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CPCA

<p class="ql-block">文字:雷爱武</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雷爱武</p><p class="ql-block">校对:李雁鸿、孙晓洋</p> <p class="ql-block">  CPCA多元文化节的大幕,落下好几天了,可《故乡情》的旋律仍然萦绕在耳际,那一队旗袍佳丽的身影,依然浮现在眼前,似乎在告诉我: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p> <p class="ql-block">  青花瓷制作的历史悠久,有记载认为是始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简称为“青花”。它既凝重幽靓,又明净细腻,这蓝白相间,极富诗情画意的青花瓷器,很快风靡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以青为贵”并隐喻其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史留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旗袍出现于1921年,1925年开始流行。当青花瓷遇见旗袍,青花的色彩以及艺术之美,被显现在旗袍上,那是何等的唯美独特呀。这穿在身上的“青花瓷”,成了移动的山水画,成了世界名片,也成了华夏文明的最好载体。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在2017年,CPCA组成了以王娅荭为导演,李雁鸿为队长的旗袍队,与其它华人社团联袂,举行了首届“520旗袍秀”活动。因其规模和声势,还被列入了吉尼斯记录。</p><p class="ql-block"> 八年时光,弹指挥间。不能忘怀的还是她——清逸淡雅、超凡脱俗的青花瓷旗袍。今年恰逢旗袍流行一百周年,为传承也为纪念,便有了2025年6月9日CPCA多元文化节的旗袍秀节目。</p> <p class="ql-block">  李雁鸿制作的美篇书,记录了当年的盛况。空闲时看看、赏赏,多少美好涌上心头呀。</p> <p class="ql-block">  看,11位手持团扇,身穿青花瓷旗袍的佳丽们,踏着《故乡情》的旋律,轻步慢曳,风姿绰约;回眸辗转,周身韵味;一顰一笑,欲说还休。好一袭风情万种的青花瓷旗袍,好一队演绎青花瓷风韵的姐妹们。正如周杰伦唱道的: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了我去不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次的旗袍秀节目,是临近演出的最后一个月里决定的,担纲的还是李雁鸿和王娅荭。由于节目定得晚,很多人都参加了其它节目的排演,抽不开身。凭着热爱和执着,李雁鸿硬是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邀齐了10个人,又用春风般的温情,挨个打电话,借到了11套青花瓷旗袍。人有了,服装齐了,可十来号人,到哪里去练习呢?</p> <p class="ql-block">  集才情和热情于一身的李雁鸿,跟先生李跃进商量后,马上把家里客厅的东西全部挪空,当成临时走秀台,甚至把后院收拾妥当,腾出更大的空间,给大家排练造型。这11人中,有一半人从没走过模特步,王娅荭就带着大家,迈着猫步从大厅转到厨房,再转到楼梯走廓,最后回到客厅。 </p> <p class="ql-block">  王娅荭导演身体力行,一遍遍地为大家讲解和示范动作。</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练习了四个晚上后的效果。李跃进帮助录像,为了录到全屏,差点儿就站到窗户上去了。这次的走秀排练,大部分时间都在他家,作为“贤内助”,他不仅要每天搬桌挪沙发,还要帮助拍照录视频,并投屏演示,供我们观看、点评、反思。</p><p class="ql-block"> 像李跃进这样“妇唱夫随”的贤内助,还有几位,他们负责接送练习走秀的夫人。为让夫人安心,便在楼下边玩惯蛋边等候。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跟即将回国度假的王娅荭导演,来一张造型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娅荭导演在旅游途中,发来的“作业点评”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  为找到台上演出的感觉,11位姐妹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不惧晚上10度的低温,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坚持着,连感冒未痊愈的,也带着口罩来合练;有的姐妹一下班顾不上吃晚餐,就直奔排练地;还有的要驱车近一小时,来到排练场。</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热爱啊,这样的一往情深,终于在短时间内,让青花瓷旗袍秀,以别样的韵致和优雅,成为CPCA多元文化节众星中的一颗。是啊,我终于等来了深情款款、妩媚婉约的你哟! </p> <p class="ql-block">  大家克服困难,连续三周练习了6个晚上,基本定型。可每次都是在客厅里拥挤着练习的,到真正演出时,是否会不习惯了呢?于是乎,李雁鸿又多方沟通,寻找机会到比较空旷的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组长得知周五晚上的Ashwood hall有半小时的空挡,问我们去不去,半小时也不嫌弃,赶紧前行。</p> <p class="ql-block">  着青花瓷旗袍,显中华女性之美,可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CPCA女士们的知性恬静、端庄清丽,尽显于青花瓷旗袍秀的演绎中。</p> <p class="ql-block">  任何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过酸甜苦辣的故事。走秀节目,虽只有短短的4‘16”,你可知有多少人的付出和奉献啊。特截屏“走秀群”的日常对话,借此一斑观全豹,去体会这支队伍的精诚品质……</p><p class="ql-block"> 李雁鸿队长,在每个周二周四的夜幕降临时,她都会备好茶水(还为怕喝茶影响睡眠的姐妹们,沏好另外的养生茶),还为几位下班急匆赶来,没吃晚饭的姐妹们,准备糕点;为求完美,她不仅统一备好了团扇,又费心统一购买了跟旗袍相配的耳环和头花……如此这般尽善尽美,这般如此无微不至,感动着众姐妹。有你真好,是众姐妹们的共同心声。</p> <p class="ql-block">  晓洋,是旗袍队的核心。她第一个出场,带领大家踩好节奏,定好位置;还协助导演指导全队的练习,纠正动作和队型。我作为一个走秀小白,紧跟在她后面,由开始的恐惧紧张,到后来的淡定自如,是她教会了我很多。</p><p class="ql-block"> 作为摄影师,她用自己的专长,弥补了我们的遗憾。P图的技术,绝对以假乱真。</p> <p class="ql-block">  既看到成绩,又找出不足。互相勉励,共同提升。</p> <p class="ql-block">  旗袍之韵,协作之美、奉献之乐、愿恩之心相融相汇于整个准备、排练、展示全过程。这个过程也告知你我:旗袍之美之魅,不仅仅在外表,还来源于贮藏于内心的涵养。两者结合,方能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一个集体,一个目标,一起用情共赴。我们用行动诠释了“移动青花瓷”的永恒魅力,为百年旗袍历史,再添新歌,值得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此时此刻,你是否会跟我一样,由衷地说一句:不枉我的等待啊?!</p> <p class="ql-block">  美篇中用了陈乃丽、李跃进、孙晓洋的视频和照片,李雁鸿提供的历史照片,还有众姐妹们提供的信息和图片,对此,深表谢意。</p>