆得时间过长,还是挺腻味的。<br> 这篇游记不大好写,会和我以前的游记完全两样,因为大部分时间人都在一艘船上,没山,没湖,没景,没人文,没历史故事,因为题目就叫“体验邮轮”,所以大部分文字都在讲“邮轮”,写不好就会像说明书或邮轮广告,读者朋友,尤其是还没有邮轮体验的朋友,权当是先了解一下邮轮旅游的形式,为以后真实体验开个头。<br><div> 直到要乘邮轮旅游了,才搞清楚“游轮”与“邮轮”的区别。邮轮是大型海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海上长途旅行,邮轮的功能偏向于满足乘客在长途旅行中的生活需求,它能够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丰富的餐饮选择以及各种娱乐活动。游轮则更侧重于“游览”的功能。它是一种在体积上较邮轮更小些的水上交通工具,主要用于内河、湖泊等水域的短途游览,沿岸观光,游轮的内部设施相对简单。像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艘在海中沉没的巨轮就是“邮轮”,像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尼罗河惨案”中,穿梭在埃及尼罗河上的那艘发生谋杀案船就是“游轮”。<br></div> 正待出港的“量子号”邮轮 22年秋我们乘坐的埃及尼罗河上的“游轮”<div><br></div><div> 七天的大致游程是这样,头天从洛杉矶出发乘飞机去西雅图,在西雅图住宿一天,一大早在西雅图港登海洋量子号(Quantum of the Seas)邮轮,邮轮在北太平洋航行三天到达阿拉斯加的锡特卡小镇,下船游览小镇市容再登上观鲸小艇去深海看鲸鱼,当天傍晚返回邮轮,第四天清晨到达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港,下船游览维多利亚市容,傍晚返回邮轮,邮轮返航,第七天回到西雅图,再按原路回到洛杉矶。整个行程有五天的时间都是在邮轮上度过的。虽然出门就一周时间,但宝贝猫“尼寇”的吃喝拉撒都必须安顿好,临走前把自动喂食机调好替换食盘,给饮水机换过滤塞并把水位放到最高位,给她的厕所铺上更多吸水石粒,小家伙看到这个架势好像知道我们要甩下她出门,表现出明显的不快,怏怏的,嘴里还嘟囔着什么,养这个宝贝什么都好,就是当我们出门的时候,总要为它牵肠挂肚。<br></div> 洛杉矶至西雅图飞行时的云海 云海2 西雅图与中国上海隔着太平洋遥相互望。 西雅图内港 海洋量子号(Quantum of the Seas)邮轮归属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集团,该邮轮集团创立于1969年,是世界阵容最大、服务最好的邮轮集团之一,集团拥有三个邮轮公司,现共有29艘邮轮航行在160多个充满异国风情且引人入胜的国家地区,行程覆盖世界各地,从美洲地区的阿拉斯加、加拿大、加勒比海、墨西哥、巴哈马群岛、夏威夷群岛、百慕大群岛、南美、巴拿马运河、太平洋海岸,到充满欧陆风情的北欧、地中海、新英格兰地区,从澳洲、纽西兰,到人口稠密,热情好客的亚洲。2025年伊始,加勒比国际邮轮正式发布2026-2027中国市场布局,超量子系列国际邮轮将以中国上海、香港为母港出发前往日本,开始了在中国的市场部署。<div><div> <br></div></div> 邮轮太大,不容易照全景,最后到了加拿大维多利亚港,才有机会找到一个远距离的机位,拍到它的全景。 近景拍摄 海洋量子号(Quantum of the Seas)邮轮由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建造,2014年11月首航,是量子系列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第一艘智能邮轮” 。邮轮总吨位16.78万吨,长348米,宽41米,18层甲板,2094间客房,可容纳4160名乘客,船员1500人。邮轮航速22节(约40.7公里/小时),海洋量子号被誉为“世界十大豪华邮轮之一”。邮轮以创新科技和娱乐设施著称,如北极星观景舱,它宝石形玻璃舱将游客升至300英尺高空,提供360度全景视野。甲板跳伞模拟器,模拟真实跳伞体验。顶层有两个大型游泳池,多个水上运动设施,同时还配备了十几个桑拿按摩池,健身房,多功能运动馆,包括篮球,网球,羽毛球,同时它们都可以转换为碰碰车场、滚轴溜冰场和大型舞场,运动场的上方还设有乒乓球,海上梦工厂,提供卡通角色互动及主题早餐。邮轮设有十八间风格迥异的餐厅,包含5间免费主餐厅,涵盖世界五大洲风味。游客套房配备私人按摩池及海景阳台,套房标准按四星到五星酒店配备不等。邮轮超高速WiFi,覆盖全船。270°大型剧院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可容纳千人观众,是游客欣赏电影,话剧,舞蹈,杂技,大型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现代剧院设施。 邮轮顶层北极星观景舱 露天游泳池 室内游泳池和桑拿池 室外冲浪 享受温水桑拿的客人们 多功能健身房 围船甲板跑道 攀岩墙 多功能运动馆 老美的乒乓球技术很菜,看上去笨手笨脚 游戏机房 在西雅图港登船,码头的拥挤熙攘的景象,让人想起提坦尼克号起航前的画面。尽管登船的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行李不必自带,有专门的行管员登记,收集,最后直接送到客房。大概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到达了我们位于六层船舱的客房。客房内的卫生,布局,设施令人满意,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我们的船舷凉台下方吊挂着救生艇,对观景有所影响,这也是对我们订船位较晚的“惩罚”。 登船1 登船2 客房内景两张。房间内有很多壁橱,放各种杂物很方便。 客房的卫生极为重要,清洁员每天定时打扫并更换毛巾。 “民与食为天”,先说说邮轮上的吃,船上的餐厅好多,风格各异,客人们多在十四层的大型自助餐吃早饭和午饭,在四层或五层的正式餐厅吃晚饭。除标明“米其林”的一家高级餐厅外,船上所有的餐厅点餐,取食,喝饮料包括冰激凌都是免费的,所谓免费只是个形式,其实客人的餐饮费在船票里早就收好了,只是大家觉得这样方便,尽兴,自在而已。毕竟这是航行在北美的邮轮,所有食物的味道和风格都是欧美的,作为中国人想在这里找到豆浆,油条,馄饨,鱼香肉丝,回锅肉,麻辣豆腐之类的中国味饭菜,那是徒劳。我想那艘以上海为母港出发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在饭菜味道上一定能满足中国游客。在超大型的自助餐厅里,取餐柜一个挨一个,各种菜肴,西点,饮料琳琅满目,各种料理五彩缤纷,品种多样,尽管食品没有中国味,但你总能选一款你可以接受的。比如早饭,找遍地角旮旯,最终还是找到了我喜欢的稀饭,但找不到咸菜,只好弄两个荷包蛋,上面加点辣椒沫和酱油,取一段煎红肠,一个面包片,一顿中国味的早餐齐了。相比之下我们旁边老美游客的胃口可比我们大多了,大得惊人!来这里上邮轮的很多老美游客主要目的就是来享受吃的,尤其是黑人,携家带口,老小几代,食盘食物堆得高高的,空盘叠落也是快快的,咖啡,牛奶,各种饮料赤橙黄绿白蓝紫,吃客已经胖得走路都困难像钟摆,对吃还是如痴如醉,宜将剩勇追美食,不到塞满不罢休。<br> 被视为邮轮每天“正式”的晚餐都在四层和五层进行,晚餐多少带些仪式感,进餐厅要着装正式,最好西装,短裤,短衫,赤脚的游客会被劝退去吃自助餐。餐厅有引桌生,入座有主服务生和次服务生招待,饮料,点菜,上菜,甜点都按西餐程序进行。整个形式弄得像模像样,但对我来说没一次吃的满意,一天服务生告诉我们说今天是亚洲食品日,可以享受东方食品,我喜出望外,一看菜单所谓的“亚洲食品日”只有饺子和春卷,我点了饺子,主食上来我傻眼,饺子是油煎的,味道不错但只有八个,最后我是靠面包和甜点吃饱肚子。还是那句老话,对中国人来说,吃还得在家乡。<br> 相比中国人,老外更喜欢甜点,起司蛋糕,烤制多样的面包,冰激凌,再加上咖啡。 自助餐取食 晚饭则要吃正式西餐 美国是个体育强国,百姓热衷运动,所以在量子号上的体育设施多样丰富。顶层甲板是露天游泳场,已是仲春五月,但这是在北冰洋外围海域航行,天气还是冷飕飕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老美在戏水,在楼下还有一个室内游泳场,这里的人更多。亚洲人在耐寒方面不如欧美人,我不敢下水,怕冷。在甲板顶层除游泳场外,还有滑水场,慢跑道,攀岩,健身房等场地。篮球,羽毛球,网球场地一直很热闹,那不是我们的强项,但乒乓球还是可以和老外比一比的,我和老伴在球台两边舞拍跳跃,引得旁观者驻足侧目,感觉挺爽。一位胖胖的白人小孩喜欢乒乓,正在学练,执意要与老伴比试,他打球的那个认真劲非常可爱。 两个玩的不错的水上滑板爱好者 游轮上的娱乐节目可算丰富多彩,声乐表演有美声,流行,也有通俗,爵士和摇滚居多、在大剧院晚间上演的芭蕾舞,集体舞,独舞,大型舞台剧,背景变幻频繁,灯光绚丽梦幻,舞台平面升降转换自如,充分体现科技在现代舞美当中所承担的分量。西方的舞蹈风格与东方风格有明显不同,前者奔放,刺激,着装暴露,后者含蓄,妩媚,抒情,跟吃的口味一样,中国人还是喜欢家乡的舞蹈风味。也有高雅古典的,比如钢琴演奏,小提琴与吉他的混合奏演等,所有演出的节目都具有专业水准且表演者态度认真,努力,没有给人糊弄人的感觉,虽然都是免费的,但其水准一点也不亚于拉斯维加斯高价售票的文艺秀。 小型演唱会,大剧院的表演场面很大,但严禁观众拍视频 邮轮上还有一个热门的娱乐项目是“购物”,在邮轮的四,五层,就是一条购物街,各类商店,沿两旁伸展排列,中间的商品柜像一条长龙贯穿前后,橱窗设计别致,霓虹闪烁,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漫步其中犹如闲逛步行街或室内大型贸,完全忘记自己是在茫茫大洋中的一条船上。我们跟很多没坐过邮轮的游客一样,在上船前担心自己会晕船,为此老伴还买了专治晕船的药,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因为邮轮的确是太大,在海上航行非常稳,大洋上一般的风浪对它产生不了影响,几天的邮轮生活,无论睡觉,还是活动跟陆地一样,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摇晃。当然如遇恶劣天气,风高浪急情况可能会两样,但像这样的天气,邮轮恐怕就不会起航了。 邮轮上还开办面点培训班,你看这些游客学得多认真。 船从西雅图出发航行第三天,就停靠在了阿拉斯加州的小镇锡特卡的码头上。众所周知阿拉斯加州是早年美国人从俄国人手里仅用720万美元买下,该州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无论从战略,石油,矿藏,渔业还是旅游,都极其宝贵丰富,这笔买卖让美国人占尽便宜,受益无穷,让俄国人悔青肠子,望洋生叹。 锡特卡小镇1799年由沙俄建立,它曾是俄国在阿拉斯加统治的首府,镇上还留下很多俄国的遗迹,小镇如今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万。<br> 我们到锡特卡的主要目的是看鲸鱼,在一个小码头上我们登上了另一艘小艇,驾驶小艇的是一位年轻的白人皮特,驾驶舱的窗户下悬挂着他的全家福,他们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仅从照片上看,这是个很幸福的家庭。小艇加皮特一共坐了七个人,小艇要把我们载到鲸鱼反复出没的海域,这个时候我们就体会到小艇与大邮轮的区别了,尽管海面基本是平静的,但我们感觉到小艇剧烈的摇晃和颠簸,有时感到头晕。皮特不停地唠叨,都是他熟悉的话题,驾船,风浪,海狮,鲸鱼……。就这样我们在海上漂游了近一个多小时,沿途的确看到了海狮和鲸鱼,但还是有点失望,鲸鱼很大,但它只是在海水下面游动,没有跳跃,我们只是看到它时浮时落的身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动和震撼。倒是海狮很可爱,他们集聚在一个小小的浮漂上休憩,勾肩搭背,相互簇拥,脸上洋溢着甜美的微笑。由于艇身不断地摇晃,拍了好几张照片都是模糊不清的,很遗憾。<br> 邮轮进入阿拉斯加海域,海风透着“飕飕”寒气。 静谧的阿拉斯加海湾,这里常年下雨。如果乘坐两周长航班,就会进入阿拉斯加纵深,看到冰川。 锡特卡小镇街景,俄国风格的东正教堂 这也是俄式民宅 海豹在浮漂上歇息 途中最后一次下船就到了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港了。叫维多利亚的港口不止加拿大,还澳大利亚,美国,几内亚和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多少都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因为维多利亚是英国发展最强盛时期的女王,她在位60多年,是英国发展最快,最强盛的时代,女王在英国历史中占有崇高地位,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用女王的名字做地名,以表怀念和敬意。 议会大厅前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 维多利亚内海港湾 维多利亚街景两张 维市街旁拉游客生意的当地年轻人 很喜欢这幅立在街旁的铜雕,一名船员水手回到家里,女儿和小狗欢天喜地迎接爸爸和男主人,父亲,女儿,小狗表情惟妙惟俏。 一周丰富的海上生活结束了,宝贝尼寇一周孤独无伴的生活也终止了,那天晚上我们终于又和宝贝尼寇团聚了,那天她显得特别高兴,一个劲儿不停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动物,无论高级还是低级,他们都需要相伴与友情。<br><br> 洛城老马 2025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