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探珠

谢永红

<p class="ql-block">北海,因盛产“南珠”又得名珠城。这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倚靠北部湾,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她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银滩闻名,更因火山海岛、红树林湿地和千年人文积淀,成为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北海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两千年前商船由此远航印度洋、阿拉伯海,成为中外贸易枢纽。其重新建有的海丝首港景区通过建筑、演艺、文物展示重现“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进入海丝首港广场,映入眼帘的是首港古堡,它是汉风与波斯风格融合的白色建筑群,高20米、长200米,被誉为“北海布达拉宫”,是网红摄影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退台式建筑群中,汉街、渔村、码头错落分布,商铺经营者均穿汉服,售卖南珠、海丝主题工艺品。丝路芳洲上,草坪、湖泊与异域木舟构成休闲区,海边市集提供特色小吃和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阶梯式设计使每层均可观赏廉州湾日落,霞光与古港交映成画。沿着海栈道漫步观潮,看潮起潮落,岸边的万亩红树林生态区,500多米桐花树亲海栈道可观察白鹭、沙蟹等生物,被誉为“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又称珠海路老街)位于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骑楼建筑群,被誉为“近代建筑年鉴”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活化石”。始建于1821年,初名“升平街”,仅长200米、宽4米。1876年《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成为通商口岸,西方领事馆、洋行聚集,推动老街扩展至现今的1.44公里长、9米宽,并更名为珠海路。</p> <p class="ql-block">建筑类型是传统的岭南、闽南的骑楼建筑风格:二层以上悬挑形成走廊,遮阳避雨,方形石柱承袭古罗马风格,兼具实用与美学。</p> <p class="ql-block">在装饰细节强,卷拱窗顶、雕花线饰、西式女儿墙,搭配中式花窗与牌坊,形成“空中雕塑长廊”。临街墙面浮雕涵盖虫鸟、神话等主题,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色彩与材质是以灰、黄、黑三色为主调,斑驳墙面与褪色商号匾额(如“陈荣和”“潘德祥”)无声诉说着往昔荣光。</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如同一本摊开的立体史书:晨光中,斑驳骑楼与双水井倒映百年沧桑;夜幕下,虾饼香气与霓虹灯光交织现代活力。这里不仅是建筑的博物馆,更是疍家号子、海丝商魂、市井烟火的共生之地——穿行其间,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瞥皆是向海而生的城市基因。</p> <p class="ql-block">北海银滩,由石英砂堆积形成,因在阳光照射下呈银光而得名。西起侨港镇,东至大冠沙,全长约24公里,最宽处达3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为国内最大海滨浴场之一。 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城市的50-1000倍,因而有“南方北戴河”之称。</p> <p class="ql-block">海滩公园建有北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仿珍珠型的大钢球雕塑,以及银滩冰境、银滩海洋馆等。</p> <p class="ql-block">银滩冰境有海狮表演,其模仿人的鼓掌、敬礼、跳跃、套圈、顶球等等惟肖惟妙,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银滩海洋馆内的各种各样水母,在五颜六色不断变化的灯光照射下,灵动飘逸,美轮美奂。而美人鱼表演配合着音乐的舒缓深情旋律,演绎着一段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美丽故事。</p> <p class="ql-block">赶海最具北海疍家特色,退潮时在渔民带领下戴着渔家斗笠,携带赶海工具前往近水海滩挖海螺、挖沙虫、抓螃蟹、摸虾,体验有趣的渔家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