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今天 | 6月20日】⑩T.151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行时间 1990年6月20日

坚不可催

<p class="ql-block">【6月20日】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邮来邮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邮来邮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06月20日 11:0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听全文</p> <h3><strong>发行时间 1952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40枚,面值16000元(旧币)</strong></h3></br><strong>(14)400元   第一节下肢运动    125万枚<br></br>(15)400元   第一节125万枚<br></br>(16)400元   第一节125万枚<br></br>(17)400元   第一节125万枚<br></br>(18)400元   第二节四肢运动(52年7月7日)<br></br>(19)400元   第二节125万枚</strong><strong>(20)400元  第二节125万枚<br></br>(21)400元   第二节125万枚<br></br>(22)400元  第三节胸部运动(52年7月7日)<br></br>(23)400元   第三节125<br></br>(24)400元   第三节125<br></br>(25)400元   第三节125<br></br>(26)400元  第四节体侧运动(52年7月7日)<br></br>(27)400元   第四节125<br></br>(28)400元   第四节125<br></br>(29)400元   第四节125<br></br>(30)400元  第五节转体运动(52年7月23日)<br></br>(31)400元   第五节125<br></br>(32)400元   第五节125<br></br>(33)400元   第五节125<br></br>(34)400元  第六节腹背运动(52年7月23日)<br></br>(35)400元   第六节125<br></br>(36)400元   第六节125<br></br>(37)400元   第六节125<br></br>(38)400元  第七节平衡运动(52年7月23日)<br></br>(39)400元   第七节125<br></br>(40)400元   第七节125<br></br>(41)400元   第七节125<br></br>(42)400元  第八节跳跃运动(52年7月23日)<br></br>(43)400元   第八节125<br></br>(44)400元   第八节125<br></br>(45)400元   第八节125<br></br>(46)400元  第九节整理运动(52年7月23日)<br></br>(47)400元   第九节125<br></br>(48)400元   第九节125<br></br>(49)400元   第九节125<br></br>(50)400元  第十节呼吸运动(52年7月23日)<br></br>(51)400元   第十节125<br></br>(52)400元   第十节125<br></br>(53)400元   第十节125</strong><h3><strong>邮票规格  16×26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胶印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2.5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144枚(12×12)</strong></h3></br><h3><strong>每节呈田字形连印</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125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孙传哲</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上海华东区税务管理局印刷厂</strong></h3></br><h3><strong>本套邮票共40枚。这套邮票的图案是根据广播体操的整套动作绘制的。</strong></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58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3枚,面值0.32元</strong></h3></br><h3><strong>(170)  4分   《蝴蝶梦》   5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171)  8分     关汉卿像     9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172)20分   《望江亭》   4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27×37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胶雕套印</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4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80枚(10×8)</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400万套</strong></h3></br><h3><strong>原画作者</strong></h3></br><h3><strong>(170)明·黄应光、明·黄应瑞           </strong></h3></br><h3><strong>(171)李斛</strong></h3></br><h3><strong>(172)明</strong><strong>·</strong><strong>黄德修</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孙传哲</strong></h3></br><h3><strong>雕  刻  者 </strong></h3></br><h3><strong>(170、171) 李曼曾、唐霖坤</strong></h3></br><h3><strong>(172)高振宇<br></br></strong></h3></br><h3>关汉卿,原名已佚,字汉卿,号已斋叟。他生于金代末年,为人“滑稽多智,蕴藉风流”。性格爽朗,刚直不阿。他不仅是载入中国史册最早的戏剧家,也是古代最多产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摘取历史的传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思想深刻,不仅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里也闪烁着璀璨的光辉。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反映了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及其主要剧作。</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58年6月28日</strong></h3></br><h3><strong>(1-1)32分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 25万枚</strong></h3></br><h3><strong>小全张售价   0.40元</strong></h3></br><h3><strong>小全张规格   131×10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小全张版别   雕刻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无齿</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25万枚</strong></h3></br><h3><strong>原画作者</strong></h3></br><h3><strong>(170)明·黄应光、明·黄应瑞</strong></h3></br><h3><strong>(171)李斛</strong></h3></br><h3><strong>(172)明~黄德修</strong></h3></br><h3><strong>题字作者  郭沫若</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孙传哲</strong></h3></br><h3><strong>雕  刻  者</strong></h3></br><h3><strong>(170、171) 李曼曾、唐霖坤</strong></h3></br><h3><strong>(172)高振宇</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中国近代印刷公司</strong></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59年6月18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0.18元</strong></h3></br><h3><strong>(2-1)  8分     候机大楼          8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10分     民用航空飞机   4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1×20.5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胶雕套印</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4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120枚(10×12)</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400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万维生</strong></h3></br><h3><strong>雕  刻  师   高品璋、孙鸿年</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人民印刷厂</strong></h3></br><h3>首都机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的县境内,距市中心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为25.2公里。机场的主体建筑为候机大楼,停机坪,可以同时停放10多架飞机。1974年曾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并于1980年元旦正式投入使用,使这座机场可以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保证各类飞机昼夜安全起降,成为与国内各大城市及世界许多国家空中联系的航空枢纽,堪称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航空港。</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61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      面值0.18元</strong></h3></br><h3><strong>(2-1)  8分     詹天佑像   8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10分     京张铁路   3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0×4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11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50枚(10×5)</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300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吴建坤</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第1图为詹天佑像,1905年,他承担了京张铁路的重任,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功绩。在他的主持下,又编撰并出版了《京张铁路工程纪要》和中国第一部工程技术词典《华英工程词汇》。为了纪念他,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铁道部于1982年在青龙桥火车站修建了詹天佑先生新墓,重新树立了他的铜像。邮票画面即为詹天佑晚年的一幅画像,表现了他的平易和不凡。第2图为京张铁路,邮票画面是京张铁路最险要的八达岭一段,火车正从居庸关突出,展示了詹天佑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78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0.16元</strong></h3></br><h3><strong>(2-1)8分  会    标                     15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8分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15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25×4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3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100枚(10×10)</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1500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陈晓聪</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1978年6月20日至7月9日,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套邮票共有2枚。(2-1)为“会标”。邮票图案是红白相间的会标。(2-2)为“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以毛泽东的题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主图,配以金、黄、红色。</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80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0.18元</strong></h3></br><h3><strong>(2-1)  8分       机场大楼   10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10分       飞机跑道     400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1×38.5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50枚(5×10)</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400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吴建坤</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首都机场位于北京东北的顺义县境内,经过扩建和新建后,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现代化的民用机场。机场可以在复杂的气候下保证各种型号飞机昼夜起落。新建的候机大楼更是壮丽雄伟,从空中鸟瞰,好象一架展翅欲飞的巨型飞机,候机大楼共有六层,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首都机场有通往中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线和多条国际航线,它是中国民用航空的枢纽。设计者不是通过写实手法来表现跑道与飞机起飞的情景,而是通过艺术的再创造,用现代艺术去反映生活主题,因而此枚邮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82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0.88元</strong></h3></br><h3><strong>(2-1)  8分      警    1187.96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80分      扑      268.16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40×3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20枚(5×4)</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268.16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孙传哲</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紫貂是一种特产于亚洲北部的貂属动物。广泛分布在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东北以及日本北海道等地。紫貂以其皮毛闻名。紫貂是在白天活动的猎食者。通过嗅觉和听觉猎取小型猎物,包括鼠类、小鸟和鱼类。有时也吃浆果和松果。紫貂大多在森林的地面上筑巢,在天气恶劣或遭遇捕杀时下,它们会躲在巢穴中,甚至将食物储藏在里面。紫貂的皮毛称为貂皮,在中国只产于东北地区,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东北三宝”。现已被中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野生的紫貂。</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90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0.58元</strong></h3></br><h3><strong>(2-1)  8分     御官俑头像  2099.4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50分     铜马头        1789.15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0×40毫米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11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50枚(10×5)</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1789.15万套</strong></h3></br><h3><strong>摄  影  师  胡锤</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王虎鸣、刘立军</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秦始皇(前259—前210),名赢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他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h3></br><h3>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省临潼县境内,西距西安35公里。1974年春,秦始皇陵东侧兵马俑坑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震动。1980年12月,又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辆车马,栩栩如生,更属稀世之宝。</h3></br><h3>画面均是铜车马的局部照片。两辆铜车马出土时,一前一后排列,第一辆车由四匹铜马引驾,并各配一个铜御俑。车、马和俑均铸造成形后,再经锉、磨、冲、凿等细部加工,并采用了嵌铸、焊接、铆接、活铰链连结和销钉固定等技术,把众多的部件组成一体。其精湛的制造艺术,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1990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1-1)5元     秦始皇陵铜车马 962.82万枚</strong></h3></br><h3><strong>小型张规格  140×78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120×4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11度</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962.82万枚</strong></h3></br><h3><strong>摄  影  师     胡锤</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王虎鸣、刘立军</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 <h3><strong>1995--10 立交桥(T)</strong></h3></br><h3><strong>发行时间  1995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4枚,面值2.00元</strong></h3></br><h3><strong>(4-1)20分     四元桥     </strong></h3></br><h3><strong>(4-2)30分     天宁寺桥   </strong></h3></br><h3><strong>(4-3)50分     玉蜒桥      </strong></h3></br><h3><strong>(4-4)  1元      安慧桥     </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52×31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1.5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40枚(4×10)</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2745.7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阎炳武、呼振源</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城市立交桥是现代化都市繁荣发达的重要标志。1974年北京首座立交桥——复兴门桥建成,开了首都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先河。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适应交通负荷的增长速度,北京市从1987年8月1日起,先后进行了东厢、西厢、南厢、南三环、东三环、西北二环、西北三环道路的改造工程,奋战八年,到1994年9月25日止,北京市的立交桥从14座增加到120多座。现在选取四座不同建筑式样、风格、特色的立交桥,走上国家名片,以向世人展示这一伟大成就。</h3></br><h3> <h3><strong>2006--18  金银器(中国和波兰联合发行)(T)</strong></h3></br><h3><strong>发行时间 2006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2枚,面值1.60元</strong></h3></br><h3><strong>(2-1)80分      金瓯永固杯   802.54万枚</strong></h3></br><h3><strong>(2-2)80分      巴洛克杯       802.54万枚</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0×40毫米</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影写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3.5×13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16枚(4×2+4×2)</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802.54万套</strong></h3></br><h3><strong>资料提供   故宫博物院、波兰邮政</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王虎鸣</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strong></h3></br><h3>波兰是中欧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1025年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1772年至1795年遭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亡国。1918年11月恢复独立。1939年德国攻陷华沙,波兰再次沦亡。1944年7月21日宣布成立波兰共和国。1952年7月22日正式定国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1989年12月29日,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中国和波兰于1949年10月7日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2005年2月,中波两国国家邮政局签署合作协议。</h3></br><h3>为增加中波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邮政主管部门决定于2006年6月20日联合发行“金银器”邮票一套2枚。 两枚邮票分别选用了中国的金瓯永固杯和波兰的巴洛克杯。由中国设计师王虎鸣设计。“金银器”邮票的发行是中波两国邮政友好合作的结晶。</h3></br><h3> <h3><strong>发行时间  2011年6月20日</strong></h3></br><h3><strong>全套6枚,面值6.80元</strong></h3></br><h3><strong>(6-1)   80分   清~紫檀剔红嵌铜龙纹宝座</strong></h3></br><h3><strong>(6-2)1.20元   明~黄花梨交椅 </strong></h3></br><h3><strong>(6-3)1.20元   明~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                                             </strong></h3></br><h3><strong>(6-4)1.20元   明~黄花梨雕螭纹圈椅</strong></h3></br><h3><strong>(6-5)1.20元   清~紫檀“风光和雅”嵌大理石扶手椅                                                 </strong></h3></br><h3><strong>(6-6)1.20元   明~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椅</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规格  30×40毫米  两枚连印</strong></h3></br><h3><strong>邮票版别  胶印版</strong></h3></br><h3><strong>齿孔度数  13.5度</strong></h3></br><h3><strong>整张枚数  12枚(6×2)</strong></h3></br><h3><strong>(1-2图,3-4图,5-6图12枚/张)</strong></h3></br><h3><strong>发  行  量  1050.08万套</strong></h3></br><h3><strong>邮票设计   马刚、于山</strong></h3></br><h3><strong>印  刷  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strong></h3></br><h3>家具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 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着其在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古代家具以明清家具最为杰出,明以前的家具也基本不存世。 明清家具材质考究、工艺精 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典范。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中国古典家具收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我们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审美、价值、文化、 情感、传承等多层次的思考。</h3></br><h3>根据家具方面专家的建议,家具邮票拟按照功能分组发行,包括坐具、卧具、承具、庋具、杂具等。坐具邮票拟表现交椅、宝座、圈椅、鼓墩等。</h3></br><h3> <h3><strong><strong>图片来源于邮来邮网邮票目录,转载请注明来源。</strong></strong></h3></br><h3><strong>高效集邮工具快用起来!</strong><strong>它专业、权威、详实、齐全、清晰、高清又能随身携带,是大数据和集邮专业人士的智慧结晶,它就是邮来邮网电子邮票目录!您可以通过类别、年代、题材、版式、设计者和手动搜索6大方式查询邮票,展现形式和官方邮票目录书一样,不必改变查找习惯,免费获取邮票发行信息、高清图片、邮票故事和价格指数。</strong></h3></br><h3><strong>和邮票目录来次“大互动”!</strong><strong>下载“邮来邮网APP”进入“中国邮票”,查询包括市场交易价格在内的全部邮票信息。翻开目录,对照您收藏的邮票手指一点“加入邮集”,即刻生成您的专属电子邮集,帮您记录和整理万千邮品,邮集价值一目了然!</strong></h3></br> <h3><strong>长按识别二维码</strong></h3></br><h3><strong>下载邮来邮网APP</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qv0Eq1lEGvvcP5c2Q1-B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