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陆云祥</p><p class="ql-block">养篇号:23412556</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知识改变命运,己成为人们的共识。读书,上大学,上一所好大学,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期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何培养好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材,是老师的首要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前,正值学生毕业,看到莘莘学子告别老师,离开学校,勾起了我的许多感想。</span></p> 告 别 <p class="ql-block">每年六月,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多年学习、生活的学校,向老师说“再见”的情景,在校园内到处可见。身临其境,让我感受到难舍难分的师生情意。</p> <p class="ql-block">学校各主要道路旁,悬挂着各种祝福和励志的横幅,学生们奔走在校园里做最后的告别,师生们聚集在各主要建筑物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学生们要远航了。他们带着学到的专业知识,怀着美好的理想,走进社会这座大熔炉,接受各种考验,奔向锦绣前程。</p> 高尚的职业 <p class="ql-block">我今年80岁了,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了几十年。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的课程,学生们都叫我“老师”。老师之间无论年纪相差多少,也互称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老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每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老师。“老师”不仅是对教师的称呼,也是对其职业的尊重和认可,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老师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就不是完全称职的老师,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爱生如爱子,爱满天下”是教育的真谛,体现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教育的崇高品格。</span></p> <p class="ql-block">对于一个教龄三十年的老师来说,第一个10年是站稳讲台的经历;第二个10年是站好讲台的体验;第三个10年是站优讲台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在我国高校中,许多老师都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学的经历,在教书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唯有将终身学习、技术融合、教研创新与教育情怀相结合,才能成为“源头活水”,持续滋养学生的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的追求,更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p> 崇高的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就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有教无类”是中华教育的优良传统。好的老师一定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在清华大学的班主任是毕业留校不久的张昆老师。1964年我们入校时,他除教专业课外,还要担任我们班班主任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班共有36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最远的是藏族同学达瓦次仁,他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与我们交流,我经常听不懂他说话的意思;也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同学,讲起话来涛涛不绝,很强势;还有一些同学来自小城镇和农村,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和大学校园生活。在张昆老师的关怀下,同学们很快地融合,友好地相处,心情舒畅地在学校里完成了学业。</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班主任张昆老师,常常到同学们中间来,和大家谈心交流,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还为生活困难的同学申请生活补助费,把新的衣服、被褥送到急需的同学手中。他用浓浓的爱心温暖着我们。</p><p class="ql-block">那时,老师的收入不高,张昆老师用了几个月的生活结余,买了一辆自行车,全班同学就用这辆自行车练习,都学会了骑车,并利用放假机会,集体骑车去十三陵郊游。他的自行车却变得破烂不堪了。这件事全班同学至今都记忆犹新,都觉得对不起老师,他却哈哈一笑。</p> <p class="ql-block">我们毕业已经56年了,全班尚有28人健在,其中一位同学成为科学院院士,六位同学成为大学教授,在政府、企业工作的同学也个个都是领导者和资深专家。</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班级群里,班主任张昆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经常与大家聊天互通信息。我们班级聚会时,张昆老师也会经常参加,仍然是我们班凝聚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2017年我们班同学在南京聚会,恰逢张昆老师80岁生日,全班同学为他送上了衷心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是我们入学60周年,同学们都已八十岁高龄。大家不怕旅途劳累,从全国各地来到母校,参观了学校近年新增设的教学场馆,在学生食堂就餐,回忆青春时代。</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张昆老师,从家里赶来参加了我们的聚会,并和同学们一一合影,共进晚餐。他用响亮的声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大家实现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在欢声笑语中,李素眉同学将她精心绘制的山水花鸟画册献给了张昆老师;李志刚同学把他退休后潜心研究出版的“周易译注”赠送给班主任;杨思杰同学把从陕西带来的无公害石榴送给老师,表达了团结友爱的心意;隋森芳院士代表全班同学为班主任献上鲜花,表达了我们对恩师的感激之情。</p> 师范传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是文革后录取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教。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教授和指导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span></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张昆老师始终是他心中的楷模,把对学生的爱贯注在教学工作中。他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爱好,使学生们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p><p class="ql-block">如今他己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成为了专家、教授,行业的领军人物或单位的骨干。有些学生远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经常通过微信与他联系。在国内工作的学生有机会来到武汉,会到学校看望他。</p> <p class="ql-block">2024年学生们与先生团聚,共庆先生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先生的一位学生,现己成为国内知名大学的年轻教授。最近,他返校到家中探望先生,并与老师们团聚。</p> 老 师 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芳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最后,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献给辛勤耕耘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