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走西口先过杀虎口

豆瓣小站

<p class="ql-block"><b>  我们是自驾中一边哼着小曲“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边走州串府来到了山西朔州右玉县的。</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唠嗑拉家常的时候,经常会脱口而出“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什么的来说一些事。“闯关东”、“下南洋”耳熟能详,大家都是张口就来。而引用“走西口”一词,似乎要少一些。在我的印象里,晋商的第一桶金就是通过走西口捞到的。就这么点知识,还是看电视剧获得的。因此充满了好奇。</b></p> <p class="ql-block"><b>  杀虎口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关历史。作为人们“走西口”的“西口”之一。杀虎口不仅通往蒙古,还是通往俄罗斯的重要商道。</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了杀虎口,晋商们就迎来了又一片新天地。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守着一亩三分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做一个离家的游子,到一个新世界去开拓与拼搏,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b></p> <p class="ql-block"><b>  走进杀虎口博物馆,让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点。当年走西口的,除了那些晋商外,其实还走出去了一大帮实实在在的男子汉们。就像我们现在的农民工一样,他们小部分靠着替商人跑腿赚取辛苦钱。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来养家糊口。 </b></p> <p class="ql-block"><b>  这帮人不仅会种田,更会过日子。春天到口外种地打工,秋天回来带着粮食和银两。只要你吃苦耐劳,这一年养家糊口就有了基本的保证。</b></p> <p class="ql-block"><b>  这些走西口的汉子们,在女人面前最牛。农闲回家过年期间,女人们在家都会好好伺候着走西口回来的哥哥们,她们天天烫上一壶烧酒,让他们吃着大肉,唠着嗑。汉子们也不客气,走家串户地互相交流走西口的故事与传奇。过罢年,他们又踏上了走西口的路程,开始了又一年的辛勤劳作。</b></p> <p class="ql-block"><b>  在《走西口》一曲中,情爱如火如痴的“妹妹”,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记住眼前的土窑洞、热炕头。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穿越了时空,闻之令人动容。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将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男人们走西口那波澜壮阔的一页。饱含时代沧桑的歌曲,至今仍在人们的脑海中回荡。</b></p> <p class="ql-block">(本文根据“杀虎口博物馆”馆展相关资料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