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进课堂 家长助力育新苗——库尔勒市第二小学“我是理财师”职业体验系列活动(六)

张小刚

<p class="ql-block">  “钱从哪里来?”“压岁钱该怎么花?”当电子支付逐渐取代现金交易,当“扫一扫”成为日常习惯,如何让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理解财富的本质与价值?6月20日,库尔勒市第二小学一年级7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杨智翔妈妈,她以“理财小常识”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源自身边生活的财商启蒙实践课,这不仅是一次理财知识的普及,更是一(7)班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建立孩子自信、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举措。</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杨智翔妈妈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回溯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贝壳币的出现,再到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目睹了货币形态的演变。此外,她还介绍了现代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如银行卡、移动支付等,让孩子们对货币的发展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在认识人民币的环节,杨智翔妈妈通过实物展示与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人民币的面额、图案、防伪标识等细节,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包括小额的1元、5角、1角,以及大额的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纸币。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闫梅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课堂上,闫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教会孩子们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此外,一(7)班还组织了“我是小当家”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超市,用自己手中的零花钱购买心仪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还学会了比较价格、计算找零,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此次7班家长进课堂活动,借助杨智翔妈妈的精彩分享,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财的种子,为他们未来财商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家校之间的协同育人,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杨智翔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们:“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劳动所得,我们要懂得感恩他们的付出,学会节约,不乱花钱。”这不仅是一堂理财课,更是一堂感恩教育课,让孩子们在学习理财知识的同时,也懂得了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  课堂小游戏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杨智翔妈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币兑换的趣味问题,如“一张5元能换几个1元”“一张10元能换几张5元”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作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对人民币兑换关系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理财计算技能。</p> <p class="ql-block">撰稿:张小刚</p><p class="ql-block">初审:杨惠婷</p><p class="ql-block">定稿:彩才</p><p class="ql-block">摄影:张小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